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沃爾夫岡.阿瑪?shù)蠟跛?莫扎特逝世225周年看政,一篇安利文小小紀念一下要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吻您一萬次
? 講道理啊左冬,我這篇文從暑假就想寫了筐摘,今年12月到明年1月鸦泳,德語版音樂劇莫扎特會在上海演出冯丙。雖然我喜歡的是法語版肉瓦,但是德扎歷史悠久,劇本也更優(yōu)秀點胃惜,在今天這個嚴肅的日子還是賣賣德扎的安利吧
?相比起法扎側重于抒情泞莉,德扎的敘事顯然更豐富更飽滿,德扎中船殉,比較細致地表現(xiàn)了莫父急于用莫扎特"神童"的招牌牟利鲫趁,岳母一家婚前婚后像吸血鬼一樣對莫扎特敲詐勒索等等情節(jié);同時比較突出的是利虫,弱化了薩列里的角色挨厚,改為強調莫扎特與主角的直接對抗
?德扎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安排是讓幼年莫扎特這個角色基本一直在臺上。小小一只團寵莫糠惫,沒臺詞也沒太多動作疫剃,大部分時間就是趴著寫譜子,以及沖哥哥“安靜硼讽,吵到我寫譜子了”巢价。設置小小莫除掉顯而易見的"對莫扎特創(chuàng)作和生活的區(qū)分"我想也是暗示“音樂神童”這個稱呼對莫扎特的影響吧,畢竟當年莫父也是把他當做神童四處推銷固阁,現(xiàn)在我們談起莫扎特也一定會加上“神童”的前綴壤躲,于是漸漸長大的莫扎特思考、痛苦您炉、抗爭柒爵、尋求突破,但吃瓜觀眾眼里的莫扎特赚爵,創(chuàng)作出小星星的莫扎特棉胀,始終帶有神童的影子。這種心理大概可以參考我們對童星的看法冀膝。
?另外劇情上我覺得比較好的是去掉了薩列里(開頭那兩秒鐘的戲跟沒有也差不多了)這個“中間人”唁奢,而變成莫扎特與主教面對面直接沖突。莫扎特能夠享有現(xiàn)今的聲譽窝剖,必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出眾的才華麻掸,但他思想上的先進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如果沒有思想認識上的突破赐纱,即使有創(chuàng)作才華脊奋,作品也難以被稱為杰作熬北。在歐洲大多數(shù)音樂家認為服務宮廷是理所應當,甚至唯一出路的時候诚隙,莫扎特被宣揚平等和人性美的人文主義所影響讶隐,逐漸意識到封建宮廷對自己的壓迫,并最終辭職久又,成為首位獨立音樂人巫延。當今我們習以為常的獨立音樂人,在當時可能是很爆炸性的想法地消。通過莫扎特與主教的對唱炉峰,他與宮廷的激烈矛盾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直接對抗將矛盾擺上臺面脉执,不但更直接的表達了莫的觀點疼阔,也加強了本劇的沖突性。
? ? ?一開始以為德扎可能重在客觀反映和評價莫适瓦,所以情緒表達上有點弱竿开。但看過fp演的莫,我知道了……是官攝的oedo表演有問題玻熙》癫剩看o的表演,總是覺得莫是生氣的嗦随,驕傲自負痛苦……都有憤怒的成分列荔。o一直是很硬,很狂的狀態(tài)枚尼,所以贴浙,最后病的快要死了的時候,簡直尷尬的沒眼看署恍,僵硬且氣壯如牛崎溃,太特么浮夸了。而且情緒如果一直很強盯质,那最后的效果大概就是袁串,該弱處太強 而要情感爆發(fā)時卻沒法再向上提升疚颊。對比fp的表演肋僧,可能是oedo繃得有點緊劣挫,然后出現(xiàn)了這樣的效果寻馏。
我對莫扎特了解也不多啊,至今也就停留在刷了兩部音樂劇一部電影一部芭蕾舞泰佳,零星聽了一些作品這么個水平上来破,傳記啊紀錄片啊書信集啊什么的我都沒看默辨。
這只是迷妹的音樂劇安利,莫扎特粉不要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