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舫
頤和園石舫密浑,又名清晏舫亭珍,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宣谈。原建于清乾隆二十年愈犹。原來石舫的上方是一個中式風(fēng)格的二層木制結(jié)構(gòu)。
英法聯(lián)軍入侵時闻丑,舫上的中式艙樓被焚毀漩怎。光緒十九年重建,按慈禧意圖嗦嗡,將原中式艙樓改建成西式艙樓勋锤,并在船體兩側(cè)加上兩個機(jī)輪。全長36米侥祭,船體全部用巨石雕鑿而成叁执,上層為木制茄厘,但看起來像大理石畫。所有的窗上鑲嵌五色玻璃谈宛,是園中唯一具有西洋風(fēng)格的建筑次哈。取河清海晏之意,名之清晏舫吆录,是園內(nèi)著名的水上珍品亿乳。
游船
廣闊的湖面
對岸的南湖島和十七孔橋
長廊
頤和園長廊始于樂壽堂西的邀月門,止于石舫東面的石丈亭径筏,全長728米葛假。長廊共有273間,廊的中間建有留佳滋恬、寄瀾聊训、秋水、清遙4座八角重檐亭恢氯。
長廊的地基隨著萬壽山南麓的地勢高低而起伏带斑,走向隨著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彎曲,這就使長廊綿蜒曲折勋拟,富于變化勋磕。
長廊的每根廊枋上都繪有大小不同的蘇式彩畫,共1.4萬余幅敢靡。
我們從石舫過來挂滓,就是說從長廊終端石丈亭開始觀賞⌒ル剩可是石丈亭在哪兒呢赶站?終端倒是有幾間房,是個商店啊纺念,也賣飯贝椿。
后來查閱有關(guān)資料:
長廊的西盡處為石丈亭,建筑緊鄰石舫東側(cè)陷谱,乾隆十八年(1753年)始建烙博,光緒時重修,是一座由15間建筑組成的院落烟逊。
原來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亭子渣窜,怪不到呢。
石丈亭為“凹”字形房焙格、廊建筑图毕,坐西朝東,硬山頂眷唉,前檐懸“凌云抗勢”“化動八風(fēng)”匾予颤。院中有石峰名“丈人石”。
“化動八風(fēng)”匾冬阳,真有蛤虐。
好吧,是從這里開始觀賞肝陪。周先生抱著寶寶驳庭,寶寶不要他抱,可是我要拍照氯窍,委屈寶寶了饲常。
天熱,歇腳的人很多狼讨。一轉(zhuǎn)眼周先生和寶寶的身影便消失在了人群中贝淤。
隨便拍了幾幅畫,山川人物政供、花鳥魚蟲播聪、亭臺樓閣無所不有。
到了一個亭子布隔。
頤和園清遙亭离陶,長廊的西起第一亭。面南懸有“清遙亭”匾額衅檀,亭子北懸“斧藻群言”匾招刨,亭內(nèi)西懸“云郁河清”匾,有“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彩畫哀军。東懸“俯鏡清流”匾计济,有“趙云單騎救主”彩畫。
亭子頂上也有畫排苍。
又是一個亭子沦寂。
頤和園秋水亭,為長廊西起第二亭淘衙。
秋水亭面南懸“秋水亭”匾額传藏,面北懸“三秀分榮”匾額,內(nèi)匾額分別是“德音汪濊”彤守,彩繪竹林七賢和“稟經(jīng)制式”毯侦,彩繪岳飛槍挑小梁王。
長廊隨昆明湖往東南轉(zhuǎn)彎具垫。
又往東北轉(zhuǎn)彎侈离。
云輝玉宇牌樓
牌樓緊鄰昆明湖,是萬壽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軸線的起點(diǎn)筝蚕。四柱七樓卦碾,頂覆黃色琉璃瓦铺坞,繪金龍和璽彩畫,等級極其高貴洲胖。
“云輝玉宇”牌樓表示這里是彩云與華麗建筑相輝映的世界济榨。牌樓的南面匾額上寫著“星拱瑤樞”,它告訴人們绿映,這里就是“眾星拱衛(wèi)的神仙之地”擒滑。表達(dá)了對統(tǒng)治者的贊美與頌譽(yù),也暗含了君臣尊卑的封建禮制秩序叉弦。
從云輝玉宇牌樓開始丐一,往北排云門、排云殿淹冰、二宮門库车、佛香閣、(智慧海)榄棵,構(gòu)成萬壽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軸線凝颇。這里自然也是長廊中心。
排云門下才有個小賣部疹鳄,想買個頤和園的地圖看看拧略,付款時一時沒了網(wǎng)。打電話給周先生瘪弓,一打再打怎么也不通垫蛆,心下突然著起急來。這茫茫人海中哪里去找周先生和寶寶腺怯,還好一直揣著充電寶袱饭,不然如何是好。
還有呛占,不知寶寶哭成那樣了虑乖?
這樣想著,便匆忙前行晾虑,一路連跑帶走疹味,也便錯過了中軸線上的一大波風(fēng)景,包括佛香閣帜篇。
又一個亭子糙捺。
頤和園寄瀾亭,為長廊西起第三亭笙隙。面南懸“寄瀾亭”匾額洪灯,北面額曰“華閣緣云”。
亭內(nèi)西懸“煙霞天成”匾額竟痰,有“大鬧朱仙鎮(zhèn)”彩畫签钩。東懸“夕云凝紫”匾額掏呼,有“張飛夜戰(zhàn)馬超”彩畫。
再一個亭子边臼。
頤和園留佳亭哄尔,長廊西起第四亭假消。面南懸“留佳亭”匾額柠并。,亭子北面額曰“璇題玉英”富拗。亭內(nèi)西懸“文思光被”匾額臼予,有“悟空戰(zhàn)哪咤”彩畫。東懸“草木賁華”匾額啃沪,有“桃花源記”彩畫粘拾。
遠(yuǎn)遠(yuǎn)看著快到盡頭了,突然人潮洶涌起來创千,一波接一波的缰雇,把個入口擠得水泄不通。等了許久才逮到個空隙拍了照追驴。
邀月門
頤和園長廊的東入口名械哟,位于樂壽堂院西側(cè),是一座坐西朝東的垂花門殿雪。
樂壽堂匾額暇咆,知者樂,仁者壽丙曙?
宜蕓館
玉瀾堂
正當(dāng)我流連于玉瀾堂和宜蕓館爸业,想蹭個導(dǎo)游聽一些帝后秘史時,電話響了亏镰。周先生問我到了哪里扯旷,我則問寶寶怎樣?他說他在文昌閣前索抓,寶寶哭著鬧著找奶奶钧忽,這會兒睡著了。
于是趕緊找過去纸兔,越著急越找不著去路惰瓜。其實(shí)出玉瀾堂往南就到了,我竟繞進(jìn)了德和園汉矿。
按照周先生的講述崎坊,我順原路回到邀月門,重來了一遍洲拇,幾經(jīng)曲折才在人群中找到周先生奈揍。和很多游客一樣曲尸,他在玉瀾堂南近游船碼頭的一處樹陰下席地而坐,寶寶在他臂彎里睡得正香男翰。
其實(shí)距離文昌閣還有點(diǎn)距離另患,如果他告訴我就在玉瀾堂外不是更好?可是他怎么知道哪里是哪里蛾绎,他背著包包抱著不要他抱的寶寶昆箕,已經(jīng)很辛苦了。
攻略租冠,旅行攻略要做芭籼取!
我想接過寶寶顽爹,讓周先生歇一歇手纤泵,他說,趁寶寶沒醒镜粤,你趕緊周圍看看捏题。于是我便去了文昌院。
文昌院位于文昌閣之東肉渴。小門票20元公荧,是頤和園內(nèi)小景點(diǎn)最貴的。
正殿黄虱,圣集大成
似乎只開放了這個展廳,從展品看是個綜合展館捻浦。
我正忙著拍照晤揣,周先生的電話又來了。他說寶寶醒了找奶奶朱灿。只得匆匆離去舌剂,連文昌院的門臉都沒來得及拍董济。
一路小跑過去驴党,來到寶寶睡覺的那棵樹下刨啸,寶寶已經(jīng)逼著爺爺帶她去找奶奶了。一轉(zhuǎn)身侣灶,他們正從文昌院那邊過來甸祭。
穿過文昌閣,在昆明湖的東堤上褥影,一路南行去南湖島池户,去看看十七孔橋。
終于可以和奶奶形影不離了,寶寶開心得什么似的校焦。
十七孔橋
是連接昆明湖東堤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赊抖。 橋由17個橋洞組成,長150米寨典,若長虹臥波氛雪。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tài)各異的獅子耸成,大小共544個报亩。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墓猎。橋額北面書“靈獸偃月”捆昏,南面書“修煉凌波”赚楚。
十七孔橋上遙望對岸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毙沾。
南湖島西沿看十七孔橋。
南湖島上看佛香閣宠页。
涵虛堂前廊給寶寶留個影左胞。
準(zhǔn)備下山。
南湖島上龍王廟举户。
一對母女正在系紅絲帶許愿烤宙。給寶寶也來幾張。
寶貝俭嘁,健康快樂就好躺枕!
坐在門檻上不肯走了。
再次走上十七孔橋供填。從新建宮門出拐云。
寶寶一大杯水喝得一點(diǎn)不剩,園子里的飯寶寶一口也沒吃近她,就吃了餅干和面包叉瘩,一個勁地說我要直接喝酸奶。辛苦寶寶了粘捎,委屈寶寶了薇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