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谊娇,在朋友圈內(nèi)見到一則“廉價的母愛,正在廢掉我們的下一代”的這一文帖罗晕。
文帖從孩子“沒有規(guī)則意識”济欢、“沒有敬畏意識”赠堵、“沒有自律意識”、“沒有教養(yǎng)”’法褥、“放養(yǎng)”茫叭、“不能越過界”等六方面做了相關(guān)闡述。
其實綜合上述半等,更多的體現(xiàn)在教育本身的問題揍愁。
雖然孩子的父母有責任,但更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屈從于社會的各種壓力而造就的結(jié)果杀饵。
我們的教育被社會扭曲吗垮,人性被社會異化,孩子失去了本應(yīng)該有的“人格”凹髓。
因為我們生活在開放的年代烁登,經(jīng)歷了獨生子女的特殊時代。
自1978年中國的高層把“計劃生育”寫入憲法蔚舀,施行“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成為中國人口政策的基調(diào)開始饵沧,至2016年變更為“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為止,施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終止赌躺。
“獨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類這個物種以來所出現(xiàn)的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亞種’狼牺,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那么多沒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時間內(nèi)礼患,有計劃地出現(xiàn)在一個國家是钥。”復(fù)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如是說缅叠。
從歷史長河看悄泥,不論古今,不論中外肤粱,我們所有的教育理念弹囚、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針對有兄弟姐妹的孩子领曼。
雖然在當時鸥鹉,教育者在拼命的反思實行何種的教育方法、何樣的教育理念庶骄、怎樣的教育手段毁渗,可是接受教育的對象主體卻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亞種。
雖然在今天单刁,80后灸异、90后的獨生子女成為了父母,但是從小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長成為人父人母的這一代,他們對子女的教育又該如何绎狭?
就如錢教授所說的:“對于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的亞種细溅,作為教育者的我們也沒有辦法,不知道怎么教育這些孩子儡嘶。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喇聊,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樣蹦狂∈睦椋”
所以文中作者也說:釋放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一場騙局凯楔。并且還引用了一位清華教授的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窜骄、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摆屯,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邻遏。
教育的本心,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在德虐骑、智准验、體、美等各方面全面發(fā)展廷没。只是現(xiàn)在的教育認為升學率就是質(zhì)量糊饱,不管是地方政府領(lǐng)導(dǎo),還是學校教師颠黎,不論是學生家長另锋,還是學生本人,都認為考試成績就是第一狭归。甚至還按考試成績夭坪、聽話不聽話、老師個人的好惡來評判一個學生唉铜。
從未想過“人與動物的真正區(qū)別台舱;我們該如何理解‘人’字律杠;又該怎么做‘人’潭流。”
教育與教育本心的背道而馳柜去,造就我們有這樣的孩子出現(xiàn)灰嫉。
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大張旗鼓的去放大個性嗓奢?
又何須去指責“廢掉我們下一代是因為廉價的母愛”讼撒?
父母都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是我們接觸的都是自以為是對的。還常常拿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行為與外國孩子的行為相比根盒。試問钳幅,我們有曾想過我們的起跑線一樣嗎?我們的行程一樣嗎炎滞?
既然都不一樣敢艰,那為何還要拿一樣的終點來框定過程?
在中國眾多的蕓蕓眾生中册赛,類似文中的那些孩子钠导,也只是眾生中的一角。
如果我們以大愛去勸導(dǎo)他森瘪,或許會在他生命中給予人生的轉(zhuǎn)折牡属,那么也會成就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