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教硫,概念一直存在我的心里,但是它不屬于我辆布,我不待見它瞬矩。
之前聽到有小伙伴分享,完全利用碎片化時間锋玲,一年閱讀了接近20本哲學大部頭的著作景用,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后面又聽說這位小伙伴還是兩位孩子的爸爸惭蹂,我只覺得他本身應該就是一個特別具有自制力的人吧伞插。
所以在這種懷疑中,我的碎片化閱讀一直停留在看看公眾號文章這個階段盾碗。
今天聽小六老師提到媚污,他用碎片化閱讀,在上下班等車的時候讀了《大秦帝國》整整一整套書廷雅,11本耗美。因為這個例子尤其的具體,讓人感覺更加能夠接近自己的真實愿景航缀,因此對碎片化閱讀的好感度提升不少商架,決定開始就實踐起來。
什么是碎片化閱讀芥玉?
我將其理解為:1.何時蛇摸?2.何地?3.以何種方式進行灿巧?
利用5-15分鐘的時間赶袄,去閱讀揽涮,并且記錄下有價值的知識點或信息。
5-15分鐘的時間弃鸦,對于朝九晚五的人绞吁,可以是等公汽的時間,坐公交唬格、地鐵的時間家破,也可以是上廁所的時間,或者說是中午午休閑散的時間购岗。
對于我來說汰聋,我上下班都開車,所以對于上下班的時間喊积,我更多的是去聽一些課程進行學習烹困。
但是我又是一位寶媽,我回顧了下我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乾吻,那么陪孩子睡覺的時間就可以利用起來髓梅。
那么到底是要讀紙質(zhì)書還是電子書呢?
我個人更加喜歡紙質(zhì)書绎签,因為看紙質(zhì)書更加有成就感枯饿,我習慣記錄我的閱讀速度,及時查看閱讀速度有利于對比自己的專注度诡必。
但是萬事沒有絕對奢方,陪孩子睡覺的時候,實在是不方便翻開紙質(zhì)書爸舒。那我就抱著能看多少就看多少的心理去閱讀蟋字,這樣也能夠讓我們大腦中的大象卸下包袱,輕松上陣扭勉。
碎片化閱讀的范圍
碎片化閱讀是有范圍的鹊奖,它適合結構清晰、知識點多的書籍剖效,小六老師將《爆款文案》這本書做例子嫉入。我覺得能夠提到一個方法的適用范圍,也是洋蔥閱讀最大的亮點璧尸。
任何方法都是適用范圍的咒林,預先共其事必先利器。這一個原則非常重要爷光。
有時候不懂得一個方法的適用范圍垫竞。就去嘗試,那么非常容易毀掉自己堅持下去信心。
小六老師在第一節(jié)課中欢瞪,也強調(diào)了活烙,要選擇讓大象更加喜歡的書籍。我的大象喜歡當下能夠用到的知識遣鼓,這些知識能夠立竿見影的指導實踐啸盏,這樣更容易覺得讀書有成就感了。
開始培養(yǎng)習慣或者愛好的時候骑祟,保持信心和熱情更加有利于堅持回懦。
我也翻閱了我最近想要讀得干貨書籍,我發(fā)現(xiàn)山石拓朗的《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次企、《重新定義理財顧問》這兩本書就比較適合利用碎片化閱讀怯晕。
而我最近讀的《窮查理寶典》就不適合碎片化閱讀。
當然可能有同學說缸棵,他是關于查理芒格智慧箴言的收錄舟茶,也就是相當于針對他本人的一本合集,章節(jié)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不是太大堵第,這樣也可以碎片化閱讀呀吧凉?
其實我之前也是這樣覺得,聽課之后踏志,才發(fā)現(xiàn)的結構性并不是很強客燕。這種書籍結構松散,如果利用碎片化閱讀很容易迷失狰贯,也就很難真正把握查理的人生哲學。
當然如果是在第二次閱讀復盤的時候赏廓,碎片化閱讀的方式還是可以考慮的涵紊。
制作概念卡片
為何要制作概念卡片?
小六老師在課程中列舉了李笑來幔摸、古典摸柄、李源老師的例子,其實就是說明一本書的概念就是這本書的磚既忆,它們都是靠概念與概念的關聯(lián)搭建起來的驱负。
所以想要理解一本書,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它的主要概念患雇,以及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跃脊。
之前讀書在遇到比較難讀得書,我都會采取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苛吱,因繪制思維導圖酪术,能夠幫助讀者精準把握書籍各部分的關聯(lián)度。
任何工具并不是萬能的,思維導圖也是如此绘雁。思維導圖雖然能夠幫助理解書籍橡疼,可是在后期寫作時,想要翻閱一個概念或者知識點庐舟,工作量就非常巨大欣除。
概念卡片方式就能夠很好的解決我這個問題,如果我想要寫某些類型的文章時挪略,不用先去找對應的書籍历帚,大海撈針,可以先翻閱知識卡片瘟檩,知道是涉及到哪本書抹缕,然后針對性的翻閱之前的思維導圖或者進一步翻閱書籍。
并且同類型的概念卡片可以做到分類管理墨辛,比如說學習方法類卓研、心理學、社會學睹簇、哲學奏赘、經(jīng)濟學等等都可以做到分類管理。
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鏈條太惠,可以幫助我提升閱讀速度磨淌、寫作速度甚至是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