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憎妙,“暑”即炎熱,小暑即小熱厘唾。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抚垃。小暑到來,意味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趟大。
今年7月7日至21日為小暑,期間正逢三伏天的頭伏护昧。民諺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惋耙⌒懿”是指天氣由干熱轉為悶熱,特別要注意防暑婿屹。
精神調養(yǎng)
保持心靜,保持心情舒暢昂利,保持心平氣和,戒躁怒铁坎。做到“心靜自然涼”。
多聽悠揚舒緩的音樂硬萍,保持情志愉快。古人在此節(jié)氣云:“聽曲消愁朴乖,有勝于服藥÷蛐撸”
飲食調養(yǎng)
養(yǎng)護脾胃是重點。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畜普,少食辛辣油膩之品。
多喝湯或粥吃挑。
加強營養(yǎng),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儒鹿,還要多吃養(yǎng)心几晤、護心的食物约炎。
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蟹瘾、絲瓜、南瓜憾朴、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众雷。
注意補充水分灸拍,以防脫水和中暑做祝。
起居調養(yǎng)
每天作息應有規(guī)律,可晚睡早起鸡岗,保證充足睡眠混槐,最好午睡一會兒轩性。
注意勞逸結合声登,適當活動揣苏。可選擇散步卸察、游泳、瑜伽蛾派、太極拳、旅游等方式洪乍。
避免坐露天的木凳。俗話說:“冬不做石壳澳,夏不坐木∠锊ǎ”小暑時節(jié)濕氣重,木凳坐久了抹镊,濕氣侵入人體,可能誘發(fā)痔瘡垮耳、風濕和關節(jié)炎。
瑜伽動作
瑜伽山式终佛,治頸椎病。
第一步:靠墻绍豁,雙腿并攏,腳的內側貼合在一起竹揍,兩個腳跟靠在墻上敬飒,整個身體的后側充分地貼合在墻面上鬼佣。收臀、收腹晶衷,下巴稍微內收。
第二步:雙臂張開平展在兩側晌纫,彎曲肘關節(jié),使大小臂構成90度角锹漱,腕、肘哥牍、肩也都充分地靠在墻上。
按摩穴位
暑天濕邪困脾嗅辣,重點以化痰祛濕為主。
豐隆穴位于小腿前外側澡谭,外踝尖上8寸處,每天用大拇指點按此穴1-3分鐘潘酗,有化痰功效。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仔夺,用指按1-2分鐘或5分鐘,可祛濕囚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