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2 ?微信公眾號:tcldigital
導讀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政治家娘汞、理學家、文學家先匪,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种吸;他在學問和功業(yè)方面的成就,備受后世推崇胚鸯。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骨稿,就學到了他的為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姜钳,眾爭之地勿往坦冠。
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哥桥。危城莫入辙浑!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拟糕。
前半句說:不可貪求過多判呕!日中則移,月滿則虧送滞,物盛則衰侠草。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長久獲利的事情犁嗅,如果有這種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边涕,那只能說這種事是表面現(xiàn)象或者騙局,這時候一定要保持頭腦清褂微。
后半句是說的安全功蜓,眾人爭執(zhí)、爭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宠蚂,容易惹麻煩或者招致禍患式撼。《論語》上說求厕,“危邦不入著隆,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呀癣,這句話里的爭旅东,也可以理解為,爭利十艾。意思是說,大家都去爭搶的利益腾节,你就不要去爭搶了忘嫉,因為那肯定是薄利荤牍。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庆冕。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yōu)點康吵,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访递,這兩句話都是告訴我們晦嵌,不要因為別人的一點小過失,一點道德上的小瑕疵拷姿,一點小恩怨惭载,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响巢。
《禮記》上說描滔,“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踪古,天下鮮矣含长。”意思是喜愛一個人而知道其缺點伏穆,厭惡而知道其優(yōu)點拘泞。這就是告誡我們,在待人接物的時候枕扫,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陪腌,一定要客觀、公正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铡原。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偷厦,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經(jīng)常說別人短處的人燕刻,經(jīng)持黄茫夸耀自己長處的人,可以說是“存心不厚卵洗,識量太狹请唱。”俗話說过蹂,“打人不打臉十绑,揭人不揭短】嵘祝”經(jīng)常談?wù)搫e人的短處本橙,夸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xiàn)脆诉,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甚亭,埋下禍亂的種子贷币。
漢高祖劉邦曾經(jīng)隨便和韓信討論各位將領(lǐng)的才能。劉邦問道:“像我自己亏狰,能帶多少士兵役纹?”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就伲”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促脉?”韓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策州∪澄叮”韓信后來被殺,不能說與他這種性格無關(guān)抽活。
曾國藩這句話的意思硫戈,入目三分地畫出了這種人的精神肖像。那種經(jīng)常談?wù)搫e人缺點的人下硕,內(nèi)心其實是借此在掩飾自己的缺點丁逝;經(jīng)常夸耀自己長處的人梭姓,內(nèi)心其實是嫉妒或者想掩蓋別人的長處罷了霜幼。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誉尖。
利益罪既,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誰獨占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铡恕,那么一定會招致怨恨琢感,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劉邦攻破咸陽探熔,卻不敢占據(jù)其地驹针;曹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诀艰,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柬甥。所以,面對利益其垄,一定要權(quán)衡取舍之道苛蒲。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見的幾個人一起绿满,而不要與眾人一起謀劃事情臂外。正如《戰(zhàn)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漏健」枷ィ”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漾肮,不必與眾人商量。因為謀求大事的人茎毁,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克懊、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七蜘,去做就是了谭溉,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橡卤。如果別人見識低下扮念,心胸狹小,氣度平凡碧库,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柜与。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嵌灰,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弄匕。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沽瞭,天下古今之才人迁匠,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驹溃,就是普通人城丧,一般的人。對于一般的人來說豌鹤,沒有什么才氣亡哄,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yè),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傍药。而那些有才的人呢磺平,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拐辽,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拣挪,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俱诸,這也是容易失敗的菠劝。
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并不聰明睁搭,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yè)赶诊,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笼平。而如項羽、李自成等舔痪,占盡天時地利寓调,卻因為驕傲而敗亡。
第六戒:凡辦大事锄码,以識為主夺英,以才為輔;凡成大事滋捶,人謀居半痛悯,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重窟,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载萌,并以才能作為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巡扇,一半在于人的謀劃扭仁,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霎迫。所謂謀事在人斋枢,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知给,辦大事要以“識”為主瓤帚,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涩赢。所以恃才傲物的人戈次,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里的“識”筒扒,不單單指知識怯邪,更指的是經(jīng)驗和見識。
而“人謀居半花墩,天意居半悬秉。”則是說冰蘑,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和泌,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tài)度。不要因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祠肥,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武氓,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