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有名豈在鐫頑石仿粹,路上行人口勝碑蒙具。
(一)?
稻田頭隨手抓一把谷草? ? 就賦予你勇往直前的生命舆瘪!
即使化作一抹泥土? ? 還是和大地相愛相親!……
? ? ? ? ? ? ? ? ?
有的人? ? 即便活了300歲? ? 也是植物人
有的人? ? 即便活了500歲? ? 也徒有人名
您钟哥,草鞋書記? ? 活了92歲
老百姓啊? ? 也都說:
您走得? ? 太年輕!……
——鄉(xiāng)壩頭的老百姓
還沒聽夠那雙草鞋? ? 熟悉的腳步聲……
還沒聽夠那一聲聲? ? 爽朗的四川鄉(xiāng)音……
(二)
今夜
您再也聽不見了
聽不見全國人民的嘆息聲
聽不見四川人民的惋惜聲
聽不見外出的瞎访、留守的170萬仁壽兒女的抽泣聲啊
聽不見了? ? 您再也聽不見了——
一聲聲魂兮歸來吧? ? 一聲聲 呼喚您……
曾幾何時腻贰?
一提起書記、鄉(xiāng)長扒秸、村長
老百姓的眉毛就擰成一股? ? 打結(jié)的繩……
一想起那雙70年代的草鞋啊
就像見到了當年? 長征路上的紅軍……
一雙普通的草鞋? ? ? 撿一把谷草編成
永遠定格成了——草鞋書記? ? 楊汝岱的別稱
(三)
虛假的稱號不值一文
百姓的口碑價值千金播演!
那些特殊年代的造反派? ?
早就謀劃要消滅您? ——那雙谷草編制的生命!
老百姓卻忘不掉那位 —— 用草鞋丈量過巴蜀大地的老人
男女老少都悄悄保護您? ? ? 幫助您一次次? ? 死里逃生
傳說造反派把您關(guān)起來想餓死您伴奥!
傳說天沒亮就把您裝進麻袋往公路上扔写烤!
您大難不死?
—— 死不得啊? ? 老百姓還需要帶頭人!
稻田頭隨手撿一把谷草? ? 就賦予你勇往直前的生命拾徙!
即使化作一抹泥土? 還是和大地相愛相親洲炊!……
一雙草鞋
? ? ? ? ? 升華成了——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的象征!
? ? ? ? ? 升華成了——勤政愛民——艱苦補素的精神!
(四)
2018年2月24日17時28分
一位慈祥的老人
一顆偉大心臟的血泵? ? 停止了跳動
一對疲憊肺葉的翅膀? ? 停止了煽動
一雙谷草編制的草鞋啊
訣別了那位老伙計? ? 那位固執(zhí)地拖著自己一起? ? 走遍巴山蜀水的老人……
一雙草鞋
還愧疚著那一年 那一天的任性
任性地在老人腳上擠出了一個個血泡
老人卻依然咬著牙走? ? 一直沒吭一聲......
走到田埂上見到老鄉(xiāng)們啊
你叫著一個個熟悉的名字
就把我和血泡忘得一干二凈……
走到黑龍灘工地見到數(shù)萬水利大軍啊
你趕緊上前扶起抬杠
就把我和血泡忘得一干二凈……
走到工廠車間見到工人兄弟啊
你急切地問技改选浑、問生活
就把我和血泡忘得一干二凈……
(五)
今夜
那些曾經(jīng)自帶口糧自帶工具自帶鋪蓋卷
——跟你上黑龍灘工地的農(nóng)民兄弟? ? 一點沒有睡意? ? 默默守著你
今夜
“川西第一海”3億多立方米蓄水啊
——化作了多少淚滴古徒?拓提?
“成都后花園”的春花啊自覺列隊成一朵碩大的花環(huán)? ? 簇擁著您
仁壽黑龍灘的八十五座島嶼啊今晚自覺列成方陣? ? 守護著您
今夜?
湖面的浪花為您奏起低徊的哀思陪伴你
島上的松林為你合唱激昂的草鞋進行曲
林間的小鳥兒嘰嘰喳喳——?
講著一位老人和一雙草鞋的傳奇……
今夜
工地不會休息? ? 車間不會休息......
還有你的故鄉(xiāng)仁壽汪洋鎮(zhèn)的拉煤車
——來來往往破例鳴起長笛......
(六)
聽啊? 今夜的黑龍灘大壩工地
抬匠們熟悉的號子聲? ? 由遠而近
合著二峨山的山風呼嘯而來
合著100多萬畝莊稼的拔節(jié)聲吱吱而來
合著大四川的呼喚? ? 十四億國人的初心海嘯而來
聽著工友們的號子聲
您安詳?shù)亻]上疲憊的眼睛
你動一動耳根? ? 還在靜靜地聽——
號子聲? ? 是工友們的無伴奏合唱啊
唱著激越的調(diào)子憂傷的調(diào)子深情的調(diào)子
——總想把您喚醒!......
一位操心大四川的老人走了
一位修建黒龍灘的''包工頭‘’走了
十里外就能聽見的工地號子聲隧膘、錘子聲
以及鋼釬與大山的對喊聲
總想把您喚醒代态!......
——“幺兒霍霍嘿喲? 嗨呀嗎海棠花喲,嗨呀嗎海棠花喲………
幺兒霍霍嘿喲? ? 嗨呀嗎海棠花喲? ? ? 嗨呀嗎海棠花喲………”
? ? ? ? ? ? 后記:作為從四川仁壽走出來的詩人疹吃,從小聽著老人們關(guān)于草鞋書記楊汝岱的故事長大蹦疑,草鞋書記與老百姓席地而坐擺龍門陣的一個個故事一直在老家廣為傳誦,也深深感染著我萨驶。不把自己的所聞所感以樸素的小詩寫出來歉摧,就覺得對不住這位樸實的老人,就覺得對不住70年代戰(zhàn)天斗地腔呜、無私奉獻的我的父輩們H隆(我的四叔吳述堂就是當年自帶鋪蓋卷修建黑龍灘浩大水利工程的戰(zhàn)士之一)……2018年3月18日于成都
? 延伸閱讀:
? ? ? 上世紀七十年代膝但,在哪個“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時期,修建仁壽黑龍灘一共犧牲了133名英雄谤草。涌現(xiàn)出許多“戰(zhàn)天斗地”跟束、無私奉獻、可歌可泣丑孩、感天動地的動人事跡冀宴。
? ? ? —— 最初,上萬名建設(shè)者幕天席地温学,沒有工棚居住花鹅,全縣人民組織慰問團上工地慰問,送來竹子枫浙、春草10多萬公斤,竹笆4000多件古拴,解決了修工棚材料箩帚,送來生豬84頭,豬肉2500多公斤黄痪,蔬菜30多萬公斤紧帕,糧食2萬多公斤。
? ? ? ? ——青年石工王衡松是工地一名突擊手,他在坡上清理石料被山上滑下巨石擊倒犧牲后是嗜,雙手還緊握住鉆子和手錘愈案,王衡松的弟弟王衡相聞訊后立即趕來接替哥哥沒有完成的任務(wù);丈夫犧牲了鹅搪,妻子黃慧君繼承丈夫遺志站绪,做鋼筋工,她勤學苦練丽柿,學就一身本領(lǐng)恢准,1973年被選為模范,出席指揮部先代會甫题;兒子犧牲了馁筐,父親代其上陣繼續(xù)修水庫;一人犧牲了坠非,兄妹一齊上工地……
? ? ? ? ——在隧道修建過程中敏沉,建設(shè)者冒著濃煙,不顧缺氧危險沖進工作面炎码,一人昏倒了盟迟,兩人沖上去;19人昏倒了辅肾,工地領(lǐng)導組織搶救队萤,當他們蘇醒過來后,不顧勸阻又沖進去矫钓,他們說:“黨給的任務(wù)還未完成要尔,我們要繼續(xù)干下去。
? ? ? ? ——珠嘉公社國河二組雙目失明的吳興國把自己僅有的0.5公斤干海椒送來慰問“水利戰(zhàn)士”新娜;古佛公社敬老院的老人將自己喂的一頭大肥豬送來工地慰問赵辕;龍正小學的小學生,步行10多公里概龄,用自己的書包背來鵝卵石1250多公斤还惠,要為黑龍灘水庫建設(shè)出一份力;為了修建水庫私杜,4662戶共2.1萬多村民搬出家園蚕键;大壩26個連隊白天完成任務(wù)后,晚上又上工地進行義務(wù)勞動衰粹,大家不留姓名锣光,不要報酬,戰(zhàn)斗在最需要的地方铝耻,為加快大壩進度作出了貢獻……
? ? ? ? ——當年仁壽縣的諺語:“下雨水外流誊爹,無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貴如油”
? ? ? ? —— 草鞋频丘,一種用草編織的鞋子办成,流行于全國許多地區(qū)。也稱草履搂漠、芒履迂卢、芒鞋,俗稱“不借”状答、“千里馬”冷守。草鞋價格低廉,一般都買得起惊科,或自己會編拍摇,且不耐穿,不必借馆截,也無人借充活,故稱“不借”。草鞋雖然簡陋蜡娶,但可以隨穿者千里之行混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