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大唐懸疑錄》的時候近顷,我以為又會看到一部類似《簪中錄》的書。
兩本書的角色設(shè)定也很相似,女主從小享有“女神探”的稱號幕庐,早有愛人久锥。當(dāng)然。愛人注定要早早領(lǐng)便當(dāng)异剥。神秘莫測的男主瑟由,陰謀滿布的皇宮……
但總體來說,《簪中錄》算是一部不錯的本格案件推理小說冤寿,何謂本格案件推理歹苦,就是我們從小讀的《福爾摩斯探案集》《柯南》這種,離奇的案件與出人意料的兇手督怜。但《大唐懸疑錄》更貪心殴瘦,它用一個個案件串起一個大唐的興衰史,告訴我們命運的無奈與天道輪回号杠。所以蚪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一本社會推理姨蟋。
但作者胃口很大屉凯,筆力與構(gòu)思卻跟不上。尤其是第一本《蘭亭序密碼》眼溶,非常牽強悠砚,總感覺最后的答案讓人難以信服。一本字帖就算后來人怎么在后面搞文章都好堂飞,它怎么就能改變大唐的江山繼承灌旧?要知道自古王朝繼承者之間都腥風(fēng)血雨,哪里存在什么你不孝不仁不義就當(dāng)不了繼承人的說法绰筛,頂多就是被史書評判兩筆枢泰。
除此之外,女主裴玄靜與男主崔淼之間的相處非常奇怪铝噩。女主的設(shè)定類似《簪中錄》宗苍,走的是秀外慧中的路線。崔淼出場就交待得太簡單薄榛,有過讀懸疑小說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這是伏筆讳窟,證明他不是普通人。在女主送嫁的途中遭遇了那么多波折敞恋,一時又說丽啡,她已經(jīng)全身心相信他。一時又說硬猫,她竟然懷疑他补箍。如果其他網(wǎng)絡(luò)小說作者按照一般的套路改执,如果把女主塑造成聰慧有主見到的女性,男主來個狂拽邪魅狷坑雅,霸道不講人情的性格辈挂,這倒可能有點看頭,針尖對麥芒裹粤,才有戲劇火花终蒂。但偏偏作者沒這樣寫,裴玄靜雖然聰慧有主見遥诉,可和崔水淼的相處基本上非常和諧拇泣。
還有一點很站不住腳的就是,女主若聰慧有主見矮锈,智慧型女主霉翔。怎么會對那個李賀輕易一見鐘情?并且苞笨,作者描寫這個一見鐘情全然不打動人债朵,反而覺得女主犯花癡,只因見了一面瀑凝,對方就已經(jīng)用神態(tài)樣貌打動了她序芦,這不是以貌取人嗎?就算真的覺得有緣猜丹,但兩人毫無感情基礎(chǔ),也就是說大部分所謂的洶涌的感情硅卢,在于裴玄靜一個人的加戲射窒。當(dāng)然后來也有交待,李賀也對她念念不忘将塑÷龆伲可這一點不動人,完全沒看出兩人哪里值得自己刻骨銘心点寥。
在《簪中錄》里艾疟,對于女主黃梓瑕喜歡自己青梅竹馬的原因,作者有很詳細(xì)的交代敢辩。因為禹宣第一次用看女人的眼光來看待她蔽莱,而且與她在蜀地共同長大,是她少女時代最美好的時光的印記盗冷。
當(dāng)然最后作者為了強行立人設(shè),還是安排了同廉,其實裴玄靜一早知道崔淼是不可信的仪糖。我讀到這句的時候簡直要吐血柑司,那么你前面說那么多全然相信他,就是為了欺騙讀者锅劝?結(jié)尾兩人還不忘來個俗套的猜猜我是真心還是假意攒驰?結(jié)果倒是男主老實了,托人回了一句“戲假情真”故爵。
第一本的文筆生澀得讓人望而卻之玻粪,從第二本《璇璣圖密碼》開始有所改善。第二本有一個很網(wǎng)絡(luò)的小說套路稠集,就是裴玄靜居然在青樓見到了崔淼奶段,兩人頗是針鋒相對了一翻。到后面金仙觀重逢剥纷,作者對他們的心理描寫開始才正式開始進(jìn)入坦途痹籍,俗稱,終于寫出感覺了晦鞋。沒錯蹲缠,終于寫出兩個人的矛盾火花點,就是她想追求真相悠垛,她崇尚皇權(quán)线定。他身世復(fù)雜,他想傾倒皇權(quán)确买,他有很多的陰謀詭計要掩蓋斤讥。但他們偏偏相愛,可是他們總是害怕對方猜出自己的算盤湾趾。于是芭商,他們的話語摻雜了太多的言外之意。
第三本《長恨歌密碼》非常讓人難以形容搀缠,這段對于唐玄宗寵愛楊玉環(huán)的這段風(fēng)流韻事铛楣,讀來總有幾分惆悵。這么畸形的關(guān)系艺普,他們之間真的有愛情嗎簸州?還是只是一種寵與被寵。讀到最后歧譬,當(dāng)崔淼突然領(lǐng)便當(dāng)?shù)臅r候岸浑,我就知道,盡管作者一直在避免套路瑰步,到最后還是難以避免地套路了一下助琐,又要玩死而復(fù)生梗。
人人都說喜歡第四本《大明宮密碼》面氓,因為它最后真切地讓人感受到了皇帝作為人的無奈與命運的殘酷兵钮。
是的蛆橡,誤以為自己軾父的唐憲宗,如同當(dāng)年唐太宗一樣掘譬,軾父殺兄得來了的皇位泰演,卻日夜無法安眠,需要自己手下的將軍秦瓊與尉遲敬德夜夜守候在門口葱轩,才能安然入睡睦焕。
麥克白式的悲劇,就是當(dāng)你對權(quán)力有極度渴望的時候靴拱,你也終究會被權(quán)力所吞噬垃喊。
總體來說,《大唐懸疑錄》有好的地方袜炕,它穿插了很多唐朝的風(fēng)采本谜,對人性的把握也算不錯。但作為推理小說偎窘,它在某些地方的邏輯比《簪中錄》這種談?wù)勄槠破瓢傅男≌f還站不住腳乌助。比較好的就是作者用一條帝國興衰線貫穿了整部書,并在最后拔高了皇帝的無助陌知,提示了一個封建王朝的悲劇他托。
可是在我看來,作者在安排情節(jié)時為了避免了一些網(wǎng)絡(luò)小說常見的套路仆葡,為了不套路而不套路赏参,反倒讓小說失去了一些可讀之的趣味。比談情少了一分怦然心動沿盅,論權(quán)謀又稍顯幼稚把篓,談推理,更像是玩猜猜猜嗡呼。
整個系列值三星纸俭,有興趣可看皇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