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氣更鲁,白天太陽當空,亮晃晃的陽光照得人睜不開眼,SPF接近30呵晨。如果不打遮陽傘的話魏保,皮膚會曬得生疼。傍晚夕陽斜掛天邊的時候摸屠,熱度減了不少谓罗,從海上飄起一層薄霧逐漸將城市籠罩起來,間或有陣陣海風(fēng)略過季二,涼爽中又帶著一絲寒意檩咱。早晚溫度相差懸殊,那些穿著清涼的MM們早有準備,優(yōu)雅地從背包里拿出薄外套穿上税手,既保存了溫度又增添另一種嫵媚蜂筹。
這個時候是最適合外出散步的了。
我的散步路線有兩條:一登山芦倒,從小區(qū)旁邊一所中學(xué)東邊的小路上山艺挪,穿過一個私人菜園,里面種著四季的蔬菜兵扬,不論哪個季節(jié)經(jīng)過都能看見當季長勢良好的蔬菜麻裳,雖然常常被最原始的“有機肥”熏得無法呼吸,但與那些被各種化學(xué)物質(zhì)催熟的長出畸形模樣的蔬菜瓜果相比器钟,這里的菜才是最綠色津坑、最環(huán)保、最安全的傲霸。
過了菜園沿著一個土坡開始上山疆瑰。我叫它“山”嚴格來講其實是個“嶺”。對于“山”與“嶺”的區(qū)別昙啄,度娘解釋說:山是一個穆役,嶺是幾個山連在一起;山比嶺高大梳凛,嶺一般小于1000米耿币。我只是按習(xí)慣來稱它為“山”。這里權(quán)且稱它為“小山”吧韧拒。
這座小山原來極其荒涼淹接,除了一些亂墳附近有人燒紙擺供,再沒有人來過的痕跡叛溢。后來政府出資整理山頭塑悼,開辟了平整的登山路徑,鋪上方方正正的條石楷掉,路兩旁的雜草枯枝被砍掉或燒掉厢蒜,靠近山崖邊還安裝了水泥護欄,外形做得貌似枯木靖诗,與山上的樹木顏色還算和諧郭怪,并無違和之感支示。
途中有條小河溝刊橘,很小,以前墊了塊石頭颂鸿,踩著就跳過去了促绵,后來被一座小水泥橋代替,也是做成枯木的外形,算是添加了一處小小的風(fēng)景吧败晴。當走到這里的時候浓冒,一般會有些累,正好坐在小橋旁邊尖坤,欣賞著周邊的風(fēng)景稳懒,也稍稍喘口氣。我給小橋起了個名字叫“一休橋”慢味,有稍微一休息的意思场梆,還重了一休小和尚的名,帶著點禪意呢纯路。
過了“一休橋”很快就到了山頂或油,從這里往南看,如果天氣晴朗驰唬,沒有大霧的情況下顶岸,能看到整個海面橫在面前,像寬銀幕大電影的畫面叫编,一片平靜的海辖佣,偶爾有一艘烏黑的大船像舞臺上場似的,左上右下宵溅,從左邊緩緩駛過凌简,再從右邊靜靜消失在視線里。
從這里就開始下山了恃逻,坡面比較陡雏搂,收不住腳地往下跑起來,又到了有條石的路徑寇损。
下了路徑是一條環(huán)著半面山的健身路徑凸郑,路面用碎石鋪成,刷綠色油漆矛市,平整度好芙沥,適合散步、跑步浊吏,防滑效果好而昨。
晚飯后周邊的居民都會走一走這條健身路徑。山上樹木茂密找田,空氣非常好歌憨,常有花香飄過,我能叫上名的有槐樹墩衙、桃樹务嫡、柏樹甲抖、桑葚樹,還有竹子心铃。
沿著健身路徑往下就到山腳了准谚,中途有條岔路,是通向山泉的出水口的去扣。出水口大大小小有四五個柱衔,比較干凈的有兩個比較大的。每天都有人拿著塑料桶愉棱、水舀子秀存,在那里舀水。我也舀過幾次羽氮,回家過濾后或链,燒開,沖上一杯臺灣高山茶档押,清冽的滋味里還帶著絲絲甘甜澳盐,醉了醉了。
這條散步路線令宿,歷時約一小時叼耙,約7000步左右,屬于比較休閑的一條路線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