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選自奚博士的書《別做正常的傻瓜》愉择,這本書涉及很多實用心理學內(nèi)容,有趣易讀织中,特別推薦锥涕。
上個星期陸續(xù)地介紹了幾個邊吃土邊幸福的準則,例如狭吼,
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開享受
壞事分開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大好事小壞事分開經(jīng)歷不如一起經(jīng)歷
大壞事小好事一起經(jīng)歷不如分開經(jīng)歷
今天再介紹最后兩個幸福準則:
小獎不如不獎层坠,小罰不如不罰。
法則1:小獎不如不獎
按照慣例刁笙,先來一個測試:
現(xiàn)在某個地區(qū)發(fā)生了地震破花,許多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急需有人獻血采盒。有兩種關于獻血的方案:
A. 無償獻血
B. 獻血200毫升補助10元
請問你在以上的哪種情況下更愿意參與獻血旧乞?比較這兩種方案,第一種純粹依賴人們的內(nèi)在動力磅氨,第二種則與經(jīng)濟利益掛鉤尺栖。那么這兩種比較而言,哪種起到的效果更好呢烦租?A方案中延赌,無償獻血是一種公益行為除盏,人們愿意在這個時候做點貢獻,會自愿參加獻血挫以。而B方案因為有物質(zhì)刺激者蠕,大家自然而然地會將獻血看成一種經(jīng)濟行為。10元的補助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掐松,數(shù)目實在是太小踱侣,起不到激勵的作用,沒有多少人會愿意為了拿到10元錢去賣血大磺。所以抡句,沒獎比小獎更能引導人們行動。當然杠愧,如果獻血給的錢特別多待榔,比如一萬元,那自然有很多人愿意去獻血流济,但我們能比較的不是給一萬元和不給錢時人們獻血的意愿锐锣,而是給10元和不給錢時人們獻血的意愿。
在生活中绳瘟,體現(xiàn)最明顯莫過于約人了雕憔。例如,你要約一位朋友見面稽荧,
“嘿橘茉,哥們,請你喝一杯飲料姨丈,出來不畅卓?”
“嘿,哥們蟋恬,我需要你翁潘,你能出來撩一下不?”
高下立判歼争。飲料少喝一杯不會死拜马,但是基情不一樣呀。
法則2:小罰不如不罰
心理學家格尼茲曾經(jīng)在幾家幼兒園做了個實驗沐绒。這些幼兒園通常在下午4點下班俩莽,因此老師總希望家長能在4點之前接走自己的孩子,但是總有那么幾個家長每次都遲到乔遮,弄的老師們都無法按時下班扮超。心理學家們讓其中的幾家幼兒園發(fā)布一條規(guī)定,對于超過4點才來的家長,每遲到10分鐘罰款3美元出刷。結果發(fā)現(xiàn)這些幼兒園在實施新規(guī)后璧疗,晚來的家長人數(shù)有增無減。原來那些家長看到幼兒園張貼出的罰款規(guī)定馁龟,反而覺得這真是一件劃算的事情崩侠,遲到十分鐘罰款3美元,這就意味著花上18美元就能讓幼兒園多照看孩子1小時坷檩,比外面的收費要便宜呀却音。后來更搞笑,當幼兒園撤銷這個規(guī)定后,家長們遲到更加猖狂了盟猖。原先要花15美元才能照顧一小時,現(xiàn)在居然分文不用花!V芈!
從這個實驗中可以看出数初,罰3元對家長們來說實在是太小的懲罰了鹤啡,相對于原來的不罰,反而更不能約束他們遲到的行為清蚀,因為有了懲罰之后匕荸,錯誤似乎被合理化了,家長也樂意花錢買遲到枷邪,而且相當劃算榛搔。
因此,無論是獎勵也好东揣,懲罰也罷践惑,最好理解:人們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內(nèi)在動力,而一旦與獎勵掛鉤嘶卧,就變成一個經(jīng)濟交易尔觉。所以,給小獎勵反而不如給錢芥吟。懲罰也是如此侦铜,小的懲罰不如沒有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