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在某些時刻有同修轉(zhuǎn)發(fā)一些個人媒體號稱自己“開悟”。還有修行類內(nèi)容舱呻,說七個脈輪全開醋火,中脈通,就是開悟箱吕。芥驳。。其實我平時極少看這些雜亂的信息茬高,架不住早期群里轉(zhuǎn)發(fā)的多兆旬,也被動看了些,不由感慨:已經(jīng)到這個地步了嗎怎栽?貓貓狗狗都能成大師丽猬,轉(zhuǎn)個脈輪就開悟了宿饱?末法時代看起來這是要集體成佛啊脚祟!
也不怪現(xiàn)在隨便就來個開悟之說谬以,因為這個詞被廣泛運(yùn)用在各理論學(xué)說里,早已談不上嚴(yán)謹(jǐn)由桌。我想大家對開悟這個詞的不同見解为黎,源于“開”字。一者你可以說他是開始的開行您,開始悟了铭乾。再者也可以說是究竟的打開---花開見佛的開,也就是放下妄想執(zhí)著和分別娃循,最終悟空性之道炕檩,最高頻,佛的境界捌斧。開到多大呢笛质?開到心無所住含攝一切那么大。悟到多深骤星,悟到外無所求经瓷,內(nèi)無所得。
如果僅是前者--開始悟了洞难,那符合條件的人很多舆吮,一般修行人都在這個范疇,烏泱烏泱望不到頭队贱。就像緩緩睜開眼的嬰兒色冀,視力不咋地,但橫豎算是睜開了柱嫌。如果后者锋恬,證悟菩提,便寥寥無幾编丘。
在這里与学,我作為一個年輕實修者,想談?wù)勛约簩τ陂_悟的體會和看法嘉抓。公眾號一直私人分享索守,卻很幸運(yùn)的被幾位德高望重的法師和道長關(guān)注为严,如果我今天說的有任何悖離真經(jīng)或者不如理法的地方豁护,請師父們批評指正尚洽。合十把鉴。九十度鞠躬归园。
開悟到底是什么呢吞杭,今天把這個話題展開的更細(xì)致些廊遍。在釋迦牟尼的方言體系巴利語里踪旷,Buddho是佛,這是個名詞衙解,什么樣的人可以稱作佛阳柔,中文叫覺者。覺蚓峦,后來也被我們說作悟盔沫。但是很可惜, “覺”字是動詞枫匾,覺對譯了bodhi,而bodhi本身是個名詞拟淮!這個音讀起來特別熟悉吧干茉?大家重復(fù)讀幾遍。很泊。角虫。對,這就是我們說的“菩提”委造。與Buddho一樣戳鹅,事實上這bodhi和buddho是顯隱兩面的同義詞。
bodhi與般若prajna的情況一樣昏兆,比較抽象枫虏,沒有百分百合適的對譯,于是干脆音譯為 “菩提”爬虱,我沒有查證是誰音譯了菩提隶债,我認(rèn)為他比那個譯成 “覺”的人,更深其意跑筝,因為中文確實也難找到直翻字死讹,覺字作為一個動詞,遠(yuǎn)遠(yuǎn)不夠曲梗。后來我們常說“覺即菩提”赞警。菩提是什么呢?菩提就是開悟成佛虏两,明心見性愧旦。所以心即佛,佛即覺者碘举,覺即菩提忘瓦。而bodhi作為一個抽象名詞,其意里,帶有一點形容詞的境界耕皮,形容一個持續(xù)的動作(動詞)境蜕。這個“動作”,因其具有完成性和持續(xù)性兩個特質(zhì)凌停,稱作過去完成式和現(xiàn)在進(jìn)行時的融合粱年,也就是成就菩提并是安住在心無所住的狀態(tài)里。這里有一點我們要注意罚拟,梵語里名詞結(jié)構(gòu)與巴利稍有不同台诗,佛是Buddha,這個詞是bodhati的過去完成時赐俗,而bodhati才是動詞的覺醒拉队,領(lǐng)悟,巴利語也有這個動詞阻逮,叫bujjhat(我可能拼寫有出入粱快,但大概就是這樣的形式),如果用bodhati(bujjhat)來說叔扼,開悟才可以解釋為開始悟了事哭,要覺醒了,在大覺的路上了瓜富。但我們翻譯的不是這個動詞鳍咱!而一直都是bodhi,buddha(buddho)与柑,所以我們說的開悟谤辜,也不是動詞。而是對于境界和狀態(tài)的描述和定義仅胞。
而中文呢每辟,不管覺還是悟,都是動詞干旧,中文語法很簡單渠欺,動詞本身不存在過去式,過去進(jìn)行時椎眯,過去完成時挠将。所以禪宗里有了“開悟”這個詞。事實上這個詞是為了彌補(bǔ)悟字作為動詞的意理不足编整,衍生出開悟徹悟證悟這樣的詞匯舔稀,將悟變成一個像bodhi一樣的動名詞,來定義“即身成佛"掌测,成佛是什么内贮?過去完成式, Buddha。
禪宗要此土入證夜郁,娑婆是他開悟的道場什燕,就是要在這成佛,一回不成就但不退轉(zhuǎn)竞端,輪回再來屎即,修到成就證佛果,成佛的一個大前提是業(yè)盡消事富,有余涅槃阿羅漢是佛嗎技俐?是,但佛不是阿羅漢统台。
凈土宗是帶業(yè)往生雕擂,他土入證,也就是說凈土這派本來就沒有要在人間道場成佛的贱勃,主要因為知道這事兒太難捂刺,所以雖然自己一身業(yè)障未消,臟兮兮募寨,但只要守戒,修善業(yè)森缠,以后乘著慈航先去找阿彌陀佛拔鹰,到那邊可以繼續(xù)修,人家那里氛圍好贵涵,凈土列肢,不造新業(yè),所以管他三七二十一宾茂,卷鋪蓋去就對了瓷马!去了抱大腿,好好表現(xiàn)別讓人趕出去跨晴,咔咔把業(yè)障一消欧聘,證得無量圓滿,最差也混個菩薩果端盆,不管大小吧怀骤,橫豎是菩薩,到時候再開著大慈航回來拉人焕妙,拉到哪天再忽然頓悟---O MY GOD! 實無眾生可度敖住!然后就成佛了焚鹊。
這樣看上去痕届,修禪,此土入證,很難很苦研叫。即使像虛云老和尚锤窑,宣化上人等等一心參禪的高僧,也在推崇和講學(xué)凈土宗蓝撇,為什么呢果复?我猜有兩個原因:
一是他們很有智慧呀,萬一這一世有什么閃失沒證果渤昌,也可以先去凈土虽抄,等于給自己一個“雙保險”,因為他們體會到此土入證的難独柑。他們這級別到了凈土再證佛果那不要太簡單迈窟。
第二呢,依然是因為他們體會到此土入證有多難忌栅,即使他自己成就了车酣,但其他人絕大多數(shù)最后成就不了,于是老法師們觀摩一下索绪,覺得還是凈土宗更適合大眾湖员。
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單說悟瑞驱,不難娘摔,誰還沒點悟性,高低有別而已唤反,漸悟也是悟凳寺,都在開悟的路上,但真正的“開悟”確實非常難彤侍,因為不但要悟肠缨,你悟出的東西要證,而且不能退盏阶,不能今天境界上去了晒奕,明天又有分別心,那叫悟嗎名斟?開悟就是徹底打開吴汪,證悟,在那個果里蒸眠,不會隨境起二心漾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