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中國人泌参,我在中國長大。16歲的我獨自去到美國常空,生活三年」烈唬現(xiàn)在準備步入大學。其實我想說的是漓糙,我的母語是中文铣缠,但一個習慣讓我的英文變得像母語一樣。我相信現(xiàn)在很多正在閱讀的人心里會自問昆禽,那這個習慣是什么呢蝗蛙?讓我來告訴你......
那就是從小聽磁帶∥辏看似非常簡單歼郭,但讓這件簡單的事變得不簡單的就是我一天不斷的堅持了6年。都說開始容易堅持難辐棒。說實話這期間我也有小孩子的逆反心理病曾,不想聽、覺得沒意義漾根、想放棄泰涂。但是因為被媽媽“逼著”我“不得不”堅持了6年。這六年中其實我的意識中沒有進步的想法辐怕,但不積跬步逼蒙,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寄疏,無以至江河是牢。當我到了美國,一切不經(jīng)意的付出都看到了結果陕截。有時候不是我們做的事情沒有效果驳棱,而只是積累的不夠多、或者時機沒到农曲。
很多媽媽跟我說社搅,我家寶貝聽不懂英文,所以就先不讓TA接觸,等到了小學再去學就好了形葬。這種思維其實是錯誤的合呐。研究表明,最佳的語言學習時期是0-3歲笙以,其次是3-6淌实。就如同我們學中文一樣。一直到一歲半甚至兩歲源织,我們才會說話翩伪。英語是一個同樣的過程,需要非常大量的輸入谈息,才能期待輸出缘屹。
除了聽磁帶這個方法,還可以通過一些別的方式侠仇,比如說在碎片的時間聽英文歌轻姿。我以前經(jīng)常在去上學的路上聽,還有就是每天在學校上課前老師會花5-10分鐘讓我們拿著歌詞學英文歌逻炊。再比如看一些沒有字幕或純英文字幕的美國原版電影互亮。我比較推薦迪士尼和Universal的,都是一些美國的小孩子必看的余素。不要怕孩子聽不懂或者看不懂豹休,有了動畫的畫面,就算不能全部聽懂英文也是能理解情節(jié)的桨吊。
關于英語補習班威根,我個人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語言是靠積累的视乐。語法固然重要洛搀,但當孩子聽的夠多后,運用語法就不是靠死記硬背佑淀,而是所謂的語感留美。這也就如同我們中文,并不用學語法伸刃,就知道怎么正確的完整的造句谎砾。
這樣一個聽磁帶的方式,在我英文水平上的幫助是我從沒有想過的捧颅。最后棺榔,我想說,寶貝的成長源于父母的成長和陪伴隘道。如果父母愿意花時間并且用對的方法,寶貝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