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苦口婆心給孩子講道理似袁,一心為了他好存璃,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周嶺說很可能的原因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阎曹,成了孩子心里的噪聲和雜音伪阶,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安靜的空間处嫌,以及鼓勵與理解栅贴,效果往往會更好。
我深有體會的熏迹。
只要孩子的爸爸在家檐薯,我姑娘不管是起床、穿衣注暗,還是上學的時間觀念坛缕,完全沒有了,全靠她爸爸催著捆昏。
他越催赚楚,她越慢;她越慢骗卜,他越催宠页,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她爸爸不在家時寇仓,我反而成為被她催的對象了勇皇。
同樣一個人為啥前后反差這么大呢?
她爸爸愛催她焚刺,不管干啥都提前準備好敛摘,生怕遲到了,一邊催她乳愉,一邊還說“快點啊兄淫,時間快來不及了”。
明明8:20到校蔓姚,也就幾分鐘的路程捕虽,不到8:00他就嚷著要出門了,真是“愛操心”的人坡脐。
每次我都不急泄私,在我的概念里,幾分鐘的路程,提前一兩分鐘就可以了晌端,沒必要去那么早捅暴,況且到校早了,還要在外面呆著咧纠。
所以每次8:05分左右了蓬痒,我都還不著急,我姑娘可著急了“媽媽漆羔,再不走梧奢,要遲到了,咱走吧演痒?”
這樣反而可以養(yǎng)成孩子操心自己事兒的習慣亲轨,讓她明白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操心,孩子的獨立性也就養(yǎng)成了鸟顺。
兩個人也都輕松了瓶埋,多好啊。
還是別太“苦口婆心”诊沪,你的愛可能也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