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般都對孩子的身體了如指掌袁串,他們知道體溫高于37℃意味著發(fā)燒概而;知道孩子受傷時要及時清理傷口,防止感染囱修;知道哪些食物會讓孩子直到睡覺前還興奮不已赎瑰。然而,一般父母往往也缺乏兒童大腦這方面的常識蔚袍。作者提到大腦幾乎在每一個重要的方面都發(fā)揮著核心作用乡范,如遵守紀律配名、制定決策、培養(yǎng)自我意識晋辆、提高學習能力渠脉、發(fā)展人際關系等。事實上瓶佳,大腦幾乎決定了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會做什么芋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孩子的大腦是由父母帶給他們的經歷和感受所塑造的霸饲,所以为朋,了解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的發(fā)育,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一個健康厚脉、快樂的孩子习寸。
本書的第一章給讀者介紹了關于大腦的基本概念和本書的核心概念:整合大腦。
大腦的構成和整合
我們的大腦分為很多部分傻工,這些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霞溪。比如,左腦負責邏輯思維并把思維組織成句子中捆,而右腦可以幫助體驗情感和解讀非言語信息鸯匹。“爬行動物腦”讓你做出本能的行為和生死抉擇泄伪,而“哺乳動物腦”引導你走向人際關系殴蓬。大腦中有一塊區(qū)域專門處理記憶,還有一塊區(qū)域負責做出道德和倫理方面的決定蟋滴。幾乎可以說大腦有多重人格--有理性染厅,有非理性; 有深思熟慮脓杉,也有本能反應糟秘。
讓大腦良好運行的關鍵是讓各個部分協同運作简逮,也就是整合球散。整合需要大腦的不同部分作為一個整體運作。
孩子的大腦沒有整合的時候散庶,其表現是非常明顯的:情緒讓他們不堪重負蕉堰,困惑、混亂悲龟、暴躁不安屋讶、不能處理手頭的情況、崩潰甚至攻擊他人须教,很多家長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有過這些經歷皿渗,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腦缺乏整合斩芭,也稱作分裂。
我們要幫助孩子整合大腦乐疆,這樣他們就可以協調發(fā)揮大腦的功能划乖。例如,如果孩子的大腦橫向整合得很好挤土,左腦就可以和右腦協調運作——左腦負責邏輯琴庵,右腦負責情感;如果縱向整合得很好仰美,上層大腦就可以和下層大腦協調運作——上層大腦三思而行迷殿,下層大腦則與沖動、直覺和求生本能有關咖杂。
大腦可塑性
根據科學研究發(fā)現庆寺,大腦是“柔軟的”“可塑造的”。這意味著大腦的生理變化貫穿人的一生诉字,而不僅僅發(fā)生在兒童階段止邮。那么是什么塑造了我們的大腦呢?體驗奏窑!對于孩子來說导披,父母給孩子的體驗可以讓TA的大腦不斷“布線”和“重新布線”,最終形成孩子的大腦結構埃唯。換句話說撩匕,父母們大有可為,他們所提供的體驗可以為孩子塑造靈活的墨叛、整合良好的大腦止毕。
混亂與刻板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在整合狀態(tài)下是什么樣子呢漠趁?如果一個人整合得很好扁凛,他就會心理健康、生活幸福闯传。心理健康簡單地說就是有能力使自己保持在一條“幸福之河”的中央(見圖1-1)谨朝。
圖1-1幸福之河
河兩岸分別是混亂和刻板,無論靠近河岸的哪邊甥绿,都不能擁有平靜和幸福字币。一邊河岸是混亂,完全失去控制共缕;另一邊河岸是刻板洗出,有太多的控制,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图谷。我們總是在兩岸間來回移動以保持心理健康翩活。了解混亂和刻板的概念可以幫助父母理解孩子最令人費解的行為阱洪,并幫助父母隨時把握孩子的整合程度。強大且實用的整合方法能讓我們看到孩子或我們自己在整合被打斷時表現出的混亂和刻板菠镇。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澄峰,我們便可以指定恰當的戰(zhàn)略促進孩子及我們自己的整合。
總結:這一章作者介紹了大腦的基本概念并整合的概念辟犀。下一篇文章我將跟大家分享有哪些實用的整合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改善情緒俏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