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千字 DAY.10】
現(xiàn)在考赛,說起“四大名旦”惕澎,可能很多人都能說出梅蘭芳、程硯秋颜骤、尚小云唧喉、荀慧生的名號,這大抵是因為梅蘭芳先生在戲劇史上地位太高之故忍抽。
據(jù)史學家考證八孝,四大名旦是1927年由《順天時報》發(fā)起評選,經(jīng)讀者投票產(chǎn)生鸠项,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超女快男干跛。
其實,在梅先生之前锈锤,旦角并不是特別引人矚目驯鳖,在梨園行的傳承之中闲询,須生(老生)才是正統(tǒng)的“角兒”久免,早在京劇形成初期即有“前三杰”程長庚、余三勝扭弧、張二奎阎姥,是梨園行公認的第一代;其后的“后三杰”譚鑫培鸽捻、汪桂芬呼巴、孫菊仙,是第二代御蒲;此后就有了“四大須生”衣赶,即當時人氣最高的四位“角”:余叔巖、言菊朋厚满、高慶奎府瞄、馬連良,后來高慶奎因嗓疾退出舞臺碘箍,余叔巖遵馆、言菊朋兩位先生去世,故而又有馬連良丰榴、譚富英货邓、楊寶森、奚嘯伯的“后四大須生”四濒,與“四大名旦”有讀者票選產(chǎn)生不同换况,前后三杰和前后四大須生职辨,則都是在長期的演出中為當時“座兒”(聽眾)所公認的。
而前后四大須生复隆,馬連良先生均在列拨匆,可見其藝術(shù)造詣之深。
馬連良挽拂,8歲入當時京城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戲班喜連成科班惭每,先從茹萊卿學武小生,后從葉春善亏栈、蔡榮桂台腥、蕭長華學老生,一年以后即登臺演出绒北。17歲黎侈,馬連良喜連成十年期滿出科,應(yīng)邀去福州擔綱主演闷游,一年后北返峻汉,已然聲譽鵲起。但馬連良再入喜連成坐科脐往,三年后辭出富連成休吠,與諸多戲班搭班演出,直至1927年26歲時挑班演出业簿,名掛頭牌瘤礁。
北平日據(jù)時代,馬連良被脅迫赴偽滿演出梅尤,抗戰(zhàn)勝利后馬連良因此事受誣為“漢奸”直至1947年得以澄清柜思,在北平義演十余場。1948年冬巷燥,馬連良由滬赴香港演出赡盘,因患病滯留香港。兩年后應(yīng)周恩來總理之召返回大陸缰揪。
據(jù)說陨享,馬連良起程之前曾請“民國命理三大家”之一的大星相家袁樹珊占卜,袁樹珊卜畢謂馬連良:“你還有十五年大運”邀跃。而15年之后的1966年霉咨,浩劫開始,馬連良從8月開始遭批斗被囚禁憂憤成疾拍屑,于1966年12月含冤去世途戒,終年六十六歲,恰是自港北返十五年后僵驰。
在那個荒唐的年代之中喷斋,藝術(shù)家的死大多是沒有尊嚴的唁毒,馬連良是回族,按照伊斯蘭教的習俗應(yīng)土葬星爪,但卻被強迫火化浆西,骨灰暫厝于老山骨灰堂。
馬連良去世后顽腾,梅蘭芳的夫人福芝芳讓兒媳屠珍去探視馬連良的遺孀陳慧璉近零,聽聞馬夫人吃住條件都很差便請她搬到梅宅,與自己同吃同住抄肖。1972年久信,福芝芳得知馬連良生前并未購置墓地,于是主動用萬花山梅家墓地邊兩間房產(chǎn)與當?shù)厣a(chǎn)隊置換了相鄰的一塊地漓摩,將馬連良與大夫人王慧茹(1933年去世)草草安葬于此裙士,當初墓地十分簡陋,只堆了一個小土墳包管毙,甚至墓碑上都不敢寫名字腿椎,僅用了馬連良的字“馬溫如之墓”。直至1978年浩劫結(jié)束夭咬、馬連良平反啃炸,2001年馬連良誕辰百年之際,在時任總理朱镕基的親自批示下皱埠,馬連良墓地得以重新修葺肮帐,并正式為馬連良豎立墓碑咖驮。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萬花山麓的梨園群英墓葬之中托修,馬連良墓雖然歷經(jīng)多年方才成型忘巧,但一直位于萬花山頂最高處(梅蘭芳墓位于半山腰),不知道是不是暗合了梨園中七科生科居首的地位睦刃。
馬連良先生的人生雖然凄慘收場砚嘴,但他身后卻并不孤單,在馬先生墓的東側(cè)涩拙,一字排開三座陪侍墓际长,分別是言少朋墓、周和桐墓和任志秋尚秀琴墓兴泥。
緊鄰馬連良墓的是言少朋墓工育。
言少朋,是與馬連良并稱“前四大須生”之一的言菊朋的長子搓彻,為言派第二代傳人如绸。言少朋雖為言派傳人嘱朽,但卻是馬連良的關(guān)門弟子,也是公認最得馬連良唱腔精髓者怔接。言少朋1984年12月在上海病逝搪泳,身后常伴恩師之側(cè),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扼脐。另外我猜測言少朋之所以選擇葬在馬連良墓側(cè)岸军,也因為他的父親言菊朋先生所葬“松王墳”已隨時間流逝而湮沒,不見蹤跡瓦侮。
另外寫一句凛膏,言少朋先生的妻子,也是言菊朋的弟子張少樓脏榆,在言少朋1984年去世后猖毫,張少樓先生后移居美國,2014年在美國逝世须喂∮醵希可能因此,至今兩人并未合葬坞生。
言少朋墓東側(cè)仔役,是著名的花臉演員周和桐、丁佩環(huán)夫妻墓是己,周和桐師從“架子花臉銅錘唱”的郝壽臣先生又兵,曾參加馬連良劇團,長期與馬連良等合作演出卒废。不過沛厨,周和桐最為人熟知的,應(yīng)該是在《沙家浜》中扮演的胡傳魁摔认。
周和桐墓東側(cè)逆皮,是任志秋、尚秀琴合葬墓参袱。任志秋电谣,京劇旦角演員,生前也曾和馬連良先生合作過《四郎探母》抹蚀、《御碑亭》等劇目剿牺。任志秋的妻子尚秀琴,是與梅蘭芳先生并稱“四大名旦”的尚小云之女环壤,不過尚秀琴并未學藝晒来,未進梨園行。
在梅蘭芳墓和馬連良墓中間的半山腰潜索,另有兩位大師的墓地臭增,一位是曾常年為梅蘭芳操琴的著名琴師徐蘭沅,一位戲劇教育家王少樓竹习。
前文已經(jīng)說過誊抛,頗喜陳凱歌電影《梅蘭芳》中梅蘭芳與十三燕斗戲的前半段,王學圻老師惟妙惟肖地演繹的十三燕整陌,原型就是有“伶界大王”之稱的譚鑫培拗窃。當然,在歷史上泌辫,梅蘭芳與譚鑫培并未有過如此驚心動魄的斗戲随夸,非但沒有斗戲,梅先生的“出道”可謂順風順水震放,按照今時今日的標準來看宾毒,梅先生出生于梨園世家,是典型的“星二代”殿遂。
梅蘭芳的祖父即是名列“同光十三絕”的梅巧玲诈铛,工旦角;父親梅竹芬長昆曲墨礁、亦工旦角幢竹;母親楊長玉是著名武生楊隆壽之女。因梅蘭芳四歲時父親梅竹芬去世恩静,故梅蘭芳由伯父梅雨田撫養(yǎng)成人焕毫,而他的伯父梅雨田則是被譚鑫培倚為右臂的“胡琴圣手”。梅蘭芳8歲學藝驶乾,9歲拜名列“同光十三絕"的名旦時小福弟子吳菱仙為師邑飒。而吳菱仙曾搭過梅巧玲的四喜班,故對梅蘭芳倍加關(guān)切轻掩,悉心傳授幸乒。
梅蘭芳11歲第一次登臺懦底,在斌慶班七夕北京廣和樓貼演《天河配》中唇牧,串演昆曲《長生殿.鵲橋密誓》里的織女。不要小看這一客串演出聚唐,關(guān)鍵演出地點廣和樓丐重,與華樂樓、廣德樓杆查、第一舞臺并列為“京城四大戲園”扮惦,地位相當于華語流行音樂中的紅磡體育館。
梅蘭芳18歲時亲桦,受到時年65歲高齡的譚鑫培提攜崖蜜,同臺演出浊仆。次年再在上海與通天教主王瑤卿的弟弟、著名須生王鳳卿同臺豫领,并在王鳳卿的力薦之下掛頭牌抡柿,從此名震江湖蒋得。梅蘭芳先生第一位正式的琴師墙歪,是梅雨田的得意弟子茹萊卿襟铭,不過1921年梅蘭芳赴香港演出之前唐片,茹萊卿忽然患病不能相隨硼啤,于是茹萊卿請來了為譚鑫培操琴的徐蘭沅替他何暇,不想就此奠定了徐蘭沅與梅蘭芳長達28年之久的合作挽懦。
徐蘭沅的墓秕铛,在梅先生墓的東南側(cè)二跋,這正是京劇演出中演員與琴師在舞臺上的位置战惊,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暗合。
在徐蘭沅先生墓北側(cè)扎即,是著名戲劇教育家王少樓和夫人徐詠芬合葬墓样傍,王少樓是“前四大須生”之一的余叔巖的高徒,曾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合作長達10年铺遂,不過聲譽最高之際因為父親去世悲傷過度衫哥,嗓音失潤,后轉(zhuǎn)為戲劇教育工作襟锐,是杰出的戲曲教育家撤逢。王少樓的夫人徐詠芬正是徐蘭沅先生的長女,翁婿粮坞、父女常伴蚊荣,也算身后不寂寞。
因為梅蘭芳先生在梨園行的崇高地位媳叨,所以北京戲劇界有“死后去見梅畹老”的說法,所以京西萬花山成為梨園行的歸宿地关顷『眩可能在京多年的人也未必知道,在京西人頭攢動的香山议双、植物園之間痘番,還有這么一座幾十米高的小山,承載著梨園行數(shù)十年的輝煌。
PS:網(wǎng)絡(luò)上有說汞舱,萬花山還有一位京劇名丑朱斌仙之墓伍纫,不過我兩次探訪均未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