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靠做事來變成更好的人分别,而不是靠“思考”遍愿,思考只是指導人更好地做事的工具,這個我明白耘斩。
但這次關于“核心事件”思考著實讓我迷惑了沼填,不是找不到這樣的事兒,而是好像太多了括授,比如運動坞笙、寫作、視頻自媒體荚虚、教練(意志力)等等薛夜,每一個好像都有足夠的理由。
回過頭仔細想想練習中的一句話版述,“可以給你提供練習機會梯澜,讓你可以持續(xù)的有載體的聯(lián)系,想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一樣做事”院水。
首先我排除了運動腊徙,它滿足“有聯(lián)系機會”和“有載體”,但無法讓我像一個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一樣做事檬某。運動到現(xiàn)在撬腾,已經(jīng)成為一個相對機械的習慣,而不是需要長期思考的行為恢恼。
但在寫作民傻、視頻自媒體、教練(意志力)三項中,我卻無法做出準確判斷漓踢。
我能知道的是牵署,教練(以下省略括號)和寫作兩方面并不沖突,是可以合并的喧半。一方面不論是未來可能會成長為他人的教練奴迅,還是目前對自己的教練,每次一的自我澄清對我個人的意義都很重大挺据;另一方面取具,自我澄清和相關方面的學習依靠的載體(輸出)是寫文,或者說是寫文的初級模式——記錄扁耐,處于自嗨階段的寫文暇检。
對于可結(jié)合的兩者,我的態(tài)度都是正向的婉称。
但對視頻自媒體這件事块仆,我很糾結(jié)。今年年初我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的累積粉絲是2W+王暗,其中一個平臺已破萬悔据,但從疫情開始,我就放棄了俗壹,到現(xiàn)在也沒有“撿起來”蜜暑。
從未來來看,在平臺上的影響力是極具潛力的一個方向策肝,目微信新出的視頻號就是一個巨大的風口。從現(xiàn)實來看隐绵,視頻自媒體對應著我的教培教師職業(yè)身份之众,它確實有利于我職業(yè)技能上的精進,也能作為未來我成為自由教師的后備力量依许。
更深入一點說棺禾,在視頻自媒體上的精進,其實是滿足核心破局點的三個條件的峭跳。每一次的視頻制作和對平臺的研究膘婶,都是練習機會,而且是持續(xù)有載體的練習蛀醉。對自媒體的深入探索悬襟,也是一個極具成長型的事兒。
問題就出在拯刁,我對此失去了動力脊岳,提不起精神再次投入,很可能是我在放棄半年之后士骤,害怕再次面對它青团。每一次看著這些平臺或者平臺的用戶留言,都好像能聽見它們在嘲笑我——你還有臉來繼續(xù)嗎特漩?
這個心障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亿驾。疫情期間嘹黔,我不斷說服自己沒有時間,但其實是我一直在偷懶莫瞬。
在這件事上儡蔓,我有兩個選擇,要么完全放棄乏悄,要么全力以赴浙值。
如果我在視頻上全力以赴,教練和寫作方面必然暫時被擱淺檩小,而一旦這方面被擱淺开呐,目前我的成長體系可能會崩塌——不斷地自我澄清,對目前的我來說规求,是極其重要的筐付。
所以,我好像有些貪心阻肿,想全都要瓦戚,精力卻不允許。
其實說到這里丛塌,我該做的選擇已經(jīng)出來了较解,既然失去自我教練和寫作部分,我會倒退赴邻,那自媒體必然被擱淺印衔。糟糕的是,知道這個事實后姥敛,我有巨大的失落感——即使我很久沒做它了奸焙。
那么我開始思考一件事,它們兩者是否有必然的沖突呢彤敛?
好像不盡然与帆,借由自我澄清達到接納自我和現(xiàn)實,是快速成長的先決條件墨榄,目前的核心放在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玄糟。至于自媒體,在穩(wěn)定踐行目前的意志力課程與工具后再開始會晚嗎渠概?
這大概就是我擔心的問題茶凳。
按理說嫂拴,澄清如此清楚了,應該沒有選擇問題贮喧,但我還是迷惑了筒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