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從八年前的2010年說起,初進大學拓萌,惶然無知岁钓,心有雜念。雖入新環(huán)境微王,開始新起點屡限,但難以洗滌窠臼,故五年大學炕倘,除散亂讀了幾本雜書钧大,游泳、足球未輟之外罩旋,于己內(nèi)心修養(yǎng)之提高竟無幾事可供回憶頷首啊央,實五年求學而智未開。
讀研以來涨醋,所經(jīng)人瓜饥、事之變,悄然作用于自己浴骂,對生活乓土、學習、工作之思考漸漸發(fā)生轉(zhuǎn)變。三年以來趣苏,雖時常受經(jīng)濟之困狡相,然常得身邊師長、同學指點拦键,故思想日漸解放谣光,些許習氣得以改變檩淋,實乃我之幸事芬为。
今學生歲月盡去,心中感慨之余卻無絲毫往昔傷感悲情蟀悦,惟平淡縈懷欲將殘留記憶中的點滴舊事訴諸幾篇文字媚朦,以此窺見自身成長之軌跡,亦為將來開墾荒蕪心田而播種移苗日戈、埯瓜點豆询张。
一 良師益友D
入學之初雖有幾次會面,但我與D并不相熟浙炼,不過他給我的感覺倒有幾分特別份氧,寡言少語,有幾分生活品味弯屈。我與D的接觸源于一次偶然蜗帜。一日晚上,因出差借相機资厉,便推開了D宿舍的門厅缺。對于借東西,尤其是較為貴重之物宴偿,我向來不愿向別人伸手湘捎,更不用說不熟悉的人。本來是準備向W借窄刘,因為W太熟窥妇,便無所顧忌。但W相機不在娩践,便準備回了活翩。熟料一旁坐著,面對電腦的D從抽屜里拿出相機與我欺矫。相機裝在皮革套中纱新,與常見的布套相比,略顯講究穆趴。由此我斷定D其人脸爱,雖性格稍顯內(nèi)向,不善言語未妹,但為人大氣簿废、講究空入,可交,從此我們便逐漸相熟起來族檬。
此后的幾番交往均與吃有關(guān)歪赢。D好吃,會吃单料,能吃埋凯,乃有福之人。由“吃”引起了我的好奇扫尖,我的觀察白对,我在生活中對“吃”認識的提高。最先由他宿舍一本《人間滋味》引起换怖。汪曾祺文風從容閑淡甩恼,樸素自然,在他筆下沉颂,地方風味条摸、家常小菜,民間特色美食無不令人垂涎向往铸屉。論吃钉蒲,清有袁枚《隨園食單》,可謂古代士大夫論吃之典范抬探;近則有《舌尖上的中國》子巾,以地域美食為載體,記錄城小压、郊线梗、鄉(xiāng)、野普通人的故事怠益。
說到袁枚仪搔,便想多說幾句。
袁枚一聲通達蜻牢,絕意仕途之后烤咧,醉心金陵靈秀之氣,購造隨園抢呆。隨園造園如何煮嫌,姑且不論,童雋先生《隨園考》可窺見一二抱虐,單論袁枚對隨園之經(jīng)營昌阿,便為尋常人所不及。重修隨園,卻無圍墻之封閉懦冰,以便招攬游人灶轰,且附以詩詞唱和。待初具聲名刷钢,一本《隨園食單》笋颤,極力渲染自家私園食物之精妙及家廚烹調(diào)技藝之高超。袁枚善于營造飲食氛圍内地,將餐桌置于亭榭伴澄,且宴飲之時有佳人伴舞,故而隨園生意相當火爆瓤鼻。隨園及個人知名度上升之后秉版,其著作《隨園全集》贤重、《隨園食單》一時供不應求茬祷,僅賣書一項,袁枚一年即可收入三四千兩白銀并蝗。中年以后祭犯,各方人士爭相聘請袁枚寫應酬文章,墓志碑記滚停、壽序諛文沃粗,袁枚來著不拒。
袁枚精于養(yǎng)生键畴,八十高齡仍游于吳越之間最盅。舊時交通不便,以八十高齡承受舟車勞頓起惕、跋山涉水之苦而興致不減涡贱,可見身體狀況之佳、精力之矍鑠惹想,時人稱贊其“八十精神勝少年问词,登山足健踏云煙”。
評完袁枚嘀粱,我輩應有所啟發(fā)激挪。言歸正傳,一本《人間滋味》引發(fā)了我對生活細節(jié)的關(guān)注與思考锋叨,并常想如何將自己身邊人垄分、事見諸筆端。人與人差別雖大娃磺,然歸根結(jié)底于生活無二薄湿。識文斷字者可讀他人生活故事,而能寫者卻能表現(xiàn)自己生活的點滴。識文斷字而不能寫嘿般,實文字功底不健全也段标。
《人間滋味》于我而言,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炉奴,雖無太多《隨園食單》里的精致考究逼庞,但可處處于生活的平淡細微中,品嘗鮮活的人間滋味瞻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