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相概念吕粗,給人的印象就是枯燥侥猩,乏味歹垫,艱澀豹障,費腦子檐什,冷冰冰务蝠,是一堆無趣又無用的玩意诅需。
我原來就是這么想的信殊,但去年發(fā)生的一件事秧廉,徹底改變了我對“法相概念”的認知伞广。
? ? ? ? ? ? 我就讀的佛學院,每天都有兩支香疼电,但我坐香時雖然一直很用功嚼锄,卻總有一大堆不知從何而起的妄念充斥腦海。我試著控制蔽豺,卻在角力中越來越失控区丑。
直到去年學習[百法名門論]的“大隨煩惱”部分時,老師提到了三個概念修陡,令我靜坐時對心念的把握能力一下子突飛猛進沧侥。
(一)“昏沉”
老師說,昏沉這個心所魄鸦,會令我們的認知和覺察能力宴杀,我們的第六意識天生是有覺察作用的,這也是自我認知得以存在的原因拾因,雖然這種“自我意識”的根源是第七識的錯覺旺罢,但對于深陷妄念之流中的我們來說,卻不失為一條向上逃生的繩索绢记”獯铮可當我們的心進入昏沉狀態(tài)的時候,這些自我覺察蠢熄、認知的作用就逐漸變?yōu)榱艘环N糊涂不清楚的狀態(tài)跪解,讓我們的心對于外境和內(nèi)境都沒有了清晰了知的能力。所以护赊,昏沉是禪修的一大障礙惠遏,尤其是在修止時,昏沉簡直就是頭號天敵骏啰。而修止的功夫如果不到位,我們羸弱的心力就無法保證我們修觀時不“掉舉”抽高。
(二)掉舉判耕,“掉”是指“掉動”——我們的心念有一個特征就是,
同一時間只能生起有關(guān)一個主題的念頭
翘骂。而但我們的心被雜念所惑壁熄,所保持你所緣境就會跟著“掉動”帚豪,而我們的心則轉(zhuǎn)而跟著妄念“嗨皮”去了。
? ? ? ? ? ? ? ? ? ? ? ? ? ? ? ? “舉”是說“高舉”——心因為被妄念編的故事刺激的特別興奮草丧,像飄浮在空中一樣狸臣,用《瑜伽師地論》的話說,就是“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昌执≈蛞啵《顯揚圣教論》對于掉舉的定義也是:“心不靜息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yè)”——掉舉的結(jié)果就是心動神疲,失去正念懂拾。
(三)“失念”
宗大師說我們想要成就三摩地煤禽,要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是心于所緣,專一安住岖赋,第二個是心于所緣檬果,相續(xù)安住,心于所緣唐断,專一安住选脊,就是正念的力量,而昏沉和掉舉則會令我們失去正念脸甘,并引發(fā)“不正知”“散亂”等后果知牌。
聽老師講完這幾個概念后,我在坐香時立馬按照老師的描述在禪修時不停的檢查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是偏向于“昏沉”呢斤程,還是偏向于掉舉呢角寸?自己在剛才的心相續(xù)中,有沒有失念呢忿墅?
這么做的好處在于:當我察覺到自己的情況有所不佳時扁藕,就會觸動另一個心所——“作意”來警醒內(nèi)心,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疚脐。
而這一過程除了自我檢查外亿柑,以后的作意和自我調(diào)整全部都可以通過訓練達到“自動化完成”的狀態(tài),也就是將臨時的工作記憶變成硬編碼的行為習慣棍弄。而如果用功得當望薄,就連“自我檢查”本身,也可以成為禪修中的自動程序呼畸。
經(jīng)由這件事后痕支,我對法相概念的看法大為改觀,我發(fā)現(xiàn)法相是修行人操作軟件中必不可缺的“硬件”蛮原,它對凡夫妄心的的剖析細致準確到每一個修行人都必須有它的幫助才能從自己的“妄心”手中奪回起心動念的主動權(quán)卧须。
它也是每一個探索自己內(nèi)心的勇士都必備的“地圖”,有了它的指導,我們不僅能對人性的弱點有所防備花嘶,更可以對人性的光芒有所認識笋籽。從而實現(xiàn)最大化的“自我利用”。
它更像是一個頂戴手電筒——進山洞探險的人頭上都有的那種手電筒椭员。前路或崎嶇或通順车海,或平整或泥濘,全都能在頂戴手電筒的照射下全部展現(xiàn)隘击。法相概念就是慈悲的佛陀和祖師為從火宅中逃命的我們準備的頂戴手電筒侍芝,它不僅可以照破我們死的恐懼,更可為使用它的人照見生的希望闸度。
它還是我們攀爬高樓時用到的腳手架竭贩,可以為我們的攀爬提供“立足點”和“發(fā)力點”。因為除了樹立正見莺禁,法相概念更多的作用是能夠“策厲正行”留量。古人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現(xiàn)代的成功人士們也振臂疾呼“行動力就是生產(chǎn)力”,關(guān)于后者哟冬,是我在學習善法十一種時親身體驗過的——信楼熄、精進、慚浩峡、愧可岂、無貪、無嗔翰灾、無癡缕粹、輕安、不放逸纸淮、行舍平斩、不害,這些概念有一個算一個咽块,對我而言全都是白撿的技能壓縮包绘面,把它們下載到我的操作系統(tǒng)中后,我在菩提路上走的就更快更好了侈沪。
“知識就是力量揭璃,這句話人人都聽過,可是有多少人真正的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呢亭罪。從今天開始試著練習知識吧瘦馍,這么做”將讓知識即力量不在成為空話。不說別的皆撩,只要你把《百法名門論》中的法相概念打磨清楚扣墩,你觀察世界的眼光馬上就能升級哲银。
每一個領(lǐng)域扛吞、每一個專業(yè)都是由諸多概念組成的呻惕,一般這些概念有上百個到上千個,我們只要搞清這些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滥比,我們就可以進入這個領(lǐng)域亚脆,甚至可以成為這個領(lǐng)域的專家。所以盲泛,對于學習來說濒持,最主要的是要打磨概念,尤其是學習最究竟的佛法時寺滚。
初學時柑营,我們應該學習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的“形而下概念”,一來可以快速增進功力村视,二來可以令我們學習概念的過程進入一個及時反饋的良性循環(huán)官套。
但當我們的學習到了一個穩(wěn)定期時,我們就要開始學習“形而上”的概念蚁孔。在我看來奶赔,形而上是形而下的“根基”。
形而下的概念杠氢,只能對我們現(xiàn)有的操作系統(tǒng)起到一個修復作用站刑,而形而上的概念則往往能夠直接帶我們跳脫出現(xiàn)有的認知局限,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鼻百,得到上帝視角下的“最優(yōu)解”绞旅。
就好比我們眾所周知的“正念”、“精進”温艇、“奢摩他”因悲,這些小概念如果沒有“菩提心”“出離心”這些大概念的攝受,就只能為我們帶來一點點小小的利益中贝,并不能轉(zhuǎn)化為菩提道的資糧囤捻,充其量只會增加一點“我執(zhí)的資糧”。
學習這些大概念的效果正如古德所說:明白目標邻寿,厘清路徑蝎土,直路直走,莫被林中枝葉勾刺掛住绣否。大丈夫直入虎山誊涯,直取獸王,不被中途雞鴨狗鵝耽誤蒜撮。
而依概念比量之依通而達現(xiàn)量智通暴构,也是千圣同途一門超出的妙莊嚴路跪呈。
關(guān)于法相概念,我的故事和學習經(jīng)驗還很多取逾,所以我會在今后的文章中耗绿,不停的變換方法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