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一直是我的最愛,不過最近看了《中國詩詞大會》镇饮,對詩詞也開始萌生好感蜓竹。今天在學習詩詞平仄時,突然有個疑問储藐,【為什么古代詩詞盛行俱济,現(xiàn)代小說當?shù)溃俊?/p>
我左思右想钙勃,把可能的原因列了列蛛碌。
【古詩詞字少,小說字多】
我的第一反應是詩詞字少辖源,便于書寫和流傳蔚携。
古時候,大家都是用毛筆寫字克饶,試想一下酝蜒,一個古人寫下一本幾十萬的小說,要廢掉多少紙墨矾湃,多少書寫時間亡脑。即使是詩詞大家,終其一生,寫下的詩詞總數(shù)也很少有超過20萬的远豺。另外,詩詞的精簡有利于流傳坞嘀。大家相互口傳躯护,或者自己用筆記錄下來即可,節(jié)省了印刷出版的費用丽涩。
現(xiàn)在網(wǎng)絡小說鋪天蓋地棺滞,一本幾十萬的小說不算長,甚至過百萬字的小說也不少見矢渊。電子閱讀讓流傳的成本幾乎降低到零继准,且用鍵盤打字的速度也遠遠快于用毛筆寫字。
【古人含蓄矮男,今人直接】
我的第二反應是古人含蓄移必,今人直接。無論是想勸誡別人毡鉴、表達自己的三觀崔泵,描寫愛情,亦或是透露自己的心情猪瞬,古人都非常委婉憎瘸,也常常會借助各種意象,以物喻人陈瘦。而今人比較直接幌甘,直接地抨擊社會,直接地表現(xiàn)愛恨情仇痊项。小說能細致入微地描寫出自己所想锅风,而詩詞為自己的想法帶上一層面紗。不能說誰好誰壞线婚,只能說各有千秋遏弱。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現(xiàn)代比古代擁有更多的言論自由塞弊,對各種聲音都保持一種更加寬容的態(tài)度漱逸。
【古人的知識面沒有今人的廣】
在古代,知識的獲取和傳播遠不如當代方便∮窝兀現(xiàn)在饰抒,我們有谷歌和百度,能夠快速便捷地獲取信息诀黍;有Quora和知乎袋坑,能夠很方便地向眾人求助;有facebook和微信眯勾,利于大家交流枣宫;有飛機和高鐵婆誓,方便四處游歷……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整體學問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可以細膩地描寫自己生活中不曾遇過的人也颤,不曾碰到過的事洋幻。通過各種八卦新聞,我們既能夠知道大人物身上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翅娶,也能夠了解小人物的生活動態(tài)文留。
所以,古代的詩詞內(nèi)容大多局限于達官顯貴之人和自己的人生閱歷竭沫,寫得比較籠統(tǒng)燥翅,比較真實。透過詩詞蜕提,你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懷森书,了解到他的生活和時代潮流。而現(xiàn)代的小說贯溅,特別是網(wǎng)絡小說萤衰,與作者的人生閱歷聯(lián)系較弱驮捍,你很難透過小說對作者的真實情況有一知半解弟蚀。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置蜀,也可能寫出充滿熱血的黑幫情仇文;一個從來沒見過gay的乖乖女姐霍,也可能偏愛鬼畜攻癡情受之類的耽美文鄙麦;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也可能喜歡寫虐身虐心的殘疾文镊折。
一部長篇小說胯府,通常會涉及好幾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物背景恨胚,一連串的意外事件骂因,需要較廣的知識面才能撐起小說的骨架。我個人認為赃泡,在知識的廣度這一層面上寒波,古人是望塵莫及的。
【結束語】
詩詞有詩詞的精簡與美感升熊,小說有小說的生動和有趣俄烁。我覺得兩者可以相互借鑒,比如可以用詩句作為小說的節(jié)標題级野,或章節(jié)的開場語页屠,或人物出場的描寫之詞。清代的《紅樓夢》就是我們學習的典范,現(xiàn)代的《昆侖》和《甄嬛傳》寫得也不錯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