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出門诽俯,想著要放松一下妇菱,吃一下小吃和一些茶點拍拍照發(fā)發(fā)朋友圈,做一個干凈的青年暴区。從去年開始闯团,我就再想旅游究竟是為了什么,游山玩水放松心情仙粱?我想以我這種神經(jīng)衰弱的體質(zhì)無論去哪里都沒有在自家小窩睡得踏實舒服房交。我轉(zhuǎn)變了一種出行方式,慢慢拋棄所謂的旅游伐割,向旅行靠攏候味。
旅行絕不同于旅游,旅行更在于對自身的審視隔心,面對孤獨的勇氣白群,轉(zhuǎn)身而去的灑脫,是對自由的追求硬霍,在路上不受束縛不被綁架放空自我帜慢。想起了一句話:抵達(dá)從來都不是目的,出發(fā)才是終點须尚,不在意所謂的沿途風(fēng)景崖堤,只為終將與你相遇。其實出去旅行耐床,不是去看風(fēng)景密幔,而是去尋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去年從成都拼車行走了川藏線撩轰、青藏線胯甩,回顧去年的旅行日記滿篇都是寫著做自己,尋找自己堪嫂,追尋存在的意義偎箫。當(dāng)時的感覺適合極了當(dāng)時的自己。這次也是源于沖動吧皆串,是內(nèi)心的一種執(zhí)念吧淹办。一直都覺著騎行環(huán)島是很酷的事,也知道自己身體負(fù)重不較大恶复,身體素質(zhì)也低怜森,但還是想著去看看速挑,去溜達(dá)溜達(dá),驗證一下自己到底有多慫副硅。
從豪驯Γ口騎行到三亞420KM我用了4天的時間,一天平均騎行100KM恐疲。騎行的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腊满,有要請我喝蛇血吃竹鼠的廣西哥們,有一起喝到酩酊大醉的驛站老板培己,有10歲跟著爸爸騎行的小朋友碳蛋,也遇到說著閩南語要我吃水果的老奶奶。這些人漱凝,這些事都是旅游路上不可能遇到的疮蹦,騎行的路上說來也很單調(diào),早7晚5的茸炒,每天和車子相伴大約10小時左右愕乎,騎行的路上很少聊天,兩旁的美景也是一掠而過壁公,更多時候則是抵抗著地心的引力同一個個上坡撕扯感论。說白了就是埋頭苦騎。這樣的騎行有什么意義么紊册?和路上的驢友聊天后比肄,得出一致結(jié)論是沒有意義。它具有的最大意義就是沒有意義囊陡。沒有人際之中的指指點點芳绩,沒有現(xiàn)實中的因為所以,這種毫無意義撞反,放空自我的狀態(tài)不正是我整日夢寐以求的么妥色?一根弦若是繃得太緊,總有一天會斷裂遏片,一顆心若是禁錮得太久嘹害,總有一天會失去平衡,我需要這種放空吮便,需要這種毫無意義的生活笔呀,這種自由自在的苦澀。這次旅途髓需,我理解最深的兩點是许师,不要低估自己、輕視自己,相信信念的力量枯跑。如果事情的結(jié)果不圓滿那一定是你不是真的想做這件事惨驶。另外就是,身體上的疲憊同精神來比根本不值一提敛助,精神頭沒了整個人就垮了,喪氣了屋确。想起去年炒的很火的“佛系說”纳击,不攀不比,心淡然攻臀;不怒不嗔焕数,心隨和。不艾刨啸,不怨堡赔,心坦然。想了想设联,心淡然善已、隨和、坦然是對于外物的切不可對自己抱有如此心態(tài)离例,人生短暫讓我接受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真的很難换团,想要有無限的可能,去試錯宫蛆,去失敗艘包,去體驗各種苦澀。外物的淡然耀盗,內(nèi)化為自身的死磕想虎。同自己死磕,同過去的自己告別叛拷,每次旅行后都以新的視角審視自己舌厨,哪怕有一點點改變。
不管怎么說胡诗,還是堅持下來邓线,回來就好。為上半年畫上了句號煌恢,要計劃一下下半年了骇陈。
什么都是習(xí)慣就好了,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了瑰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