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微博上刷到一條新聞,一個大伯騎電車逆行髓霞,撞上了迎面而來的奔馳卦睹。得知車損費要4萬塊錢后,大伯求交警體諒他家境一般方库,把責任判給車主结序,而車主也表示同意,從保險公司走理賠纵潦。
我想到了以前網(wǎng)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徐鹤,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邀层。我不知道老人在說出那樣的請求的時候是種什么樣的心情返敬,我聽了他的要求只想送他兩個字,無恥寥院!
不要說這樣對一個老人劲赠,或者說對一個窮人有多殘忍啊有多惡毒,假如拋開他們雙方的背景,就是一人騎車逆行撞了另一輛車凛澎,誰該承擔責任呢霹肝?
丟開這些包裝以后結(jié)果就很輕而易見了,騎電車的大伯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塑煎,而是想著怎么倚老賣老沫换,哭窮逃債,如果讓他嘗到了甜頭轧叽,也許他會把這件事情當做人生中的驕傲苗沧,自豪地與酒友切磋刊棕,或者巧言令色的告訴兒孫們?nèi)绾我勒套陨項l件優(yōu)勢讓別人來為自己的錯買單炭晒。
不過后來交警很明確地拒絕了他們,并告訴他們甥角,黑是黑白是白网严,錯了就要積極面對,最后判定騎電車的大伯全責嗤无,4萬多的費用全部由大伯一人承擔震束。
如果當時我在場我一定會為交警鼓掌。在此我就不評論奔馳車主了当犯,不知道他是真的寬容大度還是個什么心態(tài)垢村,我都不贊許。不是我這個人小氣嚎卫,假如這件事?lián)Q做其他人身上嘉栓,就變成了一種道德綁架。
我不禁想起臨近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拓诸,班上一位男生叫了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去KTV唱歌侵佃,我的舍友因為和那群同學的關(guān)系較好,也興奮地跟著去了奠支。訂的包廂是888元的套餐馋辈,事后大家去吃夜宵,商量著把包廂錢和夜宵錢一起平攤了倍谜。那個男生的家庭條件不錯迈螟,在班上人緣也好,于是我的舍友就半開玩笑地說:“輝哥既然這么有錢尔崔,那就輝哥請客唄答毫,反正我們都那么窮∧裕”
氣氛一下子就凝固了烙常,那個男生仿佛一下子被捧到了高處,四周都是迷茫的霧。不知誰說了一句:“我不窮蚕脏≌旄保”然后大家配合地尬笑了一片。
也許是影視劇的影響太大驼鞭,世人總是以為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沖突必定是富人的錯秦驯,窮人肯定都是無辜的,富人都是仗勢欺人的挣棕,我把這理解成是一種仇富心理译隘,因為嫉妒他人有錢,所以認為有錢人一定是壞人洛心。而窮人一旦犯了錯固耘,就認為是別人欺負他不放,“我窮你們就應(yīng)該包容我的所有词身,我窮你們就應(yīng)該無條件的原諒我”厅目!——“我窮”成為了一些人可以任意不要臉的籌碼,也成為了社會人用來衡量道德底線的假標尺法严。
以前在網(wǎng)上還流行過一個段子损敷,說是一個收破爛的老人騎三輪車不小心把一輛寶馬車給刮了一道痕,老人害怕的瑟瑟發(fā)抖深啤,觀眾也于心不忍拗馒。這時寶馬車主下車了,手里還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小刀溯街,就在大家準備上去拉架的時候诱桂,寶馬車主狠狠地在老人那銹跡斑斑的三輪車上劃了一道,氣鼓鼓地說:“咱倆兩清了苫幢!”
這無疑是一個被眾人叫好的事故访诱,但后來人們卻把這當成了教科書式的處理方式,為何呢韩肝?我希望是敬佩這個寶馬車主的寬容大度触菜,而不是以此作為道德的標準去綁架他人。我再做個假設(shè)哀峻,在本篇開頭的事故中涡相,假如保險公司不理陪,這筆車損費要車主個人承擔剩蟀,他還會主動擔責么催蝗?假如這件事情發(fā)生在“抱胸族”的身上,他們會勸自己不要跟這么可憐的老人計較了么育特?
寬容大度以及大方都是自己給予的丙号,而不應(yīng)該是被迫給予的先朦。就如我文中提到的那次尷尬的聚會結(jié)算,如果那個男生主動提出說愿意全包犬缨,那是他大方客氣喳魏,如果被別人提出讓他請客,那就是一種綁架怀薛,可笑的是居然拿自己的錢包羞澀來慫恿他人買單刺彩。
對錯的判斷從不建立在身份的差別上,如果有一天貧窮的人變富有了枝恋,他是否會覺得以前的行為過于無恥呢创倔?還是說只有擁有財富才有能力承擔責任嗎?我不贊同焚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