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始于】2023年12月03日
【日精進打卡第166/195天】2024年7月14日
【今日讀書】地理中國??美麗中國·三江源8
《地理·中國》 20240713 美麗中國·三江源8
江河源頭易阳,生命之水自這里流淌,孕育出不朽文明拒课。雪域高原廣袤無垠,卻并非宜居之地。冬末初春很魂,人類與自然同行,直面生存挑戰(zhàn)法挨,迎接四季輪回幅聘。
玉樹位于青海西南部,北依昆侖山荐糜,南靠唐古拉山葛超,東連川西的高山峽谷、西接藏北绣张、羌塘高原答渔,是我國長江侥涵、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fā)源地。雖同在江河沿岸务豺,三江源地區(qū)的玉樹卻與河流下游的環(huán)境截然不同嗦明。
由于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達4000以上敬拓,玉樹不僅常年寒冷裙戏,氣候復雜多變,空氣含氧量也只有海平面的60%到70%营勤。在這里,農作物的種植葛作、牲畜的飼養(yǎng),甚至是人的生存本身都十分困難绪穆。然而虱岂,難得的是,玉樹地區(qū)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人居住难菌。在極端的高寒環(huán)境中蔑滓,他們如何與自然相處?又是怎樣安家落戶键袱、繁衍生息的呢杠纵?
帶著疑問,《地理·中國》考察隊來到玉樹铝量,自北向南先后前往稱多尕朵鄉(xiāng)银亲、囊謙著曉鄉(xiāng)和囊謙白扎鄉(xiāng)三處地點,探尋在不同地貌環(huán)境下人與自然相處的方式务蝠。我們此行的第一站稱多位于玉樹東部,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轩拨,境內多山院喜,河流網布,土地溝壑縱橫砍濒。人們在河谷地帶種植青稞,形成小塊農業(yè)區(qū)樊卓。卓木齊是稱多的一個古老村落杠河,村中留有許多青石板砌就的藏式碉樓,這些碉樓堅固耐住感猛,歷經百年而不衰奢赂,直到今天還在繼續(xù)供人使用膳灶。冰雪消融,萬物復蘇之時轧钓,居住在古老民居中的藏族同胞正在為糌粑節(jié)做著準備。村民們邀請考察隊一同度過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弛房,隊員們對此充滿了期待而柑。相比我國的其它區(qū)域,卓木齊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粹排。這里更高的海拔使得氣溫更低涩澡,春天也更加短暫,村民們格外珍惜不到一個月的播種時間射富。
每到藏歷二月粥帚,大家都要聚集在一起,祈求青稞的好收成宪郊。
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粉稱“糌粑”,通常加入少量的奶渣和酥油茶再捏成團食用餐弛槐。“糌粑節(jié)”之名也由此而來店枣,昂求周對糌粑節(jié)很是期待叹誉,母親也專門為他準備了新衣。不止昂求周一家钧唐,每逢糌粑節(jié)匠襟,卓木齊幾乎都是全村出動。姑娘們從清晨就開始梳妝打扮帅韧,準備舉行一個特殊的儀式啃勉。這個形似鳥的毛織物是糌粑節(jié)的開幕嘉賓 ?神鳥,相傳神鳥是覺悟神山的管家淮阐,象征財富枝嘶、智慧、健康與福壽群扶。祭祀前竞阐,康巴漢子們要身著盛裝,將“神鳥”請到廣場骆莹,姑娘們則會拿著糌粑和酥油為它引路幕垦。
祈福過后傅联,廣場熱鬧起來疚察,昂求周加快了出門的腳步,他生怕錯過了一會兒的大戰(zhàn)貌嫡。
隨著桑煙緩緩升起岛抄,卓木齊村開始沸騰,糌粑節(jié)的重頭戲即將上演夫椭∫媛ィ互撒糌粑寓意著互送吉祥点晴。在過去,由于地處通天河畔陪竿,卓木齊村是一處交通要道屠橄,每逢糌粑節(jié),過往的行人商旅都要停下腳步礁哄,同參與拋灑糌粑的儀式溪北。
歲月如流,卓木齊新一年的春耕正式開啟茉继,潔白的糌粑依舊見證著這片土地的冬去春來蚀乔。
熱鬧的糌粑節(jié)過后,隊員們不禁感到疑惑派撕,在高原的極端環(huán)境下,作物種植困難终吼,食物應該也并不充裕衔峰,為什么玉樹還能傳承拋灑糌粑的獨特民俗呢?實際上垫卤,在高原地區(qū)穴肘,由于常年低溫且土壤貧瘠,一般作物很難生長评抚,而草本植物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小慨代,分布十分廣泛。因此侍匙,玉樹發(fā)展成了一個以牧為主想暗、農牧結合的半農半牧地區(qū),耕地面積稀少说莫。
那么储狭,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們是如何生活的呢?隊員們前往囊謙尋找答案晶密。
囊謙位于青海最南端稻艰,玉樹東南部,全境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僧凤。著曉鄉(xiāng)地處囊謙西北部。卓曉是囊謙的純牧業(yè)區(qū)躯保,平均每人都飼養(yǎng)著三四頭牦牛途事。
草地的話是我們這個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所以它供養(yǎng)了所有的食草動物义图,以及以食草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召烂。但是現在確實也是面臨著一些問題,最凸顯的就是這個草地的退化奏夫。
鄧星羽老師告訴考察隊酗昼,由于牦牛數量多,固定區(qū)域的牧草很難滿足放牧需求蹂析。加之高原生態(tài)脆弱碟婆,過度放牧可能導致土地沙化等問題惕稻,牧民們至今保持著藏族傳統(tǒng)的游牧方式,天氣轉暖公给,就遷移到海拔更高的春季牧場蜘渣,為冬季牧草留出生長時間。
每到冬天腿准,扎西成林和家人在住所附近放牧,如今冬季即將結束街望,搬家的日子到了弟跑。
高原地形復雜孟辑,轉場路途遙遠,而牦牛不僅體壯耐勞饲嗽,還擅走險地和山道喝噪。它們是扎西成林的得力助手,搬遷物品中??一塊塊厚重的黑布引起了隊員們的注意酝惧。扎西成林告訴我們晚唇,這是用來制作黑帳篷的材料。
冬末春初平项,高原冷空氣的余威仍在悍及,密實的牛毛阻擋著嚴寒,大家在帳篷中搭建起泥灶臺扣讼,生火取暖缨叫,烹飪食物∠郏火爐正對棚頂的天窗琐簇,不僅可以排出炊煙,還能讓陽光照射進來纵装。放牧時,牧民們還會通過天窗觀察光線诗箍,判斷時間挽唉,這是一個天然鐘表。從剪毛匠童、捻線塑顺、鋪線到織氈縫合严拒,黑帳篷的制作工藝耗時繁瑣,往往需要一家人合力完成挤牛。在扎西成林家人人都有一門做帳篷的好手藝种蘸。在下個冬季到來前,黑帳篷就是扎西成林臨時的家诫硕。
為了慶祝搬遷結束沧奴,也為了歡迎考察隊到來,扎西成林決定辦一場象征著草原精神的烏爾朵比賽。
烏爾朵是用黑色牦牛毛和白色羊毛編織而成的拋石器疮绷,使用烏爾朵是當地人重要的生活技能嚣潜,放牧時??牧民們用它驅趕牲畜嚇阻野獸。
牧區(qū)轉場有固定路線只冻,為了使牦牛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喜德,扎西成林也要手持烏爾朵跟在大部隊當中。
在放牧時若碰上野獸襲擊牛群??只有擊中目標才能保護牲畜航棱。因而除了拋擲距離萌衬,拋石的準確度也是比拼的關鍵。
拋石看重經驗朴艰,精準的投擲離不開長期練習混移。作為賽事的主辦方沫屡,扎西成林也不甘示弱。
扎西成林年輕時曾用烏爾朵擊退狼群〗鹈現在家中最小的孩子央金拉澤也對烏爾朵十分感興趣勺届。
激烈的角逐過后,獲勝者拿到了來自牦牛的獎品饼酿,新鮮的酥油和酸奶胚膊。
牦牛的饋贈紊婉,惠及高原生活的點點滴滴。因此槽片,藏族人對牦牛十分尊敬,一方面人們在衣物或房屋裝飾牦牛圖騰碌廓,把牦牛頭骨剩盒、牛角作為靈物供奉,或是在節(jié)慶時祭祀“牛神”波材。另一方面身隐,人們時刻注重對牦牛資源的珍惜和合理取用。在著曉隙轻,大家并不完全將牦牛視作私有物品垢揩,而是愿意將生存資源分享給草原上的其它生靈叁巨。
因為他們秉持的其實是一種眾生平等的觀念,也認為每一種動物都應該受到同樣的關照蚀瘸。
比賽結束贮勃,扎西成林在家養(yǎng)的牦牛中選出了一小部分苏章,準備將它們放歸自然。為了方便識別枫绅,又在牛耳上做了記號泉孩。央金拉澤對牦牛很是不舍,離去的牦牛會在草原自由行走撑瞧,在牧區(qū)遇到被放生的牦牛棵譬,被認為是吉祥和幸運的象征。在千百年的游牧生活中预伺,藏族人學會的維持與牦牛之間互惠共存的關系订咸,對賴以生存的所有動物具有深厚的感恩心理。在牧民的心中酬诀,放生是對牦牛的保護和尊重脏嚷。另一方面,牦牛是食草動物瞒御,放生到自然中不會對其他小型動物造成傷害,這也避免了對草原生態(tài)的破壞肴裙。
鄧星羽老師告訴隊員們趾唱,著曉鄉(xiāng)草原面積廣大,牧民們分散居住蜻懦,游牧而生甜癞。而在囊謙白扎鄉(xiāng),人們卻共同居住在一處鹽堿土遍布的區(qū)域宛乃,與鹽相伴的村民們有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呢悠咱?隊員們前往白扎鄉(xiāng)繼續(xù)考察。瀾滄江畔征炼,雪山巍峨析既,山腳下整整齊齊的鹽畦一眼望不到邊。這里的村落少有大塊耕地谆奥,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形似水田的鹽田眼坏。這就是囊謙境內鹽業(yè)開發(fā)最早的鹽場。
白扎鹽場位于瀾滄江支流巴曲河畔酸些,與白扎村為鄰宰译。鹽廠劃分為山體陡坡上的鹽泉??鹵水池區(qū)和河谷地帶的曬鹽作業(yè)區(qū)。
囊謙地處青藏高原東部擂仍、西北部地區(qū)囤屹,地勢相對平緩,在西南部和東南部地區(qū)則有較多的高山與河谷逢渔,屬于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肋坚。每年的十月至來年三四月光照充足,降水較少肃廓,這是白扎最好的曬鹽季智厌,也是村民們最為忙碌的季節(jié)。
向導告訴隊員們盲赊,旺增是白扎村的“制鹽能手”铣鹏,隊員們決定跟隨他進行對鹽場的考察。打夯?修整鹽田邊?澆鹵水哀蘑。從清晨起诚卸,旺增便和同伴們開啟了一天的勞作葵第。在白扎,想要把鹵水運到鹽田中合溺,全靠人力卒密。這里至今保留著最為傳統(tǒng)的制鹽方式。手持羊皮筒進入鹵水井棠赛,盛取鹵水便是第一道工序巷挥。
從地下打出的鹽鹵水灌進鹽田歪架,經過充分晾曬才能得到珍貴的鹽。在觀察一些已經吸出鹽晶的鹽田時,隊員們發(fā)現這里的鹽顏色不一寥粹,分為紅白兩種审丘。
在日常生活中霍狰,人們將白鹽用于食物調味新蟆,熬煮奶茶時,鹽的加入是濃香的秘訣膀值,紅鹽則被用于日常梳洗和牲畜喂養(yǎng)棍丐。村民們認為,鹽不僅對人身體有好處沧踏,牲畜食用后也會使肉質更加鮮嫩歌逢。直到現在,大家也習慣在放牧時讓自家的牦牛飽飲帶有鹽分的天然水源翘狱。囊謙自然資源豐富秘案,除了較為充裕的大氣降水外,還有豐富的地表河流水與多種礦藏潦匈。鹵水資源儲量大阱高,開采歷史悠久。因而這里鹽泉廣布是世界上分布面積較廣茬缩、平均礦化度較高的鹽泉區(qū)赤惊,也是產鹽量較高的地區(qū)。僅白扎鹽廠一年就能產出約15 萬千克白鹽和20萬千克紅鹽凰锡。鹽田豐收是白扎村的大事未舟,鹽農們在收獲時節(jié)總要互相幫忙,久而久之掂为,這成了白扎村的傳統(tǒng)裕膀。即使在別人家的鹽田勞作,村民們也一點都不惜力勇哗,共同參與勞作昼扛,收獲的喜悅也自然由大家共享。
鹽場的忙碌告一段落欲诺,考察隊跟隨旺增一家前往湖邊觀看村中舞蹈隊為慶祝豐收特地準備的卓根瑪表演???
卓根瑪是白扎的傳統(tǒng)歌舞藝術抄谐,在過去的白扎渺鹦,食鹽是溝通人際關系的重要媒介。夏秋時節(jié)??雨少路干販鹽人騎馬趕牛斯稳,結隊而行海铆。他們攜帶著食鹽穿梭于牧區(qū)迹恐、農區(qū)和鹽區(qū)的村莊挣惰,用鹽換回稀缺的食物和日用品。村中人則將歌聲和舞蹈作為招待客人親近關系的方式殴边,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極富特色的藏族歌舞文化憎茂。
雪山與江河賦予了白扎鹽場獨特的氣候和資源。而鹽農們用辛勤與樸實在這片土地默默勞作锤岸。
古老的舞步竖幔,悠揚的唱調,是歷史的傳承是偷,更贊頌著人與鹽的相伴相依拳氢。
嚴冬末尾,初春時節(jié)蛋铆,在青藏高原的極端環(huán)境中馋评,人們生存著,也享受著刺啦。從碾麥成粉到團結勞作留特、踏實肯干的牦牛,彰顯著他們的善良樸實玛瘸。開闊的草原孕育了他們的奔放蜕青、豁達與熱情?豪邁。雪山連綿糊渊,河流奔涌右核,使自然饋贈更是悠揚的江源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