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正解》是月牙山人依據(jù)南宋朱熹《大學中庸章句》譯著的儒家心法世曾。譯著本著天下為公轮蜕、科學民主原則來闡述儒家思想橘券,是譯者在創(chuàng)作《中華心法》后耗費數(shù)年完成的《大學中庸》標準譯本榨崩。
《大學中庸》出自《禮記》第四十二篇和第三十一篇七问。《禮記》作者是漢代學者戴圣,是一部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重要核心著作雾袱。由宋代朱熹編定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恤筛,對中國歷代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程子曰:“學者必由是而學焉芹橡,則庶乎其不差矣毒坛。”林说。據(jù)統(tǒng)計近百年來《學庸》翻譯世俗版本超過上百版本煎殷,大多版本解釋是互相抄襲,混亂難明腿箩,沒有科學的豪直、正確的闡述。所以說《大學中庸正解》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度秘。
關于正解:正解是進行清晰的顶伞、正確的饵撑、科學的剑梳、唯物的、理性解釋滑潘,文言樸實可信垢乙,語言直白易懂,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语卤;論述簡約獨到追逮,實用可行,學習容易理解,思考可以通達粹舵,效仿切實可行的譯本钮孵。只有正解和正能量才能夠讓中華絕學無憂。
欲明學庸道眼滤,先知堯舜法巴席;
咸有一德文,明道指德章诅需。
自上古軒轅黃帝立我中華漾唉,中道則立矣⊙咚考證典籍見于《尚書》堯舜相傳之道赵刑。《大學中庸正解》 包含了四部分:《尚書》的中華心法和《咸有一德》篇场刑、《大學正解》和《中庸正解》般此。
《中華心法》闡述的是唐堯傳虞舜“允執(zhí)厥中”四字, 虞舜傳位給大禹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铐懊,惟精惟一屎勘,允執(zhí)厥中【影牵”十六字概漱,又名中華心法。這是荀子勸學篇所說的大學問喜喂,是先王的遺訓瓤摧。
《咸有一德》的作者是三千六百年前商代宰相伊尹。內容為伊尹對太甲的訓導玉吁。闡述的是明德照弥,德在于一心、精一进副、專一这揣、惟一、純一慈柔的日月之德影斑。
《大學正解》明確闡述了新的道德至善體系觀念:作者告訴我們什么是明德给赞? 什么是至善?什么是知本矫户,修身的根本是壹片迅,什么是壹,壹和道是什么關系呢皆辽?這幾個問題都是人生哲學中核心的知識柑蛇,《大學正解》給了我們更好的正確解答。明白了什么是壹驱闷,什么是至善耻台?什么是明德、日月德空另、乾坤德盆耽、上下德?我們才會快樂的痹换、日新月異的進步發(fā)展征字。
《中庸正解》明確闡述了我們曾經(jīng)模糊的性、道娇豫、教體系匙姜,對中庸之德、中和之道進行了全新的正確解析:作者告訴我們三點冯痢,首先什么是正確的明性氮昧、明道框杜、明教?什么是擇善固執(zhí)(學一之道)袖肥?什么是明一德而不以聲色化民呢咪辱?其次什么是不偏不易的中庸?不是不偏不倚椎组,也不是持之兩端而用其中油狂。什么是真正的中和呢?什么是務本寸癌、固本专筷、樂本的三本精神呢?最后闡述什么是至誠蒸苇、至德磷蛹、至圣?什么是德輕如羽毛溪烤,無聲無息味咳?這三個問題是教育、學習和工作的至善知識檬嘀。只有我們明白三本(務本槽驶、固本、樂本)枪眉、三明(明性捺檬、明道、明教)和三至(至誠贸铜、至德、至圣)聂受,我們的能量才能與日俱增蒿秦,慢慢的如同輕輕的羽毛一樣飛上藍天。
《大學中庸正解》給我們帶來了創(chuàng)新知識蛋济,學在于明一棍鳖、明道、明德碗旅。壹渡处,又寫作一,專一也祟辟;道医瘫,又名一,其號無雙旧困;德醇份,人人十目一心也稼锅,德又分日月、乾坤之論僚纷。軒轅之學在于惟一心矩距,堯舜之學在于惟精惟一,湯尹之學在于咸有一德怖竭,管子之學在于專一……,學在于精一锥债,在于壹。還原了上古靈魂思想本源痊臭,賦予國人全新的哲學理念赞弥,闡述了德者中道的精華,這大國將興的聲音趣兄。學子得此學绽左,方能明一、明道艇潭、明德矣拼窥。
? 讓我們一起透知《大學中庸正解》作者重塑的上古靈魂思想本源,感悟專一蹋凝、精一鲁纠、純一、惟精惟一的先王知識體系鳍寂。從而更加專心學習和研究自己的學業(yè)改含,快樂的鞏固學業(yè)、家業(yè)和事業(yè)迄汛,努力發(fā)現(xiàn)捍壤、改造自己,努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新生事物鞍爱。
《左傳》曰:“ 圣人有明德者鹃觉,若不當世,其后必有達人睹逃〉辽龋”德者中道也,寄望讀者仔細領會作者的用心良苦沉填,能擇善固執(zhí)疗隶,將精一之道應用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之中,獲得日新月異的進步與創(chuàng)新翼闹;寄望專攻哲學的讀者由此開始成就為國學達人斑鼻,傳承精一之德、精一之道橄碾。
文中的[關鍵詞]卵沉,是比較難于理解的詞颠锉,解釋與世俗譯本有著本質不同之處。(世俗本在文中簡稱通本:主要參照梁海明譯著的《大學中庸》)
(文中不免有文字疏漏和言語不足之處史汗,歡迎仔細研究的朋友提出疑議批評琼掠。)
目 錄
前 言 4
自 序 13
中 華 心 法 16
《咸有一德》正解 19
簡 介 21
【正文】 22
《咸有一德》關鍵難解詞匯: 29
后記: 30
《大學》正解 31
簡 介 33
序:明德論 35
摘要: 35
引言: 36
正文: 36
一、德字的表意: 37
二停撞、德的里意瓷蛙,核心概念: 39
三、德字的形意: 40
四戈毒、日月之明德: 41
五艰猬、德育 42
結論: 43
參考文獻: 44
【程子提示】 46
第一章? 明德章 47
第二章? 釋明明德章 54
第三章? 釋新民章 56
第四章? 釋至于至善章 58
第五章? 釋至本末章 59
第六章? 釋格物致知章 60
第七章? 釋誠意章 61
第八章? 釋正心修身章 63
第九章? 釋修身齊家章 64
第十章? 釋齊家治國章 66
第十一章? 釋治國平天下章 70
后 記 80
1 明明德 80
2 親民 80
3 止于至善 80
4 知本 81
5 明次序 81
6 行大道 81
詞句注釋: 82
《大學正解》關鍵難解詞匯與誤解對照 94
《中庸》正解 101
簡 介 103
序:明道論 105
摘要: 105
關鍵詞: 105
引言: 105
正文: 106
一、道字的表意: 107
二埋市、道的里意冠桃,核心概念: 108
三、道字的形意: 109
四道宅、道名食听、道舍、道性污茵、道用 109
五樱报、無為的道: 111
六、無知泞当、無欲的道 111
七迹蛤、軒轅中道: 113
八、中庸之道: 115
結論: 116
參考文獻: 117
【程子提示】 119
第一章【綱領】 120
第二章【知人】 124
第三章【正心】 125
第四章【正心】 126
第五章【修身】 127
第六章【審問】 128
第七章【明道】 129
第八章【正心】 130
第九章【正心】 131
第十章【明道】 132
第十一章【正心】 134
第十二章【知物】 135
第十三章【篤行】 137
第十四章【修身】 140
第十五章【齊家】 142
第十六章【齊家】 143
第十七章【知天】 144
第十八章【齊家】 146
第十九章【齊家】 148
第二十章【治國】 150
第二十一章【知性】 161
第二十二章【誠意】 162
第二十三章【誠意】 163
第二十四章【治國】 164
第二十五章【知性】 165
第二十六章【至誠無息】 167
第二十七章【修身】 170
第二十八章【明道】 172
第二十九章【明辨】 174
第三十章【知法】 176
第三十一章【修身】 177
第三十二章【誠意】 178
第三十三章【正心】 180
后 記 187
一襟士、學之道——擇善固執(zhí): 187
二盗飒、用之道——擇善用之: 188
詞句注釋: 191
《中庸正解》關鍵難解詞匯與誤解對照 202
附一:明一 217
附二:明道 218
附三:明德之天德 219
附四:明德之月德 220
附五:德系文考 221
附六:宇宙天月德說 224
附七、參考書目: 225
作者簡介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