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有閑幅慌,找些豆瓣評分較高的電影來看,我偏愛推理懸疑犯罪一類的電影轰豆,呵呵胰伍,這品味并不高,還停留在青春期的水平酸休。
這天骂租,看到一個十大懸疑片的帖子,打開一看斑司,其他的幾部渗饮,犯罪嫌疑人,最佳辯護,心理游戲什么的互站,有的是劇情精彩的私蕾,已經(jīng)看過,有的是深度剖析病態(tài)心理歷程胡桃,不感興趣踩叭。
而且,大部分是美國電影翠胰,美國電影嘛容贝,你知道的:情節(jié)緊湊、劇情反轉亡容、打斗精彩嗤疯,然而總是那幾個套路冤今,看完了就是看完了闺兢,該感慨的在觀影中即已感慨過了,就像加足味精的大菜戏罢,味蕾已被過分刺激屋谭,反而沒給大腦機會去回味。
唯有一部片子例外龟糕,德國出品桐磁,竊聽風暴。德國片讲岁,看過幾部我擂,也可能是和其他歐洲電影混淆了,具體情節(jié)都忘了缓艳,留在記憶中的只剩下一股濃濃的蕭瑟意味校摩,各種冷色調(diào),性冷淡的面孔阶淘,禁欲系的裝扮衙吩,各種欲望就像被北歐的冰雪冷凍住的魚,只在短暫的暖季溪窒,不甘心地跳動幾下坤塞,又被冰殼封住。
然而心理學告訴我們澈蚌,壓抑越深摹芙,反彈越烈。因而宛瞄,那幾下跳動浮禾,不是扭捏作態(tài)的表演,而是魚死網(wǎng)破的掙扎。之前的蟄伏中伐厌,已經(jīng)孕育了反抗承绸。冷淡的面孔下,藏著誰也阻擋不了的深情挣轨。
看多了美國電影令人饗足的快餐军熏,眼花繚亂其實又簡單明了,再去看需要仔細體味的歐洲電影卷扮,粗笨如我荡澎,一開始是花了點時間才浸入的;然而晤锹,一旦沉浸進去摩幔,再去吃快餐,哪個更貼近你的心靈鞭铆,高下立判或衡。
竊聽風暴,平心而論车遂,即使喜歡快餐的人也是會喜歡的類型封断。
拋開社會制度不說——很多人認為對于制度的批判是電影的主題之一,我并不認可舶担,相對于亙古不變的人性而言坡疼,幾百年甚至片中幾十年即已更迭的制度,真的可以與人性這一主題相提并論嗎衣陶?——拋開社會制度不說柄瑰,單論那光輝人性的雋永,就足以讓我心懷敬畏剪况。
男主一號秘密警察衛(wèi)斯勒教沾,開頭是一個心硬如鐵又對黨無比忠誠的人設,甚至被學生認為沒有人性拯欧,從他那不動聲色的表情详囤、冷峻而懷疑一切的眼神就可見一斑。
在監(jiān)視作家和女演員的過程中镐作,衛(wèi)斯勒漸漸轉變而至于冒著生命危險去掩護他們藏姐,這一轉變過程,很多人認為是電影一大瑕疵该贾。如果僅就電影情節(jié)而言羔杨,那確實是轉變有點突兀,可是作為一個有生活經(jīng)歷的觀影者來說杨蛋,也許并不那么難以理解兜材。畢竟理澎,在一生中,總會有那么一次奮不顧身曙寡,也許僅僅是因為一點美好的觸動糠爬。畢竟秘密警察也是人,他小時候也曾經(jīng)有過媽媽的撫愛举庶,也有過初戀的青澀执隧,也有過美好的時光,所以户侥,誰能保證不會有一天镀琉,有個人,有首歌蕊唐,觸動他的心弦?
所以屋摔,關于這部電影的影評,有位豆友說得好:歸根結底一句話——千萬別讓文青當特工替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