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即減輕負擔硬毕,比如教師“減負”就是減輕教師過重的非教學任務負擔呻引。
教師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行業(yè),它與社會各級各部門的許多工作緊密相連吐咳。因此苞七,在這樣的工作形勢下難免造成教師要承擔過重的工作負擔,教學變成“副業(yè)”日漸明顯挪丢,有的學校和領導成為“迎檢專業(yè)戶”也成為事實蹂风。
于是,今年(2020年)的“兩會”上乾蓬,教育部長陳寶生呼吁“把時間還給老師惠啄,給教師減負”。短短數(shù)月來任内,不少省份和地區(qū)出臺了相應的“文件”撵渡,呼吁切實減輕教師負擔,讓教師回歸于教育教學崗位死嗦,回歸于課堂趋距。
這些減負的“文件”中有“一律禁止與教育無關的活動以強制的方式施加于學校”等制度作為保障越除。我認為节腐,這句話是模棱兩可的,試問“什么活動與教育無關”摘盆?比如翼雀,因為扶貧檢查工作中農(nóng)戶不會講普通話,會影響檢查人員的溝通孩擂,就讓老師們“包崩窃ǎ”到各村、各戶進行為期1—3年不等的入戶教育类垦,這與“教育”有沒有關系狈邑?教師“包保”檔卡戶蚤认,時時刻刻以入戶整理材料米苹、入戶“指導”為己任,這與“教育”又有沒有關系烙懦?
這些“文件”中也有明確:“要進入校園開展的活動必須經(jīng)過教育部門審批方可推行”驱入,我也試問“教育部門作為政府各級部門的下屬單位赤炒,上級的活動不同意也得同意啊”,首先要承認的是各級各部門針對學校開展的活動或者說檢查也似乎有很大的意義和必要性亏较,是“政治任務”莺褒。
由此看來,為教師“減負”成為了“空口號”雪情,負擔不是越來越少遵岩,而是隨著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各項指標的產(chǎn)生,只會越來越多巡通。說到底:丟了“教學主陣地”尘执,都是形式主義惹的禍!在政績宴凉、業(yè)績面前誊锭,形式主義不根除,一切措施只不過是“安慰藥”弥锄。
我這樣講丧靡,不是為了表明自己對“教師‘減負’不可能實現(xiàn)”的錯誤觀點,更不是為了表明抵觸各項教學之外工作任務的“決心”籽暇,而是要向一線同仁們擺明一個事實:教師負擔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温治,負擔不減而增成為社會發(fā)展新趨向、新要求的“必需品”戒悠。
所以熬荆,期待從自我因素之外的“政策”引導、支撐來實現(xiàn)“減負”绸狐,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是錯綜復雜的卤恳。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唯一能做的便是“增加工作效率,搶奪工作時間”六孵。
而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工作纬黎、爭取更多的工作時間”,最可靠的途徑便是“學習”劫窒!
我們不妨梳理一下作為教師所要承受的負擔,以便厘清我們所能改變或者說所應改變的是什么拆座。我認為教師負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家庭負擔主巍。
這是一個家庭必須要面對的“共同負擔”,比如家庭成員多挪凑、家人生病孕索、經(jīng)濟失衡等。減輕這一負擔的方式只能靠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躏碳,只能由教師及其家人一起來克服搞旭,有時,需要時間來解決。更多時候肄渗,也得接受現(xiàn)實镇眷,接納命運。
第二翎嫡,事務負擔欠动。
這是由學校安排了太多與教育教學沒有直接關系的迎檢、評估惑申、填表等事務造成的具伍。欲減輕這一負擔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最最重視和期待的,但我們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圈驼,上級安排這些“事務”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人芽。除了積極接受,我們能做的就是“增效”绩脆、“搶時間”啼肩,以便盡早回歸“本職工作”。
第三衙伶,自我專業(yè)負擔祈坠。
這是由于自身教育專業(yè)水平低,辦事低效矢劲,費時赦拘,重復,甚至不能勝任工作等因素而形成的芬沉。
這是自我因素所造成的負擔躺同,這是自己能主宰的、能改變的負擔丸逸。面對教師不可避免的三種負擔蹋艺,減去“自我專業(yè)負擔”才是更現(xiàn)實、更需要重視的黄刚。
我毫不禮貌地斷言捎谨,很多教師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往往習慣埋怨學生基礎差憔维、沒有時間專心準備課程涛救、沒有更多的管理學生時間等客觀因素,而不是反思自己專業(yè)能力低业扒,不時刻警醒自身在學習上的懈怠和在專業(yè)成長上的停滯检吆。于是,一個不言而喻的教育怪相油然而生——教書人不讀書程储!
在我國教育教學質量評定機制有待改進的今天蹭沛,面對無法通過成績“考證”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現(xiàn)實臂寝,面對極度欠缺教育教學質量過程性評價的不公平性“結論”......一切的不良現(xiàn)象造成了一個阻礙教師學習的假象——教師不用學習,教師專業(yè)水平低摊灭,也可以優(yōu)秀咆贬,因為優(yōu)秀的考試成績就擺在眼前。然后斟或,教師專業(yè)水平比較高素征,課堂比較活躍,引領學生成長較多的老師萝挤,由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稍差御毅,反而不優(yōu)秀。于是怜珍,不用學習提升端蛆,“灌輸”好知識給學生,讓學生考個好成績成為很多教師的“尚方寶劍”酥泛。
然而今豆,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在教育不斷改革的今天柔袁,面對眾多的事務呆躲、壓力,不學習的教師變得束手無策捶索,做事低效插掂,用時過多,甚至面對安排的工作沒有能力勝任腥例,這樣就顯得“重上加重”辅甥,試問:何以減負?
俗話說:要做減法先做加法燎竖。所以璃弄,要想減去工作之負,從根本上來說构回,需要增加自己的負擔夏块,這個負擔便是“不停地學習”。
如果說前兩種負擔我們無法避免的話捐凭,那么第三種負擔是我們必須面對并且可以避免和改變的拨扶。舉個簡單的例子,學生甲通過認真學習懂得三角形面積的各種計算方式茁肠,而學生乙則反之或者稍差一點。當他們面對老師布置的求三角形面積的各種練習時缩举,甲沒有負擔垦梆,乙則有一定的負擔匹颤。
或許我的“結論”有些片面,或者說看法讓部分人討厭托猩,其實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堅定地認為一切的負擔來源于自我認知不足印蓖、能力偏差。很多時候京腥,很多老師赦肃,不懂又不學,不學就更不懂公浪,不懂就做得慢或者不會做他宛,這才是帶給他們更多負擔根本原因。
就拿上一節(jié)課來說吧欠气,愛學習的老師他們能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厅各,收集廣泛的相關素材,研究眾多的教學現(xiàn)象预柒。這部分老師用一輩子來備課队塘,也用一輩子來上課,所以經(jīng)驗充足宜鸯,教學得心應手憔古,教書育人對他們來說不是職業(yè)而是自己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淋袖,不善于學習的老師們鸿市,教學過程敷衍了事,得過且過适贸,走一步看一步灸芳,永遠重復著昨天的工作,自己疲倦拜姿,學生更疲倦烙样,教書育人只不過是他們謀生方式罷了。
如此的心態(tài)蕊肥,如此的不勤學善思谒获,在社會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面對智能時代的教育改革壁却,沒有負擔才怪呢批狱。不僅僅會有負擔,而且負擔會越來越重展东,再不學習赔硫,面對信息時代的智能化教育,我們或許將寸步難行盐肃。
所以爪膊,“學習——成長权悟、成長——學習”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工作、生活的最佳“法寶”推盛,全民學習峦阁、全民閱讀將成為社會的主流。
全國第十三屆政協(xié)副秘書長耘成、蘇州大學博士榔昔、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2020年國際安徒生閱讀獎獲得者朱永新教授著有“三尡窬”成長模式:“專業(yè)閱讀”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撒会,走得更遠;“專業(yè)寫作”站在自己的肩上攀升控嗜,走得更高茧彤;“專業(yè)交往”站在集體的肩上飛翔,走得更長疆栏。我們要能夠前行中順利曾掂、攀升中竭力、飛翔中完美壁顶,就得不停地學習珠洗,閱讀式學習、寫作式學習若专、交往式學習……
我常常抽出空余時間“自費”到各地參加民間組織的學習活動许蓖,以此磨練自己,提升自己调衰,“凈化”自己膊爪。說心里話,每每學習回來我都有很大的落差嚎莉,產(chǎn)生極大的悲觀情緒米酬。當別人在思考怎樣讀更好的書的時候,我們“落后地區(qū)”大部分教師讀的意識都還沒有趋箩;當別人想著怎么寫好高質量文章是赃额,我們“落后地區(qū)”大部分教師寫的意識都沒有;當別人在專業(yè)共同體中健康成長時叫确,我們“落后地區(qū)”大部分教師還在我行我素跳芳。“減負”何等之艱難竹勉,發(fā)展何等之滯后飞盆?
唯有轉變觀念,唯有提高意識,唯有加強學習桨啃,前行的路才會多些方向车胡,教育的負擔才會向我們低頭檬输。
學習是一種信仰照瘾,讀書是最美的姿態(tài)。讓我們勤學善思丧慈,不停地讀書析命、不停地寫作、不停地實踐逃默、不停地反思鹃愤。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做一名智能時代的合格教師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