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應該是在小學五年級時,一班二班聯(lián)合舉辦知識競賽澎现,難分上下之際,教語文的林老師拋出了一個題目每辟,《射雕英雄傳》的作者是誰剑辫?當時沒人做聲,我忽然想起縣級電視臺榆樹臺正在播黃日華和翁美玲演的《射雕英雄傳》渠欺,已經放到了“華山論劍”妹蔽,序幕的最后有“原著 金某”的字樣,后面那個字我沒記住,但決定勝負的關頭讹开,也只能拼一拼了盅视,舉手作答“金旭”。答案當然錯了旦万,我們班輸了闹击。
也許因為喜歡射雕劇,也許因為這次答錯影響了班級榮譽成艘,一下子就記住這個名字赏半。之后去了林老師家,他給學生講人物傳記中的故事淆两,除了提到傅雷断箫、紀曉嵐,還提到了金庸秋冰。他書柜中有一本《文壇俠圣金庸傳》仲义,作者冷夏。我借來看剑勾,對金庸如何成長的歷程不感興趣埃撵,只對他寫武俠小說那一段有興趣。實際上虽另,除了寫小說暂刘,金庸還有諸多其他成就,寫小說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捂刺,所以我很快看完這本書谣拣。從小學到初中,還沒有讀過金庸小說族展,只是看金庸劇森缠。
那時,鄉(xiāng)鎮(zhèn)和縣的電視臺喜歡放電視劇碟片仪缸,尤其是朝陽鄉(xiāng)臺辅鲸,一到過年就放“射雕”系列,而且很有想法地將TVB拍的劇穿插來放腹殿。比如先放83版射雕的第一單元《鐵血丹心》,然后放《南帝北丐》《中神通王重陽》例书,再放第二單元《東邪西毒》锣尉,中間穿插放《九陰真經》,最后放第三單元《華山論劍》决采。但朝陽臺沒放過劉德華版《神雕俠侶》自沧,這個是在榆樹臺看的,而且看到大結局還不知道,第二天放的是湯鎮(zhèn)業(yè)版《天龍八部》拇厢,還是同樣的演員陣容爱谁,但序幕和主題歌換了,還一臉蒙圈孝偎,覺得陳玉蓮走錯了片場访敌。
?要上初中的時候,黃日華衣盾、陳浩民版《天龍八部》開始播寺旺,已經是冬天,天剛抹黑势决,就有人來家里守著看這部劇阻塑,可惜家里的電視不給力,遙控天線被冰給凍上了果复,在屋子里怎么按鍵陈莽,外面都無反應。只好人出去搖晃天線桿子虽抄,再轉著桿子找信號走搁,很多時候效果不好,只能隔著電視雪花看劇极颓,而且劇情難以接上朱盐,相當著急抓狂。等有了有線電視菠隆,浙江衛(wèi)視等好幾個臺重播過兵琳,也只是隨機遇到看一眼,還是接不上劇情骇径,尤其是段譽和王語嫣掉到枯井之后的情節(jié)一直都是空白躯肌,直到上了大學進網(wǎng)吧在線看,才把這段補上破衔,還笑話李若彤的臺詞“我知道以后再也不會傷心流淚”太不金庸了清女。
二
? ? ? 真正讀金庸是中考之后,去縣城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買金庸小說晰筛,在一個同學的指點下上了天橋嫡丙,買了三四本厚厚的盜印版,應該是《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雪山飛狐·飛狐外傳》读第,都是根據(jù)三聯(lián)書店版而盜印的曙博,紙張粗劣,錯別字多怜瞒,而《笑傲江湖》還少了好幾章節(jié)父泳,像“圍寺”“積雪”這些就沒有,也是后來才補上的。不過能有書讀就是莫大幸福惠窄,根本不管版本和質量蒸眠,更何況中考之后沒有任何管束,就貓在家里讀金庸杆融,是何等舒暢愜意楞卡!?應該最先讀的是《天龍八部》,所以我的第一本金庸就是《天龍八部》擒贸,對這部書便情有獨鐘臀晃,收集不同版本時也以它為先。也因為武俠小說的閱讀起點就是《天龍八部》介劫,再讀其他小說就難以持續(xù)徽惋,后來嘗試梁羽生、司馬翎都是覺得不過癮座韵、不夠味险绘。
有了三本共四部小說墊底,就算著了金庸的道誉碴,一發(fā)不可收拾宦棺。到縣城上高中后,找書的途徑更加方便黔帕,首要滿足的還是讀金庸代咸。那時遍布租書店,武俠小說還沒過時成黄,隨處可見金庸呐芥、古龍、梁羽生奋岁、溫瑞安思瘟、李涼,還有一些蹭金庸的金庸巨闻伶、金庸新和令狐庸滨攻、查良居士等。
本來愛讀金庸蓝翰,加上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心理苦悶光绕,就借著著金庸小說來澆塊壘。高一時畜份,先是買了盜版《射雕英雄傳》(西藏人民出版社)奇钞,覺得不滿足,就去一家書店買正版漂坏,結果花了四十塊“巨款”買回之后發(fā)現(xiàn),里面被人涂畫過,覺得上當受騙顶别,就跑去書店理論谷徙。店主伶牙俐齒,我說不過驯绎,一氣之下將書丟在店里完慧,拂袖而去。為此剩失,經濟大傷元氣屈尼,自己也低落了好幾天。
剛上高中時拴孤,語文課上老師讓上講臺介紹最佩服的人脾歧,我舉手之后介紹的就是金庸,而且說我心中的文豪是三個“曹雪芹演熟、魯迅鞭执、金庸”,從此芒粹,理科班的同學很多人給我送了個外號兄纺,就是“文豪”。我的理科越來越不濟化漆,全靠文科素養(yǎng)撐面子估脆,尤其愛談金庸,除了因為喜歡座云,還因為只有在這方面我才覺得自己懂的最多疙赠,最有成就感。
讀文科班之后疙教,在重理輕文的高中棺聊,壓力變小,班里氛圍散漫贞谓,上課吃東西限佩、弄頭發(fā)、看武俠的大有人在裸弦。其中看武俠小說是共享行為祟同,一個人租了大家看,可以打亂順序理疙,我先看第二本晕城,然后再看第四本,總之哪本到手看哪本窖贤,結果故事都是錯亂的砖顷,但能看就行贰锁,無心挑剔。金庸小說一共三十六本滤蝠,在高二幾乎都看完了豌熄,因為不喜歡倚天和鹿鼎,就擱置物咳,轉而去看古龍锣险。加上復習一年,高中四年就是在金庸览闰、古龍的陪伴中度過芯肤,尤其考試完畢,第一件事就是租書压鉴。記得看《神雕俠侶》時崖咨,到了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污那一頁,就被撕掉了晴弃,不知道那位是出于氣憤掩幢,還是想自己收藏。
三
? ? ? 大學軍訓上鞠,看完《萬歷十五年》际邻,實在無聊,就租來《鹿鼎記》芍阎,大概沒用一周就看完世曾,愛讀但不是很喜歡,還是覺得《天龍八部》《神雕俠侶》更好看谴咸,這才更像武俠小說轮听,《鹿鼎記》不像,尤其是沒有像樣的大俠岭佳。這也引發(fā)了我對金庸小說的更深一點的思考血巍,就是金庸小說的脈絡和俠文化的流變,大學圖書館里就有類似的書珊随,就找來陳平原述寡、嚴家炎、陳墨叶洞、孔慶東鲫凶、傅國涌、王彬彬衩辟、韓云波螟炫、蔣泥、
陳碩等人的作品來讀艺晴,發(fā)現(xiàn)金庸小說和武俠文化是個寶藏昼钻,根本挖不完掸屡,而且越挖越有意思。一來二去然评,自己也想寫一本關于金庸的書折晦。
說干就干,沒有電腦沾瓦,就是手頭幾本書,靠著記憶來寫谦炒,從金庸的經歷寫起贯莺,本來擬了十章左右的提綱,動筆寫了兩章宁改,第一章中將金庸和范蠡缕探、蔣百里做了對比,自認為寫得角度很精巧还蹲。連續(xù)作業(yè)有一個月左右爹耗,覺得儲備不足,加上遇到了其他熱情之事谜喊,就停筆了潭兽。
大學時愛聽講座,有兩場是關于金庸的斗遏,都是北大來的山卦,一個是李楊,一個是孔慶東诵次,也向他們做了提問账蓉,但所答都不是很滿意。暨南大學教授宋劍華來講《邊城》逾一,從傳統(tǒng)文化角度切入铸本,說這部小說有儒家思想,我提問時就以《天龍八部》的蕭峰為例遵堵,只是設計問題時思路不清箱玷,說得冗長,很惹人厭鄙早。還曾參加讀書報告會汪茧,最后一場時選擇了《天龍八部》,主要講蕭峰限番,穿著唐裝舱污,很有儀式感,表現(xiàn)很一般弥虐,名次也不好扩灯,但覺得很滿足媚赖。
大學時電腦開始普及,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追金庸劇珠插,自己沒有電腦就去網(wǎng)吧缸托,總算將童年時沒看或者看得殘缺的補上了兆蕉,而且自己還做了個金庸影視各個版本的表格,去店里打印出來,編成個小冊子无宿,總之關于金庸的,我都喜歡暇检。
四
大學畢業(yè)后用踩,參加工作經歷自由,買書不受限制江解,首選也是買金庸小說设预,將能見到各種版本都收集一點,包括三聯(lián)版《天龍八部》犁河、百花文藝版《書劍恩仇錄》鳖枕、文化藝術版《俠客行》已經新修訂的廣州花城版的《笑傲江湖》。此時桨螺,金庸小說還有一部沒讀宾符,就是《倚天屠龍記》,正好有段時間不忙彭谁,就找來讀吸奴,總算將四本讀完,也將金庸小說通讀了第一遍缠局。
隨著工作越來越忙则奥,人心越來越浮躁,靜心讀書的興致也沒了狭园,很少能啃下大部頭的读处,包括小說。一次出差唱矛,帶著口袋本的《笑傲江湖》罚舱,縣城很熱,難以入睡绎谦,就挑燈夜讀管闷,將小說讀完,天已經大亮窃肠,急忙洗漱去開會包个。結果,晚上不睡冤留,白天犯困碧囊,在會場就睡著树灶。好在領導講話提前印發(fā),不用記錄什么糯而,也算沒誤事天通。
工作和上學的狀態(tài)不同,對偶像的熱情也會不同熄驼,關于金庸的一切照舊關注和牽念像寒,只是不局限于讀書了。因為金庸瓜贾,想去他的老家浙江萝映,想去他筆下出現(xiàn)的大理,后來都已成行阐虚。在大理,雖然影視城讓人失望蚌卤,但撿到了一只已干的蝴蝶实束,將它夾在了《天龍八部》的書里,覺得很有意義逊彭。后來又將黃日華咸灿、陳浩民版《天龍八部》刷了一遍,看得熱血沸騰侮叮、熱淚盈眶避矢。
新媒體興起后,修真類的小說興起囊榜,武俠小說式微审胸。金庸小說經過作者修改一再出版,影視也一拍再拍卸勺,但無論是文字還是影像砂沛,都覺得難以接受,還是覺得最初接觸的那些版本更好曙求,那才是經典碍庵。
妻子懷孕后,晚上要聽睡前故事悟狱,我的腦子首先蹦出來的就是金庸小說静浴,于是就將小說里的人物單獨拎出來講給她聽,包括段正淳挤渐、傻姑苹享、無崖子、香香公主等等挣菲,她聽完會在朋友圈里寫一段感想富稻,這也算對腹中女兒的最早胎教了掷邦。
前段時間去茶學員講課,說讀書時引用了一句話中說“浩然之氣”椭赋,就想起金庸在《神雕俠侶》中提到王陽明那一段抚岗,就將楊過練內功驚動黃藥師的段落打印出來,讀給學生們聽哪怔。他們都是零零后宣蔚,對金庸小說比較無感,沒有我們上課那會聽到“金庸”的那種激動興奮认境,但金庸小說已經化入了我們的素養(yǎng)血脈胚委,每當想調動素材時,總是會早早遇到他叉信。
過了三十歲亩冬,就需要面對他者的死亡,這包括親人和偶像硼身,尤其是隨著記憶符號的那些人逐個離去硅急,最怕的還是金庸會去世,好像他一走佳遂,這青春就真地不會再回來一樣营袜。但他畢竟走了,有句話說“青春給了誰丑罪,就是誰的人”荚板,如果無關愛情,那么很多人的青春是屬于金庸的吩屹,大家都是金庸的人跪另,金庸是青春的最大公約數(shù),還是少年心性的三觀分母煤搜。大家有共同的選擇罚斗,就是金庸,因為金庸宅楞,我們自認為與旁人不同针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