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浮邱山下一個山清水秀的村子里度過的拨拓,四十年以前那兒雖然貧窮落后躺枕,但是那里的池塘服猪、山丘,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拐云,至今想起罢猪,還有點忍俊不禁。
我外婆家門前有口水塘叉瘩,夏天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膳帕。早早的吃了晚飯,村里的小伙伴便不約而同的來到池塘邊薇缅。池塘里有兩根木樁危彩,我們一個個站在木樁上往水里跳,看誰跳得遠捅暴,誰就是勝利恬砂。這一項目第一名鐵定是我大表哥的,因為他的腿特別長蓬痒。第二個項目是殺秘功泻骤,就是看誰在水下面憋的時間最久漆羔,這個項目每次都是二表哥。因為他家喂了一群鴨子狱掂,他每天趕著那群鴨子不知要走過多少田埂演痒,村前村后總想起他的吆喝聲。第三個項目是從池塘的這頭游到池塘的那頭趋惨,十幾個小伙伴鸟顺,一字排開,大表哥一聲令下后器虾,只聽見嘩嘩嘩的劃水聲讯嫂,響徹池塘。雖然這三項兆沙,名次分得我沒份欧芽,但是只要參予了,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熱鬧與快樂葛圃,我就有說不出的高興千扔。
能游泳有時候也能使我們三姐妹躲掉好多次打。天氣熱時當我們犯了錯库正,大舅媽要打我們時曲楚,我們就朝池塘邊跑,眼看大舅媽要追上來了褥符,我們急中生智往塘里一跳龙誊,大舅媽嚇得傻了眼,就帶著哭腔說喷楣,我的小祖宗载迄,我不打你們了,你們快上來抡蛙,淹死了,我可交不了你爸媽的差魂迄。我們便在池塘的另一邊朝大舅媽扮著鬼臉粗截、拖著長腔,笑迷迷地對大舅媽說捣炬,大舅媽您別哭熊昌,我們在這里呢!大舅媽見狀湿酸,便馬上拿起坪里曬衣的長竹竿來打婿屹,等大舅媽好不容易把長長的竹竿伸到我們眼前,我們便一個潛水殺到了大舅媽的眼前推溃,把大舅媽氣得七竅生煙昂利,我們倒好在水里開懷大笑。
小時候飯都吃不飽,就別說買玩具了蜂奸。但是我們可以隨地取材犁苏,田里的泥巴也可以是玩具,我們抓一砣泥巴把它捏成碗的形狀扩所,然后用力往地上一摔围详,看誰的碗能摔出一朵花。至如今還記得泥巴碗摔在地上發(fā)出的輕脆的叭叭聲祖屏,伴隨我們玲瓏的笑聲在空中傳出好遠好遠……
地上隨處可見的石頭也成了我們的玩具助赞,村里的十幾個小伙伴,每個揀一塊大小差不多的石頭向村口的池塘扔袁勺,看誰扔得遠雹食。有次有個小伙伴因為用力過猛,把自己也扔進了池塘魁兼,當時恰巧有大人經(jīng)過婉徘,把他救了起來才有驚無險。
又尖又薄的石塊我們就用來打水漂咐汞,看誰打的水漂多盖呼。這個我大表哥特別拿手,他微微側著身孑化撕,把手中的石塊用力一扔几晤,石塊在水面上畫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把小伙伴看得眼花潦亂植阴,連連叫好蟹瘾。
小的石子我們就用來掂石子。揀七粒大小一樣的石子捏在手里掠手,然后輕輕往地上一扔憾朴,拿起一粒石子,向空中一拋喷鸽,然后用手去把地上的一粒石子撿起來众雷,再接住拋出去的石子。這兩個動作要做得干凈利索做祝,一氣呵成砾省,太慢了,不是撿不到地上的石子混槐,就是接不到拋出去的石子编兄。如果該撿的石子撿到了,扔出去的石子接到了声登,這才算成功狠鸳,才算進入第二輪揣苏。
第二輪是撿二粒。這輪有點難度碰煌,因為扔出的石子滾出去時粒與粒之間有點距離舒岸,你一下子要把靠近的兩粒抓在手里,又不能碰到其它的石子就要考你的觀察力和速度了芦圾。
第三輪是一回撿三粒蛾派。這輪更難了,要想成功个少,就看你丟石子的距離了洪乍,要扔得不是太遠又不能太近。最好能扔到三粒夜焦,三粒一起壳澳,這樣撿起來就方便多了。
第四輪是趕石子回窩茫经。首先把石子摔在地上巷波,不能摔得太遠,然后左手在地上 擺成一個扇形卸伞,右手拿起一粒石子往空中一拋抹镊,然后用右手把地上的石子一粒粒地趕進左手擺的那個扇形里。右手要快荤傲,不快垮耳,要不地上的石子趕不進,要不就是拋出去的石子接不住遂黍。等地上的石子都趕進屋后终佛,就把左手松開,然后右手把手中的那粒石子往空中一拋雾家,抓住地上的石子铃彰,又接住拋出去的石子才算成功。
小小的石子被我們玩出這么多的花樣芯咧,給我們貧窮的童年帶來無窮的樂趣豌研。人到中年,有時候多想回到那小山村唬党,游游泳,玩玩泥巴鬼佣,掂掂石子驶拱,重溫一下那單純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