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9.15-9.21)
本周我們讀《楚辭》相關章節(jié)。《詩》這本書的第三章《屈原與<楚辭>》速勇,以及第二編第一章《先秦詩人》;《楚辭選》當中看《橘頌》坎拐。
楚辭烦磁,最簡單的解釋养匈,就是楚人的詩歌。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詩經(jīng)》的新的詩歌形式都伪。幾乎所有方面都帶有濃郁的楚國地域特色乖寒。
“蓋屈,宋諸騷院溺,皆書楚語楣嘁、作楚聲、紀楚地珍逸、名楚物逐虚,故可謂之楚辭” (宋.黃伯思 《東觀余論? 校訂楚辭序》)
西漢劉向?qū)⑶⑺斡竦热说淖髌份嬩洺杉簧牛冻o》成為一部詩集的名稱叭爱。
了解楚辭,只要里一個人就可以漱病, 這個人买雾,就是——屈原。
公元前278年杨帽,秦楚大戰(zhàn)漓穿。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楚國都城,進而南下注盈,奪取洞庭湖周邊一代晃危,直逼長沙。此刻屈原已被放逐沅湘之間老客,顛沛流離十余年僚饭,聞此消息,悲憤難抑胧砰,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自沉汨羅江鳍鸵,以身殉國。當?shù)厝藙澊瑏泶驌魄z體尉间,并包粽子投以江中偿乖,祭祀屈原。由此形成習俗乌妒,兩千多年來沿襲至今汹想。每年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劃龍舟撤蚊、吃粽子古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也許屈原自己也沒有料到侦啸,他會以這一鮮活的方式槽唾,活在我們中間丧枪。我們通過閱讀他的詩歌,了解他庞萍,與他為友拧烦。
屈原幾乎以一人之力支撐起一個時代的詩歌,他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钝计,第一個把全部的人生經(jīng)歷恋博、生命意志、思想情感私恬,傾注在詩歌中债沮,使得詩歌深深烙上其鮮明和強烈印記的詩人。
楚辭與《詩經(jīng)》并稱為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本鸣。李白‘疫衩、杜甫等后世詩人無不受其澤溉。
李白在《江上吟》贊嘆“屈平詞賦懸日月荣德,楚王臺榭空山丘”闷煤。
1、《詩經(jīng)》中的詩歌和楚辭中的詩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涮瞻?鲤拿;
答:不同之處有三:
1)《楚辭》中的詩歌有了作者,《詩經(jīng)》大多沒有署名饲宛, 是從民間收詩皆愉、錄詩, 找不到具體的作者艇抠;
2)楚辭的特點之一是多用“兮”; 楚辭開創(chuàng)了三言久锥, 詩經(jīng)大多數(shù)是二字押韻家淤;
3)屈原一生兩次被遠逐,憂愁幽思瑟由,而作《離騷》絮重。作品中體現(xiàn)正直高潔的人格、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歹苦,對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青伤;
2、《橘頌》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橘子的殴瘦?同時反映了屈原怎樣的情懷狠角。(重要,下周讀書會的重點討論)
答:《橘頌》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詠物詩蚪腋。細致描寫了橘樹“受命不遷丰歌,生南國兮”的習性姨蟋。
從葉、花立帖、果的外形眼溶, 以及果的甘美內(nèi)質(zhì)等角度描寫橘子;
突出橘樹“深固難徙晓勇,廓其無求兮堂飞。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的品質(zhì)绑咱。?
這既是橘的品質(zhì)酝静,也是屈原的品德。
此篇既是寫物羡玛,也是寫人别智,借物以述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