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就不愛吃苦
大叔是個有反骨的人束凑。
上周被安排工作過于飽和,大叔笑著抱怨了一句:我周末是不加班的喲栅盲!
對方說:年紀不大汪诉,怎么在吃苦的時間選擇安逸?
我一句話把對方噎住了谈秫,我說:可以選擇安逸扒寄,為什么要選擇吃苦?
想起兩件好玩的事兒拟烫。
在武漢念大學的時候该编,開學軍訓可謂慘絕人員,旁邊的戰(zhàn)友曬一上午构灸,脖子上的皮都曬掉了上渴。隔壁班有位姑娘岸梨,從小嬌生慣養(yǎng),哪受得了這個罪稠氮。第三天卷起鋪蓋回家了曹阔。這事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小部分人大喊“鸥襞”的時候赃份,大部分人覺得,這點苦都不能吃奢米,怎么學習抓韩?
第二年,聽說這姑娘考北大了鬓长。
能力是什么谒拴?從結(jié)果上看,能力就是把自己的選項變多了涉波。只懂木工的人英上,有木匠這一個選擇,又懂木工又懂做菜的人啤覆,就多了廚師這個選擇苍日。人家能力強,就是可以選擇安逸窗声。
第二件事相恃,是兩個人的一生。有個女人笨觅,她口頭禪是“先苦后甜”拦耐,她做家務、存錢屋摇、帶孩子揩魂,抱怨老公沒有能力幽邓,抱怨生活不公平炮温。有個男人,是個屠夫牵舵,他整天哼著小曲柒啤,該做農(nóng)活時做農(nóng)活,有生意時做生意畸颅,靠著微薄的收入担巩,帶大了四個孩子。
男人是我爺爺没炒,女人是我奶奶涛癌。
我感覺爺爺每天都活的很瀟灑,奶奶卻一生苦悶。明明面對的是相同的處境拳话,一個在吃苦先匪,一個在安逸。原來這苦與甜弃衍,并不取決于環(huán)境呀非,而是取決于心境。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艾莉斯所說: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jié)果(C)镜盯,不是由于某一激發(fā)事件(A)直接引發(fā)的岸裙,而是由于經(jīng)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所產(chǎn)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
02 ?苦的因得不到甜的果
世上有大多的東西是違反常識的速缆。
勵志青年告訴你們降允,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里面隱藏著人們認知中最大的謬誤:只要我達成了那個目標艺糜,我就會幸福拟糕。
在哈佛大學《幸福課》里,泰勒本沙哈無可辯駁地論證了:實現(xiàn)你夢寐以求的目標并不能提升你的幸福感倦踢。他舉了一個例子送滞,在美國,終身教授職位是很多大學教職人員夢寐以求的辱挥,而當他們拿到之后犁嗅,發(fā)現(xiàn)那種喜悅之情僅僅延續(xù)了一個月左右。幸福的感覺又回到了取得這一職業(yè)之前晤碘。(注意:這個結(jié)論的范圍是人已經(jīng)溫飽線以上)
對此褂微,王爾德極富洞見地說過:人生兩大悲劇,求之不得和得償所愿园爷。
這下好了宠蚂,我們一直在追求某個目標,不正是為了提高幸福感嗎童社?現(xiàn)在又告訴我求厕,實現(xiàn)了目標也得不到幸福。那你說什么能夠提高幸福感扰楼?
我們先仔細審視一下目標這個詞呀癣。當我們提到要實現(xiàn)某個目標時,我們往往指的是弦赖,要賺多少錢项栏,要取得什么成就,要做成一件什么事蹬竖,不管它具體是什么沼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一個外在的東西流酬。
泰勒本沙哈說的,換句話就是列另,外在的目標實現(xiàn)并不能提高幸福感康吵。
為什么呢?
因為幸福感访递,是一種感覺呀晦嵌。無論外在如何改變,如果你對外界信息的解讀模式并未改變拷姿,怎么能提高對幸福的感覺惭载?
03 ?幸福的方法
重點在于,提高對幸福的感知力响巢,像我爺爺一樣描滔。
在生活里就可以鍛煉,就像村上春樹踪古,他敏感地提出了“小確幸”:小確幸就是這樣一些東西:摸摸口袋含长,發(fā)現(xiàn)居然有錢;電話響了伏穆,拿起聽筒發(fā)現(xiàn)是剛才想念的人拘泞;你打算買的東西恰好降價了;完美地磕開了一個雞蛋……
“小確幸”卻不是他首創(chuàng)枕扫,100多年前陪腌,奇人金圣嘆早有三十三不亦快哉:冬夜飲酒,轉(zhuǎn)復寒甚烟瞧,推窗試看诗鸭,雪大如手,已積三四寸矣参滴。不亦快哉强岸!夏日于朱紅盤中,自拔快刀砾赔,切綠沉西瓜蝌箍。不亦快哉!存得三四癩瘡于私處过蹂,時呼熱湯關門澡之十绑。不亦快哉聚至!……
瞧瞧人家酷勺,熱水燙個痔瘡都能幸福感爆棚……
這是在生活點滴處發(fā)現(xiàn)幸福,提高對幸福的敏感度扳躬。
或者脆诉,也可以像那位女生一樣甚亭,提高能力,增加選擇击胜。
人生來受到各種束縛亏狰,因此自由感可以帶來極大的幸福感,而選擇即是自由偶摔。有人又會問了暇唾,不是需要刻苦才能提高能力嗎?
對此辰斋,大叔早就說過策州,你一覺得苦,這事八成就有問題了宫仗。這一部分需要一整篇文章來闡述够挂,今天大叔累了,就講到這里吧藕夫。
現(xiàn)在孽糖,在經(jīng)歷了愉快的更文之后,大叔選擇安逸地睡覺去了毅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