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婊妹 from假裝是彎的
看了幾篇相關文章,總結文章里的幾個批評:
1. 眼前的日常生活也有詩意宦焦,日常生活并不是茍且发钝。
2. 遠方并不全然是詩意,還有打工子弟遠離鄉(xiāng)土的辛酸悲哀波闹。
3. 詩與遠方的藥方是一種逃離主義路線酝豪。
4. 文化精英階層并不懂大眾的日常生活,此茍且非彼茍且精堕。
是針對高曉松作詞孵淘,許巍演唱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中的這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歹篓。
這樣的批評是必要的瘫证,在整個社會被雞湯歌熏陶的這一時刻揉阎。
它讓人警醒,順便挾帶階級理論的私貨痛悯,補充歷史知識余黎,揭示兩個曾經的白衣少年如今放棄反抗歸順世界的事實重窟。
但我想來批評一下這幾個批評载萌。
并不是雞湯大法好。
對批評的批評確實有助于思考巡扇。思考有助于高潮扭仁,高潮中確實有詩和遠方。
<鑒于田野只是歌中用來押韻的一個詞厅翔,就不廢言了乖坠。
以下分析只對于它的原版: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刀闷。>
第一條:眼前的日常生活也有詩意熊泵,日常生活并不是茍且。
這條批評完全是閱讀理解錯誤的結果甸昏。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顽分,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并沒有否定眼前生活中的詩施蜜。
眼前的茍且卒蘸,不是說眼前全是茍且。它們頂多是包含的關系翻默,眼前包含茍且缸沃,茍且存在于眼前。
詩和遠方中的詩并不只存在于遠方修械,也可以存在于眼前趾牧。
不止和不只是不一樣的。
不只肯污,是一種單純的敘述翘单,連接兩個子集。
一個是眼前的茍且仇箱,一個是詩和遠方县恕。且兩個子集可以有交集。
不止剂桥,不停忠烛,不止步于。
里面有動作的意思权逗,它對眼前的態(tài)度是主動的美尸。
主動投入日常生活冤议,然后在不夠的日常生活里添加詩,添加遠方师坎。
第二條:遠方并不全然是詩意恕酸,還有打工子弟遠離鄉(xiāng)土的辛酸悲哀。
這句話的意思是胯陋,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蕊温,還有遠方的茍且。
這是當然遏乔。
如果把遠方作為一個時間性的詞义矛。
當曾經的遠方變成了如今的當下,眼前的茍且就接手了遠方盟萨。人對眼前總是不滿足的凉翻。
如果把遠方作為一個空間性的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遠方捻激。
有人的遠方是背井離鄉(xiāng)的打工制轰,默默向上爬。
有人的遠方是某個逃離日常生活的旅游地點胞谭,是地圖上美妙的向往垃杖。
前者多茍且,后者多詩意韭赘。
第三條:詩與遠方的藥方是一種逃離主義路線缩滨。
不贊同。
詩和遠方不是為了逃離泉瞻,是為了指導日常生活脉漏。
詩,除了是詩歌袖牙,還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侧巨。
遠方,除了是地圖上的某個地方鞭达,還是一種是未來性的東西司忱。
表面上看,精神和未來都看不見摸不著畴蹭,是一種寄托性的存在坦仍。用虛無抵抗現(xiàn)實,只能給人以虛幻的安慰叨襟。
但實質上繁扎,現(xiàn)實只是一角,虛無才是支撐現(xiàn)實的冰山。
這本來是無需強調的梳玫。
這曾經是我們文化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東西爹梁。
老子說,有無相生提澎,天下萬物生于有姚垃,有生于無。
有是有用的盼忌,是器物上的积糯。無是無用的,是精神上的碴犬。
1840年后絮宁,師夷長技以自強梆暮。
中國文化中只剩下“無”可贊美服协,“有”被“夷長技”碾壓。
1919年后啦粹,不用典偿荷。
中國文化中的“無”也被棄了。
1979年后唠椭,抓到耗子就是好貓跳纳。
我們又學了太多的“有”,“無”到現(xiàn)在還在艱難重建中贪嫂。
所以我們有千篇一律的理想寺庄,千篇一律的理想還叫什么理想。
所以我們向往詩和遠方力崇,盡管并不清楚知道詩和遠方到底指向哪個方向斗塘。
但我們并沒有在逃離,我們在向著未知的方向探索行進亮靴。
帶著詩馍盟,帶著心。帶著遠方茧吊,帶著希望贞岭。這是人最寶貴的兩樣東西,它把人從黑暗的荒野中呼喚出來以區(qū)別于獸搓侄,以立于天地瞄桨。
第四條:文化精英階層并不懂大眾的日常生活,此茍且非彼茍且讶踪。
這句話對一半芯侥,不對一半。
如果將茍且分類俊柔,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筹麸,茍且的人各有各的茍且活合。
精英的茍且也許是大眾日夜追求的豐富物質生活,他們在這種生活中沉溺物赶。
而大眾的茍且是他們并不會看到的日夜向上爬白指,為了他們沉溺其中想要自拔的豐富的物質生活。
所以會有何不食肉糜酵紫。
而人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告嘲。
各式各樣的茍且,都叫茍且奖地,都值得深夜痛哭橄唬。
最后,高曉松說這句話是他媽媽對他說的参歹,他日后也要對他的兒子說仰楚。
這是一種詩性的教育,也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尊重犬庇。
如果媽媽都會對孩子說詩和遠方的田野僧界,那我們這一輩人,我是說臭挽,我們這樣的人捂襟,就徹底解放了。
對于我來說欢峰,詩和遠方的關系是:無詩何以去遠方葬荷,無遠方不以成詩。之后會給大家分享一個帶著詩歌去遠方的我纽帖。
愿我們都有詩可念宠漩,有遠方可期,有茍且可痛哭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