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限來臨的時候汽纤,
你不必開心地接受揖膜,
但你必須以一種滿足的心態(tài)去面對挎塌,
因為你已經(jīng)從頭到尾活過了一次……”
| 史蒂芬?金《黑暗塔》|
微笑著,給你最后一個擁抱
昨天柴我,我爺爺去世了狈涮。
老人家今年80歲了垃沦,從去年十二月查出肺癌晚期懂牧,就在昨天,去了另一個世界皱坛。
一切都很安靜编曼,安靜到無人察覺。
就像是年輕時手挽手那樣剩辟,他最后一次拉著奶奶的手掐场,卻先走了一步往扔。
所有人都在哭,都在流淚刻肄,但我瓤球,卻微笑著,給了他最后的擁抱敏弃。
我選擇這樣做卦羡,并非冷血,而是因為我真的麦到,愛他绿饵。
因為恐懼,所以釀成災難
前兩天由于醫(yī)鬧瓶颠,一位醫(yī)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拟赊。
在中國,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粹淋。
每年都有很多醫(yī)生被暴怒的家屬砍傷吸祟,甚至打死。
醫(yī)患關(guān)系矛盾桃移,媒體的不作為屋匕,加上太多的信息不對稱,讓醫(yī)生變成了高危職業(yè)借杰。
每當事件發(fā)生的時候过吻,都有很多人在怒斥那些醫(yī)鬧者,有很多人在搞陰謀論蔗衡,說醫(yī)生如何如何纤虽。
可沒有一個人,思考過為什么暴怒的家屬绞惦,會那樣失去理智逼纸。
除去情緒的失控,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济蝉?
無人思考樊展,無人問津。
但事實上堆生,患者家屬絕大部分的憤怒,都來自于對死亡的恐懼雷酪。
生命教育淑仆,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
提起生命教育這個詞,在中國沒幾個人聽說過哥力,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蔗怠。
1968年墩弯,美國學者唐納曾首次提出這個觀點,認為作為一個社會人寞射,我們需要接受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教育問題渔工。
比起國人對死亡二字的忌諱,外國人顯然就坦然許多桥温。
當一個小孩詢問家長引矩,什么是死亡的時候,中國家長會說“沒事不要說這詞侵浸,不吉利”旺韭,而外國家長會坦白的告訴孩子“死亡,就是你將消失于這個世界”掏觉。
這樣的教育区端,最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太多的人澳腹,懼怕死亡织盼。
在中國,有三分之一的表示酱塔,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沥邻,自己會想去自殺。
追其原因延旧,就是因為在過去谋国,死亡這個概念,離他們太遠了迁沫,以至于突然來到的時候芦瘾,太多人的措手不及,太多的人不能接受集畅,最后只能用憤怒與悲痛將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出來近弟,甚至傷害了無辜的人。
可現(xiàn)實就是挺智,生命教育祷愉,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非凡的意義赦颇。
哲學里二鳄,曾有三個經(jīng)典的問題,就是:“我們從哪里來媒怯,我們是誰订讼,我們該去哪里”,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在追尋著三個問題的答案扇苞。
因為這三個問題欺殿,代表著我們對“生命”二字的全部疑惑寄纵,如果我們連這些都沒搞清楚,就匆匆迎來了生命的結(jié)局脖苏,自然會手足無措程拭。
這就是為什么,絕癥病人會悲觀的難以堅持棍潘,失去親人的家屬會暴怒恃鞋,提起死亡二字大部分人都會驚慌的原因。
可是蜒谤,死亡這個詞山宾,不過是自然過程中的一部分而已。
嗨鳍徽,其實這一切真沒這么可怕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资锰,無論是佛教,道教阶祭,還是基督教等等绷杜,這些宗教之所以能給人精神上的安撫,本質(zhì)就是給予了很多人一種精神寄托濒募。
無論是天堂或地獄鞭盟,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現(xiàn)世的人,有一種精神上的寄托瑰剃,這樣即便是去世齿诉,大家也不會慌亂。
無神論者呢晌姚,就會從科學的角度接受死亡粤剧,心臟停止,器官衰老挥唠,生命結(jié)束來接受自己的去世抵恋。
你看,其實死亡就是這么一回事宝磨,就像是汽車開久了會報廢弧关,輪胎用就了會換新的,手機沒電了會關(guān)機一樣唤锉,生命也是如此世囊,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人的意義窿祥,從不在死后能留下什么茸习,而在于活著時,你感受到了什么壁肋。
既然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号胚,何不在列車到站之前,珍惜每一秒沿途的風景浸遗。
如果我去世了猫胁,請微笑著給我一個擁抱
我曾無數(shù)次幻想過,自己的葬禮應該怎么辦跛锌。
后來我覺得弃秆,葬禮這東西,還真沒必要髓帽。
有句話說的很好菠赚,其實葬禮啊,都是給活人辦的郑藏。
死者已經(jīng)毫無知覺衡查,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給活著的人一種情緒發(fā)泄必盖。
因此如果有一天我去世了拌牲,我就通知幾個關(guān)系好的朋友,過來把我收拾干凈歌粥,最后給我一個擁抱塌忽,然后火化掉,大家該干嘛干嘛去失驶。
我還要告訴他們土居,一個個,都別哭哭啼啼的嬉探,搞得我死的多冤屈一樣擦耀。
因此,昨天我才微笑的給了爺爺最后一個擁抱甲馋,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他埂奈,我很愛他。
如果可以定躏,故事的結(jié)尾账磺,大家最好笑著說再見。
柚子說:
海明威曾說過痊远,“每個人的生命結(jié)局都是一樣的垮抗。彼此間的差異只在于怎樣的生,又是怎樣的死這些細節(jié)上面”碧聪。村上春樹也說過冒版,“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對立面,而是它的一部分”逞姿。所以啊辞嗡,我們不要過于忌諱”死亡“這個詞捆等,看開一點。偶爾調(diào)侃一下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種樂趣续室,比如大家就可以腦洞大開的想一下栋烤,“當我們死后,墓志銘上要寫些什么呢挺狰?”
作者 | 柚子
小文青一枚
煲自己的雞湯
愿用文字溫暖治愈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