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自心靈面包和悦,侵權(quán)刪退疫。
小時候不被允許哭的孩子,
長大之后就容易成為:
感受不到情緒鸽素,
也不會表達情緒的人褒繁。
所有家長都要經(jīng)歷一次送孩子開學后的困擾,無論是幼兒園開始馍忽,還是小學開課棒坏。
入學時間一長,很多孩子慢慢淡忘了上學的“痛苦”遭笋,不再進校就哭鬧坝冕,甚至開始享受起小小的集體生活。
但不乏還有些“敏感”孩子瓦呼,他們或許是適應力較弱喂窟,或許是情緒敏感起伏大,仍然在每天上演著“哭哭啼啼的鬧劇”。
想必一定會有不少父母陷入糾結(jié)中磨澡,到底應該安慰孩子碗啄?訓斥孩子?還是勇敢放手钱贯,讓孩子進行自我調(diào)節(jié)呢挫掏?
關(guān)于如何看待孩子哭,今天就跟大家強調(diào)一個重要事實:不要限制孩子哭秩命!
是不是滿腹疑問尉共?別著急,我們來慢慢看弃锐!
本文干貨先知:
??情商低的人袄友,可能是小時候沒哭夠。
??父母表面在安慰霹菊,心里暗自罵“怎么還沒好剧蚣,有完沒完!”
??正確對待孩子哭的方案旋廷。
??情感起伏之后鸠按,別忘了與孩子復盤。
上周饶碘,一位粉絲問了一個問題目尖,還挺典型的:
“我家孩子特別愛哭,一言不合就大哭扎运,
每次哭得我實在心煩瑟曲,該拿一個愛哭的小孩怎么辦呢?”
我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我們?yōu)槭裁床蛔尯⒆涌弈睾乐危扛M一步說洞拨,孩子的哭,是應該被“鼓勵”的呀负拟!
你一定覺得這是一個瘋狂的想法烦衣,其實之前,在班里我也充當?shù)氖且粋€到處“滅火”的消防員的角色掩浙,處處平息孩子們的哭鬧(我是一名老師)琉挖。
但看了一本書后,我對以“哭”為代表的負面情緒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涣脚,今天也來分享給你示辈。
這位漂亮的大神級人物名叫Susan David,她在哈佛醫(yī)學院擔任了7年11個月的講師遣蚀,并且是在耶魯大學獲得了心理學博士后矾麻。
她所著的暢銷書《Emotional Agility》(情緒敏感力)讓我眼前一亮纱耻,徹底改變了我對于“哭”的態(tài)度。
先解釋一下這個書名险耀,我們都知道EQ代表一個人的情商弄喘。Susan David認為,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就是Emotional Agility?(情緒敏感力)甩牺。
這東西啥意思呢蘑志?就是談戀愛的時候,女朋友跟你說:
“我不要贬派!”
“我沒有生氣急但!”
“你走!”的時候搞乏,你能夠準確地判斷出——
?她到底要不要波桩?
?到底有沒有生氣?
?你這時到底該不該走请敦?
下面這個小漫畫是在網(wǎng)上找到的镐躲,非常能說明和“情緒敏感力”低的人交往是怎樣的一種體會。分享出來侍筛,博君一笑萤皂。
生了娃在小區(qū)里溜孩子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的家長匣椰,滔滔不絕地用盡世間所有的華麗辭藻來夸自己家孩子裆熙。
直到氣氛很尷尬旁人都不耐煩開始打岔了,此人依舊渾然不知地一遍遍把話題拉回……
還有因為在同學群里曬女兒的清華錄取通知書窝爪,被群主踢出去的那個媽媽。
我們都管這樣的人叫做“情商低”或者“沒眼力見兒”齐媒。但其實按照Susan David的觀點蒲每,情商只是一個結(jié)果,究其根本是這個人的情緒敏感力不足喻括。
是什么造成了邀杏,
人跟人之間在察覺情緒時,
是靈敏還是遲鈍唬血?
Susan給出的解釋是:
這要看孩子小時候望蜡,
他需要釋放感情的時候,
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拷恨,
是允許的還是禁止的脖律。
Susan說大部分的父母看到孩子哭的第一反應是:“怎么讓他停止哭并迅速變得開心”。
她說這種做法對于孩子情緒敏感力的長期養(yǎng)成是極其不利的腕侄,這樣做只能在短時間之內(nèi)給家長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小泉。
對此我太有感觸了芦疏,比如在教室里的時候我就像是一個消防隊員,看到哪里孩子開始吵架了微姊,或者有孩子哭了都會立即沖上去滅火酸茴。
我的心理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就是“如何讓他們快點停止負面情緒”。
其實我犯了一個很多父母都會犯兢交,
卻又很難意識到的錯誤薪捍,
那就是:
我心底里就給“哭”
貼上了“不好”的標簽,
而沒有把它和快樂配喳、驚訝酪穿、糾結(jié)
一視同仁地看成是一種“普通”的情感。
就算我嘴上說“想哭就哭吧界逛,哭完心里就舒服了”之類看似安慰的話昆稿,但心里的潛意識騙不了人,那就是我也會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心理預期——
你給我快點變開心息拜;
你怎么還不開心溉潭;
我還能怎么做你才可以恢復平靜?
Susan又給我們這種心態(tài)起了一個專門的名字:
emotional helicoptering(情緒直升機)
就是希望某種情緒可以像坐直升機一樣飛速地消失少欺。所以喳瓣,關(guān)鍵的來了,面對孩子哭赞别,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畏陕?
很多孩子都有不愿意刷牙,一提要刷牙就哭的時候仿滔,網(wǎng)上有一個媽媽的應對方法惠毁,讓人點贊。
孩子不想刷牙時崎页,媽媽說:“哭吧鞠绰,哭出來舒服一點……”然后小朋友哭了幾聲,覺得情緒發(fā)泄完了飒焦,就乖乖地刷牙了蜈膨。
這位媽媽從始至終的讓孩子完整的把自己的情緒舒緩出來。其實這就是非常正確的處理哭的方案:鼓勵孩子哭牺荠。
父母需要重新扭轉(zhuǎn)自己的態(tài)度翁巍,哭是一種“負面”情感沒錯趴腋,但它并不是一種“壞情感”燎竖,我們沒有必要去消滅它。
Susan還說蝶柿,如果我們過多地去介入孩子的情感空間杈曲,比如給他們很多建議例朱,或者想要立即去幫忙孝情,都會讓孩子失去一次自己幫助自己的機會。
長此以往他們的情緒敏感度會變得非常低洒嗤,未來的情商和與己相處箫荡,與人溝通上也會受到影響。
我知道這對很多人來說很難渔隶,因為“天經(jīng)地義”的觀點可能早已深扎在我們心里羔挡,況且,“我們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凹浒Α绞灼!”
不過還好,如果想在下一代身上做些真正有益的改變呈野,我們隨時來得及低矮。
Susan這本書之所以暢銷且廣受好評,是因為她不但提出了一個“反傳統(tǒng)”的觀點被冒,還說出了4個關(guān)鍵步驟可以幫助家長去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敏感力军掂,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第一步:Feel it :
讓孩子沒有成人介入地昨悼,自主地感受情緒
如果看到孩子產(chǎn)生了一種情緒蝗锥,請先別用成人的判斷先入為主地介入。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嫉妒心率触,或者哭得很傷心都會直接說终议,“這沒什么好嫉妒的,我們家還有好多別的玩具呢”或者“羞不羞啊葱蝗,別哭了好不好”穴张。
其實類似的介入有很多主觀的情感在,大人的態(tài)度會削弱孩子自己去真實地感受情緒两曼,繼而產(chǎn)生壓抑或逃避的心理皂甘。
父母需要做到的,
是沒有偏見地合愈,
讓孩子自己去體味:
無論是開心還是傷心叮贩,
正面抑或負面击狮,
情感并沒有對錯之分佛析,
只是一種內(nèi)心自然涌出的感受而已。
你就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它彪蓬,接受它寸莫,這是培養(yǎng)孩子情緒敏感力的第一步,是讓孩子學會和情緒相處档冬,做自己情緒主人最重要的前提膘茎。
第二步:Show it :?
讓孩子沒有恐懼感地展現(xiàn)情感?
讓孩子“哭”出來桃纯,這在很多父母眼中是不可能的事,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哭什么哭披坏!”或者“憋回去态坦!”
時間長了,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棒拂,也會很小心地展現(xiàn)自己的情感伞梯,或者會對某些情感產(chǎn)生恐懼。
比如你一直和一個男孩子說“男子漢大丈夫帚屉,別總哭哭啼啼的”谜诫。
很可能他貌似變堅強真的不哭了,但是這會導致一個壞處攻旦,就是他對于“哭”這個重要的情感自此產(chǎn)生了抵觸和恐懼感喻旷。
這其實是非常糟糕的結(jié)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牢屋,別說等長大了且预,成長的過程中真的遇到什么事情,恐怕他都無法自己選擇“哭”來化解伟阔,而強顏歡笑的忍受辣之,會讓自己變得更痛苦。
情感的表達方式皱炉,先不說能夠讓孩子“充分地”“自由地”展現(xiàn)怀估,起碼地,至少要先“沒有恐懼感地”“勇敢地”表達吧合搅!
第三步:Label it :
給情感的成因貼標簽?
以前我們經(jīng)常說要讓孩子去認知不同的感受多搀,因此你需要給孩子的感情貼上明確的標簽。
比如你在孩子大哭灾部、恢復平靜了以后康铭,你就可以和孩子聊,“剛剛你那種大哭透露出來的是一種悲傷的情感赌髓〈犹伲”
一個熊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打哭了,老師會揪住熊孩子說锁蠕,“你看看你的同伴被打哭了夷野,這表示他的情緒是開心還是傷心?”?
在此基礎上荣倾,Susan還提出了一個更加深入的目標悯搔,她說你需要給孩子的成因貼上更具體的標簽。
比如你同樣是看到孩子哭舌仍,你需要讓孩子更加敏感地理解哭和哭的背后也會傳遞出不同的意味妒貌。
比如你需要給孩子提供選擇通危,你可以問他剛剛哭是代表:壓力大?傷心灌曙?很失望菊碟?
只有這樣細化一種感情的具體細分原因,并且貼標簽式地讓孩子感受到在刺,才能夠讓他對于情感有更強的敏感度框沟,未來情商也會更高。
第四步:Watch it go?
重溫情感消失的全過程
這更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第四步增炭,這讓我再一次發(fā)現(xiàn)成人的功利心真的很重——要是一個孩子最終破涕為笑忍燥,基本上我們心里的石頭就算放下,覺得大功告成了隙姿。
可是Susan說這個第四步非常關(guān)鍵:
如果你看到一個孩子經(jīng)歷了情感的起伏變化梅垄,最后轉(zhuǎn)好之后,你還需要同孩子一起復盤這個情感消失的全過程输玷。
你可以說:
“這就是傷心的滋味队丝,能看得出你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你剛剛經(jīng)歷了一個從特別傷心欲鹏,到有點傷心机久,最后到傷心消失的全過程。
你要知道一般而言赔嚎,我們經(jīng)歷相同事情時膘盖,第一次的情感都是最強烈的,如果下一次你再碰到同樣的事情可能就不一定會這么傷心了尤误。
又或許你長大了侠畔,可能都不覺得這是一件值得傷心的事情∷鹞睿”
這個復盤過程软棺,可以讓孩子對于情感的細節(jié)做更加具體的認識,從而增加他的情感敏感力尤勋。
Susan的著作讓我重新看待“哭”喘落,并認識到成人在孩子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最冰。
這四步法則可以針對任何情緒瘦棋,不一定只適用于負面的哭泣,對于一些正面的情緒锌奴,孩子同樣需要感受兽狭。
最后我想說憾股,
孩子的哭鹿蜀,
是值得被鼓勵的箕慧。
父母需要利用好這一次機會,
讓他們對于情感更加敏感茴恰,
而不是很著急地颠焦,
就去澆滅你認為不好的情感。
只有這樣往枣,
孩子的情緒敏感力才會提升伐庭,
他未來的情商也會變得杠杠的。
人生會變得更加幸福分冈,
而這圾另,才是我們最大的教育期望,
不是嗎雕沉?
參考文獻:David, S. A. (2016). Emotional Agility: get unstuck, embrace change, and thrive in work and life. New York: Penguin Book.
版權(quán)說明:本文作者|小馬君: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集乔,曾任職于美國最大的早教機構(gòu)之一的Bright Horizon,擁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戰(zhàn)經(jīng)驗坡椒。來源 | 常青藤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