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風靡一時的美團打車與滴滴打車之戰(zhàn)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產品以及運營的同學都忍不住分析美團一上上海就搶走滴滴30%份額的原因浪腐,并預測這一場兩強相爭的勝負纵揍。我看了這些“術”的分析,覺得都很有道理议街。但是我總覺得兩個公司互相爭奪市場泽谨,起關鍵作用的應該是企業(yè)的戰(zhàn)略,負責人的格局特漩。至于一時的運營方法吧雹,只能決定一時的勝負,于最終結果差異不大涂身。
我認為雄卷,滴滴與美團之爭,勝負不在于術访得,更在于道龙亲。
對于打車來說陕凹,乘客希望解決的核心痛點就是如何更方便的打到車悍抑。而司機,則是如何賺到更多的錢杜耙。滴滴剛面世的時候搜骡,對于乘客來說,平時打出租車根本打不到佑女,但是叫了滴滴记靡,幾分鐘車就到了。對于司機团驱,當時網上風靡一時的攻略都是——如何申請滴滴司機資質摸吠,滴滴司機如何月入三萬這樣的文章,而且想必打過滴滴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嚎花,每次上車時都能聽到滴滴司機一邊開車寸痢,一邊在群里喊:“這邊有大單,快來這邊接單啦紊选!” 啼止。正是因為滿足了用戶“方便”“賺錢”的核心需求道逗,滴滴才能最后活下來。
有些人可能現(xiàn)在有疑問啦献烦,滴滴能活下來靠的不是資本嘛滓窍,靠的不是不斷給乘客、司機補貼巩那,打的其他公司都倒閉或者打不下去吏夯,才形成的壟斷地位嘛。
毫無疑問在滴滴的前期運營過程中資本起到了巨大作用即横,但是一旦勝負已分锦亦,不需要繼續(xù)燒錢去搶占市場的時候,資本的作用就會一點點變小令境。滴滴在成功成為行業(yè)壟斷者以后杠园,不再大規(guī)模補貼用戶,可是與出租車相比舔庶,大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叫滴滴抛蚁,而不是路邊攔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滴滴還是比路邊攔車更方便惕橙,盡管現(xiàn)在兩者價格相同或者有些時候價格甚至高于出租車瞧甩。這里面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如果你用滴滴打車等了一會,忽然發(fā)現(xiàn)有一輛出租車從身邊路過弥鹦,這個時候你很有可能直接攔下出租車上車然后取消訂單肚逸。另外一個類似的場景則是你一直打滴滴快車打不到,很多人更會愿意選擇優(yōu)享車而不是放棄滴滴去馬路攔車彬坏。
這其實已經反應出了用戶的真實需求:方便勝過便宜朦促。在兩者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才會優(yōu)先考慮價格低的栓始。而對于司機务冕,以賺錢為第一需求想必也是不多解釋大家都認可的。
不得不說的是幻赚,滴滴在形成壟斷地位后禀忆,確實在極力探索盈利方式,有些時候為此傷害了用戶體驗落恼。比如力推優(yōu)享車讓乘客付更多的錢箩退,比如在與司機的分成過程中占據(jù)更大的比例。
這些做法在使滴滴盈利更多的同時也損害了用戶的核心利益: 乘客如果不用優(yōu)享車就不能更方便的打到車佳谦,司機無法賺到更多的金錢戴涝。這也是為什么美團打車剛一上線就搶占了30%市場份額的核心原因:在打車方便度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對乘客更多的補貼,對于司機的零分成政策。
不過喊括,雖然美團打車先打了一個漂亮仗胧瓜,但是依靠強補貼方式的模式是不可持久的。因為滴滴的資本也不是吃素的郑什,美團補貼的起的府喳,滴滴也同樣補貼的起。這一場仗打下來最后要不就是一家收購另一家的打車業(yè)務蘑拯,要不就是兩家達成相同的默契钝满,以同樣的市場價格進行運營。到這時候申窘,司機更多是會選擇兩個軟件同時使用弯蚜,哪個有單接哪個。而對于乘客剃法,比拼方便度的時候就到啦碎捺。
所以如果我是滴滴,此時的我不會選擇一味去和美團打價格戰(zhàn)贷洲,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優(yōu)化自身的產品體驗收厨,借助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幫用戶更好的定位位置优构,以及優(yōu)化調度算法匹配更近的司機等等一切可以提升乘客方便性的做法诵叁,甚至包括一鍵電話聯(lián)系司機這樣的細節(jié)功能也是可以考慮的。(當然價格戰(zhàn)不是不打钦椭,對手都零分成了你還不表示下恐怕會流失大量用戶拧额。只是說價格戰(zhàn)的同時眼光要更長遠,要考慮市場平復期以后的事情彪腔,這樣才能從產品體驗上壓制對手)
說完了滴滴與美團之戰(zhàn)侥锦,我更想說的是由這件事情引發(fā)的思考。在中國的當前商業(yè)環(huán)境下漫仆,似乎任何領域都要決出唯一的勝者捎拯,而且這個勝者很有可能不是產品體驗最好或者技術最強的產品,而是資本最強大的盲厌。這就導致現(xiàn)在中國市場上有很多龍頭互聯(lián)網產品,體驗并不是很好祸泪,而你又不得不用吗浩。反觀德國、日本這樣的國家没隘,則有很多本身你可能聽都沒聽過的公司懂扼,專注生產一個產品到極致,然后暢銷海內外,比如螺絲釘阀湿。
由此想赶熟,一個國家的商業(yè)環(huán)境往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民族性格陷嘴。德國映砖、日本的工匠精神使得他們的產品名譽極佳,質量極好灾挨,被世界所認可邑退。那么作為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的我們是否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也應該更多學習劳澄、借鑒他們的思路地技,補充到我們自己的產品上,做出真正用戶體驗極佳的產品秒拔。我想這是每一個產品經理莫矗、運營都想努力做到的事情。也是產品體驗真正之“道”砂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