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想給我媽媽用生涯規(guī)劃的思路解決問題的,可是我發(fā)現我媽一直這樣回答:我挺滿意的钉稍,沒什么不開心的,沒什么不滿足的棺耍。僵局贡未。
后來改變問題:你有什么想跟我說的?
完了蒙袍,問完就后悔了俊卤,我摟不住害幅!
媽媽開始滔滔不絕的跟我訴苦了消恍,從小時候自己怎么生活到我現在的幸福生活,再到把我爸爸數落一通以现。我已經在捂臉了狠怨。
突然我想到跟幸福和滿意有關系的模型不就是CD模型嗎约啊?講兩者關系的,關于工作方面就是個人與職業(yè)佣赖,關于關系的就是個人對個人恰矩,關于其他方面的就是個人與其他。涉及個人的兩個要素是能力與需求憎蛤,涉及對方的兩個要素是要求和回饋外傅。打通了能力和要求就獲得成功,打通需求和回饋就感到了幸福俩檬。
于是我接著問:你是感到不幸福還是不成功呢萎胰?
媽媽回答:既不成功也不滿足。
我:你覺得怎么不成功棚辽,為什么不滿足技竟?是對誰的?
媽媽:你和你爸屈藐。
我:只能說一個灵奖。
媽媽:你爸。
我:哪方面的估盘?
媽媽:我的要求他達不到。他還不給我回饋骡尽。
剛開始我還覺得沒問題遣妥,過后又覺得我把我媽位置放錯了。我媽是來訪者攀细,那么她的問題應該放在個人這條線進行詢問和解決箫踩,我媽給我的回饋卻是職業(yè)線,有點不知所措中谭贪。
后來我說:你不要說自己的要求境钟,你只能說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對方才是提要求的俭识。
媽媽想了想:我不能提要求慨削,但是我的能力肯定夠了能滿足你爸的要求,因為他沒要求套媚。
暴汗中缚态。
我:那就是說成功線其實是滿足的了!那就是幸福線不滿足了堤瘤?看看問題出在哪玫芦?
媽媽:你爸太傻,溝通不了本辐,他回饋不夠桥帆,滿足不了需求医增!
我:這么明確?要是這樣的話老虫,我爸是改不了了叶骨,你就降低你的需求就能感到幸福了。
媽媽:只能這樣了张遭,反正也說不通邓萨。
最后也沒問清需求是什么,匆忙的結束對話菊卷,一場“膽戰(zhàn)心驚”咨詢結束了缔恳。(其中肯定有好多廢話了,把主要點寫出來了)
總結
用CD模型案例來說洁闰,一定要定位好來訪者的位置歉甚,是個人線還是職業(yè)線,不要被他/她的話帶跑偏了扑眉,如我媽媽多次提到要求就把她放到職業(yè)線纸泄,就脫離了她作為來訪者的立場,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問清楚有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腰素,讓來訪者自己想清楚聘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