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干了一件“大事兒”淡溯,趁著疫情居家辦公的機會读整,對臟亂的后院進行了整理。
我家住的是一個1989年建成的老小區(qū)咱娶,磚混結構米间,小區(qū)內樓房都是6層高强品,沒有電梯。我們是在2016在這個小區(qū)買的二手房屈糊,一樓的榛,有個后院,但這個后院不是開放的那種逻锐,而是被前面加蓋的平房個擋住了夫晌,從外面是看不到這個后院的。具體來說是這樣的昧诱,小區(qū)內各棟樓之間的間距本來是挺大的晓淀,后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兩排房的中間就都加蓋了一排一層平房盏档,這個平房的后墻凶掰,也就成了我家后院的院墻。
房子很小妆丘,只有55平房锄俄,加上后院又是相對封閉的, 所以我就在后院靠近前排平房的臺階上勺拣,放置了兩個大的儲物箱、一個舊的茶幾鱼填,并購買了一大片遮雨篷布药有,把這塊兒地方變成了我家的一個“儲物間”。后院做的有陽光房苹丸,陽光房和儲物間之間有個大約1米多寬的菜地愤惰,平常我爸在里面種一些青菜,由于離前排平房比較近赘理,光照不是很充足宦言,所以青菜長的并不好,但稍微種點商模,也足夠中午煮面條時用了奠旺,純綠色有機菜。
由于菜地的存在施流,所以從陽光房過去儲物間是不方便的响疚,需要跳過去。但隨著放置雜物的增多瞪醋,臺階上也沒有給人走的空間了忿晕,媳婦壓根兒過不去,我爸偏癱走路不便银受,就更過不去了践盼。所以鸦采,從我去年10月份出國后,哪些堆放的雜物就一直在那里了咕幻,里面的東西在這一年間壓根兒沒有用過渔伯。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淋日曬,那片區(qū)域就比較的臟亂了谅河。
8月份回國后咱旱,就一直有計劃要把后院給整理一下的,但卻一直沒有落實到行動中绷耍。我家西邊鄰居住的是一對退休夫妻吐限,男的我叫他王叔,女的就叫阿姨褂始,王叔年輕時做過木工和架子工诸典,把后院整理的那叫一個井井有條,平常也都一直收拾的很干凈崎苗。兩相對比狐粱,就顯得我家后院更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