惠能老師雖然把佛從高高在上的神座拉回人的內心润讥,他的思想帶著活潑潑的生機楚殿,隱含著人性主義的光輝,但是甫煞,他用的方法卻又是宗教式的,仍然沒有脫離佛學的框架抚吠。
【經文】
“善知識弟胀,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萧朝,識自本心。若識本心检柬,即本解脫。若得解脫里逆,即是般若三昧原押。般若三昧偎血,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笨农?若見一切法帖渠,心不染著,是為無念诊霹。用即遍一切處渣淳,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鄙漏,使六識棺蛛,出六門,于六塵中旁赊,無染無雜,來去自由籍胯,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杖狼,自在解脫。名無念行理朋。若百物不思绿聘,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鲜屏。”
“同學們洛史!用我前面告訴你們的神奇的般若智慧去觀照也殖,內外就一片光明通徹务热,你就可以識見本心,從而得到解脫捆毫。這就是般若正定的境地冲甘,也就是無念江醇。為什么叫作無念呢?見到世界的萬事萬物凛驮,但心不為萬事萬物所染著牽絆条辟,這就是無念遏插。運用時可以遍及一切胳嘲,又不執(zhí)著于一切了牛。只要澄凈本心,使六識出于六門之外鹰祸,于六塵之中不受沾染不生雜念蛙婴,來去自由尔破,通達而無所滯礙,這就是般若正定的境地餐济,也就是自在解脫胆剧,叫做無念行。如果任何事物都不去觀想秩霍,一心想把所有的念頭斷絕,那就被法所束縛了铃绒,這種錯誤的認識就叫做邊見匿垄∫普”
神奇的不止“般若”漏峰,還有一個叫做“無念”届榄。無念是般若的必然結果浅乔,而若你沒有生發(fā)出般若智慧,也是不可能達到無念這一狀態(tài)的。換句話說靖苇,般若與無念是互為充分必要條件的席噩。也就是說,在邏輯上贤壁,我們可以把般若與無念等同起來悼枢。
無念的神奇在于什么地方呢?“用即遍一切處脾拆,亦不著一切處”馒索,能夠認識到一切客觀事物、現(xiàn)象名船,但不為這些事物绰上、現(xiàn)象所牽絆、執(zhí)著渠驼。
人怎么去認識客觀世界百揭?佛教認為倦青,人是通過六根(也叫六門)隘庄,也即眼丑掺、耳玻孟、鼻面徽、舌氮双、身、意去認識客觀世界的造挽。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角度看,眼谐丢、耳、鼻、舌蹄葱、身是五種感覺器官,分別有視覺竣况、聽覺、嗅覺嘀掸、味覺、觸覺五種感覺功能揩晴。意則相當于大腦诅愚,具有想象泳赋、推理校坑、思考等功能,是思維的器官。
客觀世界的事物毅访、現(xiàn)象也可以分為六大類敞映,稱作六境,分別是色萍歉、聲、香拒担、味、觸钧栖、法(佛家認為掏婶,這些就像塵土一樣,對人的身心有污染作用畔咧,所以也叫六塵)誓沸。眼對色,耳對聲垦页,鼻對香痊焊,舌對味忿峻,身對觸薄啥,意對法垄惧,分別產生認識作用到逊,認識的結果叫作六識铣口,分別是眼識枷踏、耳識、鼻識捆蜀、舌識、身識协屡、意識。
這樣子刮,六根(六門)分別作用于六境(六塵)威酒,產生六識窑睁。無念的神奇在于:于念而無念。也就是說葵孤,種種客觀世界的外境外相担钮,雖然我通過六根作用于六塵產生了六識,我是知道的尤仍,我認識到了箫津,但是同時我也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假有性空,雖然認識到了宰啦,但不被這些所牽絆苏遥,更不會執(zhí)著于這些外境外相。更重要的是赡模,連不牽絆田炭、不執(zhí)著這些念頭、想法都沒有漓柑。
心如靜水教硫,只反映,不起波瀾辆布。也就是惠能老師在前面說的瞬矩,“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锋玲,即名為彼岸丧鸯,故號波羅蜜”。所以嫩絮,做到無念丛肢,你就解脫了。
但是要特別注意剿干,無念不是什么念頭都沒有蜂怎!不是沒有水,也不是一潭死水置尔。而是水常通流杠步,不起波浪。是不被客觀世界所沾染榜轿。如果以為無念就是要斷絕一切念頭幽歼,那就大錯特錯了!
以上這些谬盐,惠能老師前面都講過甸私,這里只是再強調一遍罷了。
【經文】
“善知識飞傀,悟無念法者皇型,萬法盡通诬烹。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弃鸦。悟無念法者绞吁,至佛地位』8瘢”
“同學們家破!明白了無念法的人,就通徹了萬法购岗,從而證得佛境界员舵,涅槃成佛∨号希”
你看马僻,無念是多么的神奇和重要!
在以后的課堂中注服,惠能老師將進一步提出“三無”的理論韭邓,即無念、無相溶弟、無住女淑,并以“三無”來貫穿他的思想方法。這樣辜御,惠能老師就把般若這一看不見鸭你、摸不著,只能體會和悟解得到的大智慧擒权,轉換為更有實踐指導意義的“三無”袱巨,從而使他的理論思想更有自己的特色。
當然碳抄,這是后話愉老,因為這堂課,已經接近尾聲了剖效,惠能老師還有幾句話交待一下嫉入。
【經文】
“善知識,后代得吾法者璧尸,將此頓教法門咒林,于同見同行,發(fā)愿受持爷光,如事佛故垫竞,終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瞎颗。然須傳授件甥,從上以來,默傳分付哼拔,不得匿其正法引有。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倦逐,不得傳付譬正。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檬姥≡遥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健民,百劫千生抒巢,斷佛種性”蹋”
“同學們蛉谜!后代有得到我這個法門的,應該將這頓教法門崇堵,在同門師兄弟中一起發(fā)下誓愿修持型诚,如同奉持佛祖一般,一直堅持下去終身不退鸳劳,就一定得圣果而成佛狰贯。并且還必須把這法門傳授下去,不能夠隱匿而不相傳赏廓。但是涵紊,對于其他門派,他們不信奉這一法門幔摸,就不能傳付給他們栖袋,以免損及前人,終究毫無益處抚太。又恐怕愚昧之人不能解悟塘幅,反而誹謗這法門,從而造成百劫千生沉溺輪回尿贫,永遠斷了成佛的可能性电媳。”
奇怪的是庆亡,對于這一法門的推行匾乓,惠能老師并不愿意廣為流布,而僅僅是要求在認同這一頓教法門的人群中傳授又谋。對于持有不同觀點的那部分人娱局,傳授反而是有害的咧七。不僅會損及創(chuàng)立這一法門的先人继阻,更會損害到被傳授者,因為他們的愚昧無知抹缕,非但不能解悟此法墨辛,反而生出誹謗之心睹簇,不僅現(xiàn)世不能修得正果,而且造成百劫千生的大業(yè)障带膀,不能跳出輪回垛叨,永生永世斷了成佛的種子。
“信則靈敛纲,不信則不靈”剂癌,這完全體現(xiàn)了惠能老師宗教家的身份。相信我旁壮,沒錯的谐檀;不相信,就拉倒麦撵。但是,對持不同政見者免胃,最后這一句“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躺涝,百劫千生诞挨,斷佛種性”也太重了吧!不僅這輩子成不了佛棍郎,達不成你人生的最高目標涂佃,下輩子辜荠、下下輩子、......造烁、下下下下......下下下下輩子都成不了佛惭蟋!
這像是惠能老師說的話嗎药磺?
這不由讓人想起禪宗南北兩宗之爭。
在行由品中癌佩,我們已經知道木缝,南北兩宗之爭不僅是宗教思想之爭围辙,也是政治地位之爭氨肌。但是酌畜,南北兩宗之爭并不發(fā)生在惠能與神秀的時代怎囚,而是發(fā)生在他們的弟子——神會與普寂的時代,首先發(fā)起者是神會恳守!
這就令人懷疑這句話不是惠能說的了考婴,很有可能是神會或者他的弟子假借惠能名義對其他派別的攻擊。
佛門派系之爭一點也不亞于政治派系之爭催烘、武林江湖之斗沥阱,對于佛門而言伊群,這也許是個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