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晚讀完了曾仕強老師的《易經真的很容易》第五章雖然短短幾百字但是其中的道理卻及其深刻。
一、一切吉兇都是由內心變動而轉換
二、憑良心由境,立公心
三、吉兇悔吝之外還有無咎
一憔晒、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趨吉避兇人之常情藻肄,但是所謂的吉兇都是隨時變換的,吉兇在《易經》中指的是所得和失去拒担,有所得便是吉嘹屯,有所失便是兇,而且吉兇伴隨著我們的七情六欲而產生从撼,好似王陽明心學里面的心動則外界動州弟,只要內心平靜哪怕外界如何波動就如同平靜的湖面,好似福禍相依低零,人在吉利的時候就最容易高傲婆翔,這樣便會招來兇。
二掏婶、憑良心做事啃奴,然后趨吉避兇
我們在沒有行動的時候很理智,很有公德心雄妥,但是如果開始行動最蕾,就有了欲望和情緒,這樣整個人的行動都會變形老厌,情緒和理智就不匹配瘟则,相當于非常不理智。就我們最近的疫情事件就可見一斑枝秤,有的人就是這樣醋拧。最重要的就是良心和行為保持一致,多數(shù)人在不行動時,知道良心重要丹壕,但是行動的時候就忘記了良心庆械。這是我自己要提醒自己的。
三雀费、吉兇悔吝之外還有無咎
有句古話叫福禍相依干奢,而且福禍有時候可以互相轉換,一陰一陽之謂道盏袄,無論如何都是善的忿峻,并沒有相對的惡。世界上原本沒有惡辕羽,只是有時候我們不喜歡就把它叫做惡逛尚,世界上有善有惡便是人和人之間糾纏不清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知道犯了錯刁愿,內心要改正向善這就是悔绰寞,如果只是嘴上說著想要改過,但是內心卻要找理由推諉這便是吝铣口。通常結果便是悔過便是趨吉滤钱,而悔吝者這是趨兇。(為何這么說脑题,自己做錯了事件缸,嘴上說悔改內心卻不改正,后續(xù)很容易出現(xiàn)更大的錯誤叔遂,這是必然這也是規(guī)律)
學完之后我自己有幾點感悟:
1.世界上本沒有善惡他炊,只是我們每個人有了善惡的標準所以才有了善惡,善惡帶來的吉兇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已艰,而且是可以規(guī)避掉的痊末,比如做事憑良心,知行合一這樣自然不會帶來大兇哩掺。
2.把事情做到合理即可凿叠,并非要分對錯。
3.內心的變動會引起吉兇的變動嚼吞,保持內心的淡定從容需要慢慢磨練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