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必峰,他感慨說哎呀洪唐,最近女大學生也不安全了钻蹬,老是被害。我說是挺可惜的凭需,但也不多啊问欠。他說怎么不多,你看新聞上說都已經(jīng)四起了粒蜈。我說你看新聞應該看出些門道顺献。他立刻來了精神:“有黑幕?”我說對不起枯怖,我不覺得有黑幕注整,不過倒是可以給你解釋解釋為啥你覺得這類事件“多”,你看看對不對度硝。
首先肿轨,從媒體來看,媒體要關注的是新聞的轟動性蕊程,也就是所謂的“眼球效應”椒袍。任何一個訊息能否成為新聞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轟動性藻茂。新聞界里那個說爛了的段子驹暑,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辨赐,指的就是這個优俘。遇害而死的人很多,如何突出這件事的特殊性呢掀序,就要挖掘這個人的身份和背景帆焕,讓遇害者顯得不那么普通。女大學生剛好就是這么一個特殊的身份:花季少女森枪,求學期間视搏,未來棟梁,家庭驕傲县袱。完全符合上述要求浑娜。就新聞的傳播性要求而言,報道女大學生遇害和前兩年熱衷報道女大學生陪酒式散、陪睡筋遭、被包養(yǎng)一樣。后者之所以最近鮮見報道,因為現(xiàn)在的人對女大學生陪酒陪睡被包養(yǎng)早已習以為常了漓滔,不再具備眼球效應了编饺。
其次,從讀者來看响驴,關注的是新聞的投射效應透且,也就是所謂的“兔死狐悲”。如果新聞的受眾本身就是一個女大學生豁鲤,或者生活的圈子里有一個或幾個女大學生秽誊,甚至剛好圈子里有這么一個遇害或遭遇兇險死里逃生的女大學生/女青年,你就會刻意的留意和關注這種新聞琳骡,并將這一新聞從其他新聞中提取出來锅论,強化意識中的“多”。舉個類似的例子楣号,你買了一件紅顏色的衣服最易,那么你在大街上就會下意識的尋找和你穿同款同色同品牌的人,繼而得出這件衣服很流行(很多人在穿)/這件衣服很獨特(只有我在穿)的結(jié)論炫狱。你覺得女大學生遇害的新聞多藻懒,這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毕荐,從新聞類型上說束析,負面新聞永遠比正面新聞給人的印象深刻。俗話說憎亚,好事不出門员寇,壞事傳千里,就是這個意思第美。而媒體在報道負面新聞的時候蝶锋,總是會在文首或者文尾羅列一下類似的事件,將近幾年甚至歷史上類似的事件(比如企業(yè)負面新聞的報道)都集中羅列什往,給人一種”事件頻發(fā)“的感覺扳缕。
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媒體在報道時刻意強調(diào)女大學生的身份固然有為了提醒廣大涉事不深的女學生注意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别威,但實在沒必要過分突出這一身份躯舔。每年遇害的年輕女孩子身份多了,沒上過大學的省古,沒上大學的粥庄,大學畢業(yè)的,都不乏其人豺妓。僅僅突出女大學生一點實在難逃制造噱頭的用心惜互。用”年輕女子”布讹、”妙齡女郎”之類的詞或許更貼切。當然训堆,這和新聞標題和導語寫作并不相符描验,因為不會引起關注和傳播嘛,所以很多編輯和記者并不采用坑鱼。但在暑假結(jié)束新生開學的關口上膘流,這種渲染性報道會不會給家長和學生帶來過多壓力,還不得而知姑躲。而過多作案細節(jié)的報道睡扬,會不會讓更多的壞人學會怎樣欺騙傻不愣登的女學生繼而引發(fā)更多慘案,也未可知黍析。
最后提醒一下所謂的窮游女,不作死就不會死屎开。孤身旅游不是不可以阐枣,但小命還是要注意一下,這個世界不僅有好人讓你搭車奄抽,還有壞人會謀色害命蔼两。爹媽累死累活供養(yǎng)你長大指望你養(yǎng)老呢,圖一時痛快只身看遍名山大川結(jié)果把命丟了實在不是什么孝順的子女逞度。況且死在野外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去尋找和處理尸體额划,考慮過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財務承受能力嗎?所以档泽,想旅游俊戳,有錢就去,沒錢就掙錢馆匿,不想掙錢還想旅游抑胎,指望著遇到好心人就能把你的心愿了了,那就是作死渐北。窮游窮游阿逃,窮游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