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籍中經(jīng)晨旒可以看到古人有姓际度、氏葵袭、名、字乖菱、號等稱謂坡锡,其實與我們現(xiàn)代人的姓名一樣,古人的姓氏名字號也是用來識別認(rèn)知一個人的代號窒所,那么鹉勒,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具體是怎么產(chǎn)生的吵取,又是如何使用的呢禽额?
先說姓與氏。
許慎的《說文》釋“姓”:人所生也皮官。從女脯倒,從生∞嗲猓可見人由母所生藻丢,沿用母親的姓則可以用來標(biāo)記血緣源流。在上古的母系社會中摄乒,血緣體系是母系為主悠反,這從史傳中所說的姜、姬馍佑、媯(guī)斋否、姒(sì)、嬴拭荤、姞(jí)茵臭、姚、妘(yún)等上古八大姓皆從“女”字部首可以得到佐證舅世。
傳說神農(nóng)一族因居住在姜水而世姓“姜”笼恰,黃帝一族因居住在姬水而世姓“姬”,舜一族因居住在叫姚的地方而世姓“姚”歇终,這是姓的最初來源方式之一社证,在歷史上稱作“因生以為姓”,即采用所生活的地域名稱來作為姓评凝。
可以想見追葡,姓最早產(chǎn)生于母系社會時期,因為當(dāng)時的生產(chǎn)力低下,人們的活動地域相對有限宜肉,所以多根據(jù)所生活的地域名稱為作為姓匀钧。當(dāng)然還有其他具有母系社會特點的姓的來源,比如據(jù)傳商朝的始祖契是因為他的母親誤食神鳥的卵而受孕生下了契谬返,所以定為子姓之斯,這說明最初的關(guān)于姓的起源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說文》釋“姓”中還引用了《春秋傳》:“天子因生以賜姓”遣铝。原文出自《春秋傳·隱公八年》佑刷,“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酿炸,胙(zuò)之土而命之氏瘫絮。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填硕,官有世功麦萤,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扁眯∽秤ǎ”“因生以賜姓”,意為根據(jù)祖先而賜予其姓姻檀,具有代表性的有:禹因治水有功而“皇天嘉之命满,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施敢,氏曰‘有夏’周荐。還有“祚四岳國狭莱,命以侯伯僵娃,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見《國語·周語》腋妙。
另據(jù)《史記》記載:陳胡公媯滿作為舜的后代默怨,在周武王克殷之后,被封在陳國骤素。董姓的祖先匙睹,因為侍奉帝舜,被賜為董姓济竹,氏名豢龍痕檬。這種情況多出現(xiàn)在因年代久遠(yuǎn),姓氏變遷之后送浊。如據(jù)《史記·五帝本紀(jì)》載“黃帝二十五子梦谜,其得姓者十四人”,《史記·索隱》列得姓者共有十二個姓,分別為:姬唁桩、酉闭树、祁、己荒澡、滕报辱、葴、任单山、荀碍现、僖、姞饥侵、嬛鸵赫、依,經(jīng)過諸如此類的過程姓就會有所演變躏升。后代天子基于褒獎有功勛的臣子辩棒,而重新賜予其祖姓,這在當(dāng)時應(yīng)該也是一種極大的榮耀膨疏。
在秦漢以后一睁,皇帝對臣子賜姓的也代有記載,比如漢高祖賜婁敬為劉姓佃却,《新唐書·李勣傳》徐勣被賜姓為李姓等等者吁。
姓還有兩個比較有趣的來源,一個是史稱的“推律定姓”饲帅,代表人物是京房复凳,原本姓李,自己根據(jù)音律改姓為京灶泵。另一個是筮卦得姓育八,代表人物是陸羽,大概因為他不知道父母是誰赦邻,所以用《易》筮了一卦髓棋,定姓為陸,名羽惶洲,字鴻漸按声。
在母系社會中,姓主要是識別母系血緣的功能恬吕,而進(jìn)入父系社會之后签则,姓仍然在原有的功能上沿用,只不過記錄的是父系的血統(tǒng)铐料。據(jù)顧炎武統(tǒng)計《春秋傳》共有二十二姓渐裂,且因為社會活動內(nèi)容的增加和地域范圍的擴(kuò)大侨颈,同姓族人漸趨分散,所以在原有姓的基礎(chǔ)上還需要新的標(biāo)識芯义。當(dāng)時根據(jù)地位的不同哈垢,天子可以賜姓予諸侯,諸侯則不能向下賜姓扛拨,但可以“命氏”耘分,這就是“氏”產(chǎn)生的基礎(chǔ)和起源。
氏者绑警,族也求泰,氏也是家族性的血統(tǒng)標(biāo)志。那么又是如何“命氏”的呢计盒?
如前文所引的“胙之土而命之氏渴频。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北启,官有世功卜朗,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咕村〕《ぃ孔穎達(dá)解釋說“別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則為族”懈涛,也就是說從分別的角度來看稱為“氏”逛万,從整體的角度叫做做“族”,“氏”與“族”二者是對同一個群體的兩個不同稱呼批钠。
氏由諸侯君主依照禮法命名的宇植,這里包括以祖父的字為氏,以官名為氏埋心,以及以封邑為氏等指郁。“以字為族者踩窖,多用于公族坡氯,當(dāng)時之制晨横,諸侯之子稱為公子洋腮,公子之子稱為公孫,公孫之子不可再稱公孫手形,及以其祖父之字為氏啥供,如鄭公子去疾,鄭穆公之子库糠,字子良伙狐,其子為公孫輒涮毫,其孫良霄即以良為氏,良霄之子為良止是也贷屎“辗溃”(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劉恕《通鑒外紀(jì)》說“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唉侄;氏者咒吐,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進(jìn)入春秋属划、戰(zhàn)國恬叹,諸侯之間戰(zhàn)爭不斷,社會激烈動蕩同眯,諸侯國大量消亡绽昼,社會階層也隨之沉浮巨變,原有“貴者有氏须蜗,賤者無氏”的狀況已經(jīng)分崩瓦解硅确,姓與氏的分界被打破,逐漸向姓統(tǒng)一明肮。
有一種說法疏魏,姓與氏的混用統(tǒng)一是自司馬遷《史記》開始的,其實《史記》只是之前史實的鑒照影像晤愧,所以這種姓氏混一的現(xiàn)象應(yīng)該自太史公之前就已經(jīng)明確地出現(xiàn)了大莫。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姓與氏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變官份,才形成了今天我們每個人使用的姓只厘。
再說名與字。
“名”是一個人姓氏之后的稱呼舅巷,《說文》釋“名”為自命也羔味,從口從夕∧朴遥“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個稱呼赋元,通稱“表字”§浚《禮·曲禮》說“男子二十冠而字”搁凸,是說男子長到二十歲舉行加冠禮時,除了名字外另取一個表字作為通用的稱呼狠毯。
《左傳·桓公六年》說命名的方法:“有信护糖,有義,有象嚼松,有假嫡良,有類锰扶。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寝受,以類命為象坷牛,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很澄。不以國漓帅,不以官,不以山川痴怨,不以隱疾忙干,不以畜牲,不以器幣浪藻。周人以諱事神捐迫,名,終將諱之爱葵。故以國則廢名施戴,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萌丈,以畜牲則廢祀赞哗,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廢司徒辆雾,宋以武公廢司空肪笋,先君獻(xiàn)、武廢二山度迂,是以大物不可以命藤乙。”這是當(dāng)時取名(至少是諸侯子孫取名)的規(guī)則惭墓。其大意是:取名的方法有信坛梁、義、象腊凶、假划咐、類五種。
第一種钧萍,根據(jù)出生時的特征命名叫做信褐缠,比如傳說魯國季友出生時手掌有友字的掌紋,所以取名為友划煮。
第二種送丰,用吉祥的文字命名叫做義缔俄,據(jù)說周文王取名為昌弛秋,就是因為其能昌盛周國器躏。
第三種,依照人生長的特征相象的文字取名叫做象蟹略,有名的例子就是孔子登失,傳說孔子的頭頂凹像山丘,所以取名為孔丘挖炬。
第四種揽浙,假借萬物來命名叫做假,孔子的兒子出生時意敛,有人送來鯉魚馅巷,所以命名為鯉。
第五種草姻,取用與父親名字相類的文字命名叫做類钓猬,例如上面所引用的魯桓公因為他的兒子與他生日相同,所以取名為同撩独。
在取名的時候不用國名敞曹、官名、山川名综膀、牲畜名和禮器錢幣的名稱澳迫,因為當(dāng)時的人去世之后會在相應(yīng)的范圍內(nèi)避諱其名,如果是國君用了山川相同的名剧劝,那么避諱時就要更改山川名而造成極大的麻煩橄登,所以說“大物不可以命”,即重要的事物不可用來命名讥此。
所謂“幼名冠字”示绊,其目的還是為了通過“名”、“字”對人進(jìn)行區(qū)別辨認(rèn)暂论,不過二者又存在使用上的不同面褐。男子未成年以前,可以直接呼用其名取胎,加冠以后展哭,則要稱呼字,以示對名的尊重闻蛀,這是當(dāng)時社會活動中起碼的禮儀要求匪傍。
再說號。
號觉痛,也可以理解為名的別稱役衡。《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太古有號無謚薪棒,中古有號手蝎,死而以行為謚”榕莺,遠(yuǎn)古時如黃帝號軒轅氏,炎帝號神農(nóng)氏等棵介。在西周時期則多了謚號钉鸯,即達(dá)到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按照謚法法則來評定功過,確定謚號邮辽。而諸如青蓮居士唠雕、五柳先生這種別號的取用相對自由,可以由自己根據(jù)興趣喜好來確定吨述,一般多有明志的含義在其中岩睁。
《白虎通義》“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揣云、厚親親笙僚、遠(yuǎn)禽獸、別婚姻也灵再。故世別類肋层,使生相愛,死相哀翎迁,同姓不得相娶栋猖,皆為重人倫也。姓汪榔,生也蒲拉,人所稟天氣所以生者也。所以有氏者何痴腌?所以貴功德雌团,賤伎(jì)力∈看希或氏其官锦援,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剥悟,其所以勉人為善也灵寺。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紀(jì)区岗,尊事人者也略板。”這段話恰好可以用來作為古人稱謂問題的總結(jié):姓慈缔、氏叮称、名、字、號瓤檐,即是用來維系血親族群關(guān)系的紐帶赂韵,又要區(qū)別血脈源流的標(biāo)識,這是中國古代倫理宗法制度的重要基礎(chǔ)距帅,也無疑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右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