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殴胧,網(wǎng)絡上不少人抨擊白巖松的“饑餓感”墨闲,剛才在網(wǎng)上搜了一遍,找到了一個叫“正反讀書”的公眾號轉(zhuǎn)發(fā)的那篇文字菲盾,下面是它的鏈接颓影。
https://mp.weixin.qq.com/s/jv2OQVTKEW73rtmMFb6PUA
再截幾幅圖給大家
https://mp.weixin.qq.com/s/jv2OQVTKEW73rtmMFb6PUA
不知道這篇文字是否就是最近飽受詬病的“白巖松提倡的饑餓感”。
如果是懒鉴,有二件重要的事不能忽略而被很多人忽略了诡挂。
第一,這篇文字是寫在《白說》這本書里的临谱,這本書是2015年出版的璃俗,與2020無關(guān)。
第二悉默,這本書出版時中國的多數(shù)城里人和很多農(nóng)村人已經(jīng)不為吃飽而發(fā)愁了城豁,白巖松也不可能預見到后來會真的出現(xiàn)“糧食問題”,他所提倡的“饑餓感”更多的是一種比喻麦牺,比喻精神上毫無追求的那種狀態(tài)钮蛛,“如饑似渴”“求賢若渴”這些成語,不都是表達一種饑餓感嗎剖膳?
模糊了時間概念魏颓,冤枉了白巖松。
有些人是無意的吱晒,他們不懂如何澄清事實甸饱,建議重新學習新聞五要素。
有些人是有意的,他們知道很多人不會去核實事實叹话,故意為之引導更多的人跟風偷遗。
…………
附:我本人當年的饑餓感? 1984年大學畢業(yè)前夕的某一天晚上,熄燈之后的我們躺在床上驼壶,聊了挺晚的氏豌,大家都有些餓了,但是都沒什么吃的當然那時夜里也買不到任何吃的热凹,我對面的老朱首先嘆了一口氣泵喘,習慣性的打開了他那臺巨大的半導體收音機,里面冒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個女播慷慨激昂的聲音:“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挨餓……”般妙,老朱啪的一聲關(guān)掉收音機纪铺,喉嚨里發(fā)出了更大更深沉的一聲近乎絕望的嘆息聲。
其他三人哈哈大笑碟渺,在饑餓中愉快的睡去了鲜锚。
畢業(yè)后再沒見過老朱,那樣的饑餓感我也絕不想再有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