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三秦風光 鉤沉隴東往事——評散文集《流年漫過長安城》
□巴隴鋒
(本文是為孫博文散文集《流年漫過長安城》所作的序,發(fā)表于《自學考試報》2023年4月21日,有刪改)
寫作的人,大都是讀書多、有想法、勤于思考、善于書面表達的人当叭,散文集《流年漫過長安城》即是明證。
《流年漫過長安城》的作者孫博文在隴東出生盖灸、長大蚁鳖、求學,學成不久糠雨,就遠赴河南焦作才睹,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十多年,于2010年正式安家古城西安甘邀。其間琅攘,家境的困頓,求學的艱難松邪,生活的波折和輾轉(zhuǎn)坞琴,工作的辛勞和繁忙,相夫教子的庸常逗抑、瑣碎剧辐,都沒有打敗她對文字的熱愛。相反邮府,多年來荧关,她走過的慶陽、豫西山陽城褂傀、古城西安及其足跡所至的名山大川忍啤,更加激發(fā)和磨礪了她觀察、讀寫仙辟、思考的興趣和能力同波。這種對生活的熱愛鳄梅、對造化的眷戀,發(fā)而為文未檩,便成此書戴尸。
《流年漫過長安城》是一部具有濃郁西北色彩的散文集。全書連后記五十九篇冤狡,分四部分:“長安陌上”十九篇孙蒙,寫西安故事、三秦風光及作者的洞見筒溃;“翻閱流年”二十六篇马篮,記錄成長往事沾乘,追憶似水年華怜奖;“一路聽風”八篇,敘述旅途見聞翅阵,描摹綺麗風光歪玲,定格欣悅?cè)松弧澳甑男跽Z”五篇掷匠,為過年隨想滥崩、冬日之詩。翻閱全書讹语,你會發(fā)現(xiàn)整部書呈現(xiàn)著質(zhì)樸钙皮、溫暖的調(diào)子。作者用涓涓文字顽决、拳拳之心書寫生活中的點滴見聞短条,其間有溫情與感動,有憐愛與希冀才菠,有風景與收獲茸时,也有辛酸和凄涼……篇篇鐫刻著黃土地的變遷,記錄著外鄉(xiāng)人寄身西安的喜怒哀樂赋访,承載著普通人對命運的思考可都、對社會的觀感,輻輳成一代人的心路歷程蚓耽。書中文章似旅游略記渠牲,如爐邊細語,很耐讀步悠,是喧囂時代的清醒之語签杈,完美體現(xiàn)了中文在文字風格、形式結(jié)構(gòu)贤徒、表情達意上的無盡魅力芹壕。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呈現(xiàn)汇四。首先,從這本書中能感受到作者的文字感覺是靈敏的踢涌,語言成熟通孽、流暢、優(yōu)美睁壁,已經(jīng)形成了風格化傾向背苦,體現(xiàn)了中文之美。其次潘明,書中文章無論是結(jié)構(gòu)布局行剂,還是寫作手法,都有章法钳降,是成熟寫作者的風范厚宰。書中收錄的散文情景結(jié)合、敘議相生遂填,尤其善講故事铲觉、善用意象,寫出的故事背后往往隱含著出人意表的道理吓坚。善用對比撵幽、細節(jié)出彩,引用比比皆是礁击,也是這本散文集的一大特色盐杂。誠然,散文講究“形散而神聚”哆窿,作者做到了链烈,同時還具備散文的內(nèi)涵之美。開卷有益更耻,知識性测垛、識見性、啟迪性強秧均,是本書的鮮明特色食侮。
作者是隴東人,她對隴東往事目胡、隴東民俗風物的鉤沉锯七、發(fā)掘,具有“立此存照”的史料價值誉己,讀來親切感人眉尸。
如今,作者生活在西安,對這座城充滿了熱愛噪猾,將這座城里的所見所思記錄下來霉祸,成就了這本散文集《流年漫過長安城》,希望這本書能不負讀者的期待袱蜡,給圖書界吹來一股清風丝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