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們在“五一”期間總是忍不住跑出去看人呢?昨天的“行動偏差”是一種解釋夜牡,但是今天我們想聊聊更為本質(zhì)的一個原因:匱乏与纽。
一、別怪窮人鼠目寸光
研究人員曾經(jīng)找來一批小朋友,要他們畫出一枚硬幣的大小急迂。結果發(fā)現(xiàn)硝岗,相比窮人家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能更準確地估計一枚硬幣的大小袋毙。在窮人家孩子的眼里型檀,一枚硬幣可能非常大。
對于現(xiàn)階段的我們听盖,一次難得的假期就像是窮人眼中的硬幣胀溺。匱乏使得假期在我們的眼中格外珍貴,以至于我們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冷靜判斷它了皆看。
哈佛大學的行為經(jīng)濟學家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Eldar Shafir的著作《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就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仓坞。書中提及的理論認為匱乏會占用我們的大腦帶寬,讓我們不自主地屏蔽掉其他的信息腰吟。
國人形容一個人有氣節(jié)會說“不為五斗米折腰”无埃。馮小剛導演拍完《1942》之后接受采訪,說出了一段話毛雇,讓我很受觸動嫉称。
拍完《1942》,我很有感觸灵疮。當我們說一個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時候织阅,其實應該知道,他家里可能已經(jīng)有了“五斗米”震捣。雖不多荔棉,但不至于餓死。他不折腰蒿赢,只是不為“你給的”這五斗米折腰而已润樱。
如果他一斗米也沒有,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羡棵,重病在床的母親壹若,我就真不相信他不會折腰。沒有挨過餓的人是沒法體會那種“給我一斗米晾腔,我什么都能干”的境遇的舌稀。
貧窮、饑餓使人目光狹隘灼擂,人們能考慮的只有明天那頓飯怎么解決壁查,沒有額外的大腦帶寬去考慮別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剔应,一味地苛責窮人目光短淺其實是偏頗的睡腿。
二语御、孤獨的真正原因
為什么有些人會格外孤獨?
很多人覺得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交際席怪,交不到朋友应闯,所以很孤獨。但是挂捻,研究表明碉纺,孤獨很可能不是結果,而是導致交際障礙的原因刻撒。
科學家們召集了一批志愿者骨田,要求他們錄一段話,并且預先告知他們這段話會放給其他人聽声怔。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磕磕絆絆又很無聊的錄音通常來自于孤獨者态贤。
但是如果重復一次實驗,并且保證這段話不會放給任何人聽的時候醋火,那些之前說話磕磕絆絆的孤獨者明顯表現(xiàn)得更好了悠汽,有的甚至可以侃侃而談。
為什么會這樣呢芥驳?答案很簡單:
匱乏使我們“用力過猛”柿冲。
那些缺少交際的孤獨者,在有機會接觸其他人的時候晚树,會格外緊張姻采。他們希望自己表現(xiàn)得好一點雅采,希望每個交流的細節(jié)都是完美的爵憎,最終就導致了用力過猛。
即便你不是孤獨的人婚瓜,你也應該有所體會宝鼓。如果你偶遇到了自己心中的男神或女神,你就極有可能表現(xiàn)得用力過猛巴刻,而不能以平常心來對待TA愚铡。
回到“五一”的話題,對于那些缺少假期的人來說胡陪,這個來之不易的假期就很容易讓他們用力過猛沥寥。計劃排得滿滿當當,生怕沒有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假期柠座。
即便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邑雅,這種計劃的可行性和回報率并不理想,但是我們還是忍不住要這么去做妈经。
三淮野、死線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捧书?
別逗了,“死線(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骤星。
說了這么多“匱乏”帶給我們的局限性经瓷,并不意味著它對我們沒有積極作用。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組織行為學教授Connie Gersick就做過一項有關“開會”的調(diào)查洞难。她發(fā)現(xiàn)雖然會議種類和內(nèi)容各不相同舆吮,但是有一點卻出奇地相似:
前半段大家都在胡扯,沒人聊“正事”队贱,直到突然意識到所剩時間不多了才會進入正題歪泳,并且迅速拿出解決方案。
這一點我們并不陌生露筒,估計是個人都會有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經(jīng)歷呐伞,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和效率,估計如果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慎式,考個哈佛耶魯應該不成問題伶氢。
四、面對“匱乏”我們該怎么辦瘪吏?
說了這么多癣防,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真正擺脫匱乏。窮人沒錢掌眠,富人沒時間蕾盯,孤獨的人需要陪伴,有伴的人需要私人空間蓝丙。
當匱乏已經(jīng)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時级遭,如何有效利用而不是規(guī)避它成了現(xiàn)在的首要問題。下面的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渺尘。
原則要簡單挫鸽。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人在匱乏狀態(tài)下是無法深入理性思考的鸥跟,因為大腦的大部分帶寬已經(jīng)被匱乏所占據(jù)丢郊。
這時候的好辦法不是啰里啰嗦地講大道理,而是給出最簡單的判斷準則医咨,并完全按此原則執(zhí)行枫匾。
比如當我們需要解決貧窮的問題時,通過傳授理財知識等方法幫助窮人擺脫思維局限效果可能并不好拟淮。
而某些經(jīng)濟學家想到了把這些經(jīng)濟常識編成順口溜干茉,讓窮人能夠在不費太多腦力的情況下,記住這些原則惩歉,并照此行事等脂,效果就好很多俏蛮。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鼓勵大家不斷總結自己的原則,因為匱乏無法完全擺脫上遥,而原則就是我們掉入“匱乏”時的救命稻草搏屑。
死線要明確。
都說了死線是第一生產(chǎn)力粉楚,日常生活中我們就可以人為地多去設置死線辣恋。
我個人在生活中就會有意識地設置諸多死線。哪怕這只是一個虛擬的線模软,你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效率確實有所提升伟骨。
就像我們之前提過的“錨定效應”一樣,一旦你把死線的“錨”提前了燃异,自己的行動就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携狭,哪怕你最終沒能“按時”完成,其實也比正常的日期要提前回俐。
就像泰坦尼克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說過的那樣:
如果你將目標設定得非常高逛腿,即使最后失敗了,你也會失敗在別人的成功之上仅颇。
平時多補充单默。
凡事要從根兒上下手,如果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問題是由“匱乏”導致的忘瓦,那就應該在平日里有意識地多補充搁廓。
有錢的時候也不要肆意揮霍,有時間的時候也不要拖拖拉拉耕皮。眼前有寬裕的時候境蜕,應該多存一點“余額”,以便應對日后的匱乏明场。
要知道“麻煩”也是會復利增長的汽摹,如果不能及時在資源充裕的時候消除一部分,那等到資源匱乏的時候就有得受了苦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