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人
周末旁趟,一家人在外面餐廳里吃飯掂恕,兒子又突發(fā)奇想問我:“媽媽蹭越,我們?yōu)槭裁纯偸堑染G燈亮起才過馬路障本;總是要把垃圾捏在手上等到有垃圾桶才扔;總是幫助別人有時候還被誤會响鹃;總是把好東西甚至唯一的資源分享給別人驾霜;總是要主動給人付錢甚至多付;總是要在一些小商小販那里買蔬果买置,而不選擇大商超粪糙,這樣不僅不能給我們帶來好處,而且有時還很麻煩忿项,這是為什么蓉冈?其實,我看到過有人并不這樣做轩触,他們也沒有被警察抓走寞酿,如果我們吃完飯溜之大吉,估計也不會有事的”脱柱。
童言無忌啊伐弹,問得好!我想榨为,也許真的不會有事兒掸茅,但為了扶正他心中隨時都會亂竄的小幼苗,我還是快速回答了他:
“孩子柠逞,這也許就是你平時從書上看到的道德昧狮、素質(zhì)和教養(yǎng)在現(xiàn)實生活里的踐行吧胯府!就像你們每一個孩子不僅是爸爸媽媽的孩子茸苇,也是國家的未來售滤,媽媽努力培養(yǎng)你,不僅僅是為了你學習成績優(yōu)異宅粥,更希望你是一個善良正直瓣铣、自省自律喳张、知恩圖報的孩子及刻;希望你不僅僅是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疼愛親人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卿樱,更希望你是一個為他人僚害、為國家、為社會著想的博愛之人”繁调∪希看著兒子半信半疑、一臉茫然的小模樣蹄胰,我又補充道:“當然岳遥,這種解釋還是有點牽強,其實這里面更多的是一種善良裕寨、無私和大愛浩蓉,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時時刻刻替別人著想的愛心。用梁曉聲伯伯的話說宾袜,就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捻艳;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庆猫;為別人著想的善良’”讯泣。
孩子似乎茅塞頓開,躍躍欲試地舉起小手阅悍,迫不及待地說:"我懂啦!我學過一篇課文——《毽子里的銅錢》昨稼,其中有句話我記憶猶新:‘做小販的櫛風沐雨节视,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長大了要格外懂得體貼他們’假栓。我終于明白了寻行,媽媽為什么大冬天,經(jīng)常在吃完晚飯之后還要買老爺爺?shù)募t薯匾荆、買老奶奶的鞋墊不讓找零"
“媽媽拌蜘,那我還想問,人有壞人牙丽,僧人有壞的嗎简卧?”小子看著我的手串又發(fā)問了。我答曰:“這世間邪不壓正烤芦,我們要相信好的人好的事兒還是多举娩,一張白紙固然好寫字,但是一張有墨跡的紙也是可以寫字的,不要去盯著它的污跡不放铜涉,心寬天地自寬智玻,我們一定要充滿正能量,遠離負能量和垃圾人芙代〉跎荩”
兒子聽完立即說:“哈哈,我懂了懂了纹烹,徹底懂了页滚,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每人再買一份牛排,補充補充正能量滔韵!”唉逻谦,人類的代溝各有不同!不過陪蜻,只要能夠逾越就是良性代溝邦马,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宴卖,我愿做個靈魂的擺渡者滋将!
佛度有緣人
兒子問我僧人有沒有壞的,我想說沒有症昏,有的只能說是假僧人随闽,也就是說他們不是僧人。現(xiàn)在盤著小紫檀肝谭、手捻佛珠的人越來越多了掘宪,而且動輒就說自己徹底放下紅塵、信佛信教攘烛、皈依佛門了魏滚。對此,我不置可否坟漱。我不知道放下是什么鼠次,但我懂得天道酬勤爾后順其自然,謀事在人而成事在天芋齿。一切皆有因果腥寇,莫強求而不是不求;放下而不是放棄觅捆;淡泊而不是淡漠赦役;心無所恃才能隨遇而安,歷經(jīng)過才配擁有栅炒;明白過才懂得難得糊涂扩劝。
記得一位八零后的朋友說過庸论,他是很不喜歡和尚在中年卻圓滑世故、迂腐消極的人打交道棒呛。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聂示,也是一個魚目混珠的世界,我們?nèi)粝胗糜邢薜纳プ鲇幸饬x的事簇秒,去愛該愛的人鱼喉,那就一定要學會選擇。選擇總是大于努力趋观,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扛禽,和志同道合的人做事,和心靈相通的人談愛皱坛,愛人愛己爾后愛萬物生靈编曼。當然,前提是選擇了以后剩辟,必須持之以恒地努力掐场。
“長亭外,古道邊贩猎,芳草碧連天熊户。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吭服。 天之涯嚷堡,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艇棕。 一壺濁酒盡余歡蝌戒,今宵別夢寒。"如此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沼琉,竟然來自于弘一法師北苟,他已絕塵而去,何以得此情意綿綿的情詩刺桃?
是的,“菩提本無樹吸祟,明鏡亦非臺瑟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拔葚埃”葛碧!世間本無佛,那是紅塵渡得佛过吻。其實进泼,終成正果的弘一法師就是曾經(jīng)有過三個女人的富二代李叔同蔗衡,其父親是當時在天津富甲一方。他曾被中堂大人李鴻章看中乳绕,成了華夏大地上“二十文章驚海內(nèi)”的著名的音樂家绞惦、美術教育家、書法家和戲劇活動家洋措。曾經(jīng)如此熠熠奪目的他济蝉,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和財富,絕塵而去菠发。
這才是所謂的看破紅塵王滤、皈依佛門、遁入空門滓鸠。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眼中的看破雁乡、看淡、放下糜俗,只僅僅是懷才不遇或者對現(xiàn)實生活難以適應而逃避責任踱稍。當我們還連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及養(yǎng)家糊口都無法解決時;當父母含辛茹苦把我養(yǎng)大吩跋,供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shù)寞射;當一個伴侶舍家棄業(yè)追隨我們一生,與我們結婚生子锌钮,還期盼著煙火里的幸福時桥温;當嗷嗷待哺的孩子眼巴巴地等待著我們養(yǎng)育時,我們一句放下便放棄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梁丘;放棄了孩子的幸福未來侵浸,我們的確不配擁有紅塵煙火里的幸福,更不配說看破紅塵氛谜、遁入空門掏觉,這充其量就是無奈和逃避。
只要心中有佛值漫,何求茅屋一芥澳腹。要么“本來無一物“、“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杨何;要么還完人間煙火里欠父母孩子的債再隱去吧酱塔,這才是正真的修行,“謾守藥爐看火候危虱,但安神息任天然”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