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家小朋友的學校里發(fā)生了一件小事煞檩,有一位同學被選為班級代表之一在全校的例會上發(fā)言,結(jié)果臨上臺前栅贴,這位小朋友膽怯了斟湃,泫然欲泣的,于是老師就豁免了他檐薯,讓他不必去上臺面對全校的師生凝赛。這當然只是一樁小事,但我聽說了以后坛缕,難免會想墓猎,如果老師強硬的要求他上臺去面對呢? 小朋友當然一定會上臺,但結(jié)果大概會有兩種祷膳,一是從此有了心理陰影陶衅,再也不敢在眾人面前發(fā)言;二是克服了心中的緊張恐懼感直晨,下一次再遇到類似情形搀军,不會那么害怕了。
但是勇皇,結(jié)果會是哪一個罩句,我們沒有辦法事先知道。作為家長師長的我們敛摘,都希望是第二種結(jié)果门烂,但是都害怕是第一種結(jié)果,那么有些父母就傾向于不推,覺得不值得冒第一種結(jié)果的險屯远;有些父母就會推一下蔓姚,因為不冒險就永遠不會有第二種結(jié)果。這件事延伸出來的問題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慨丐,我們到底是應該推他一把坡脐,還是允許他退后一步 ? 這問題又可以這樣問:當困難變得多大時,我們就不該再繼續(xù)推了?
答案是:這因孩子而異房揭。孩子的反應备闲,決定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多推一把。不過這個答案對父母的幫助并不大捅暴,因為一般情況下恬砂,我們不推的話,是看不到孩子的反應的蓬痒。那么泻骤,對父母而言,推與不推的分寸到底應該掌握在哪里?
快樂育兒 vs. 高壓虎媽
乍聽之下乳幸,這個問題可能只對虎媽那一掛的父母有意義瞪讼,因為不做虎媽、讓孩子隨著自己性子自由成長的父母粹断,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不是嗎?
近年來社會上比較流行的育兒觀念符欠,是快樂育兒,即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瓶埋、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希柿,嚴厲的、強迫式的教養(yǎng)方式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养筒,無益于他們的快樂成長曾撤。可是另外一方面晕粪,社會貧富差距的增大挤悉,又讓我們做父母的很有緊迫感,如果孩子成長的過程過于舒適安逸了巫湘,只怕今后無法獨立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装悲。更何況,我們作為成年人尚氛,也知道梅花香自苦寒出的道理诀诊,成功的背后都是勤奮的汗水,尤其是當孩子在某方面展現(xiàn)出來一定的天份時阅嘶,多付出一些努力属瓣,能夠收獲的恐怕是成幾何倍數(shù)的結(jié)果载迄。
所以說,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完全放手的父母是鳳毛麟角抡蛙,要么是父母可以真心接受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結(jié)果护昧,再吊車尾也無所謂;要么是命好遇到了傳說中的可以自己推自己的超級自律孩子溜畅,否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捏卓,父母總是需要在旁給予助力的极祸,有時候是要矯正一下孩子走歪的路線慈格,有時候是要推一下幫孩子邁過一個小小的顛簸。所以遥金,即使我們不是虎媽浴捆,我們也需要時不時的推孩子一把。
龍生九子稿械,各個不同
可是問題是选泻,孩子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推一把美莫,有些孩子就當腳底絆了一下页眯,然后繼續(xù)高高興興往前走;有些孩子卻會結(jié)結(jié)實實的摔一跤厢呵,并且?guī)е@個陰影畏畏縮縮的走下去窝撵。父母的為難就在于,自己的孩子是哪一種襟铭,不推一下就永遠無法真正知道碌奉。
不過,作為父母的我們寒砖,其實是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性情和一貫表現(xiàn)來預測結(jié)果的赐劣。應該說,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哩都,在這個前提下魁兼,我們應該知道孩子是善于應對壓力,還是十分敏感容易崩潰的類型漠嵌。同時咐汞,我們一貫的教養(yǎng)方式,也會養(yǎng)成孩子在面臨困難時的習慣態(tài)度献雅,是迎頭而上還是退縮碉考。這些都是親子之間長期累積的背景知識,有這個背景挺身,父母往往能夠?qū)⒆拥姆磻鞒霰容^準確的預測侯谁,這樣我們也好決定到底是推還是不推。
更何況,推的手法也是可以很靈活的墙贱。我們不一定都需要狠狠的推一下热芹,可以先給一點壓力,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惨撇,再決定要不要再施加一點壓力伊脓。因為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預期孩子有可能會反彈得很厲害魁衙,那么在逐步推的過程中就會注意到孩子的反應报腔,這樣就不容易推得過火。
當然啦剖淀,最終我們可能總是要到一個臨界點纯蛾,我們需要決定是不是該停下來了。這個臨界點在哪里纵隔,實在是因人因事因時而異翻诉,沒有哪個專家可以提供確切的答案。不過捌刮,在這個過程中碰煌,爸媽卻有一些該做和不該做的,需要特別注意绅作。
該做的:
鼓勵孩子也參與到?jīng)Q策過程中來芦圾,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的尊重。但是棚蓄,要告訴孩子每種決定的后果會是什么堕扶,承擔后果需要勇氣。
制止危險的行為和決定梭依。
應包容孩子與你不同的地方稍算。當年你學琴時沒有這么困難,不代表孩子面臨的困難就不是真實且巨大的役拴。
陪著孩子一起經(jīng)歷一段會有很多負面情緒的歷程糊探。
充分了解孩子所發(fā)出的正面及負面反應的訊息。
不該做的:
不要用金錢或者很多禮物作為讓孩子繼續(xù)下去的交換條件河闰。
不要使用侮辱性的科平、或是恐嚇性的語言來“激勵”孩子。
不要不發(fā)一槍就撤退姜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瞪慧,應鼓勵他至少多嘗試一次。
不要救援部念。應讓孩子自己承擔他行為導致的自然后果弃酌,比如說沒有寫作業(yè)而需承擔的后果氨菇,爸媽不應該為了避免這個后果而去向老師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