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本:《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希望是人性中無法剔除的天性
前言:如果僅以經濟學的視角看待這本書顯然犯了一葉障目的錯誤。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認識leo亮隙,并開始接觸金融知識途凫。再加上嗜讀如命的習慣,兩個白天+一個夜晚溢吻,這本經濟學著作便被囫圇吞棗進了筆者的胃囊维费。
它并非名字隱含的那種雞湯意義,一般個人回憶錄總是帶著某種自戀氣味+妄圖治愈讀者的目的促王。而這本書一開頭的確也有這種趨勢犀盟,但是到了中間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發(fā)展越來越超乎想象蝇狼。他不僅要同變化莫測的市場抗爭和不斷妥協(xié)阅畴、反省,更重要的是他得一次又一次克服自己性格的弱點迅耘。要抑制的是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沖動和自信贱枣,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冷靜和克制。這種超乎常人的忍耐加上利佛摩爾對數(shù)字天生的敏感性成就了他颤专。而成就在塑造一個人的自信過程中也終將摧毀他纽哥,有一天,他所仰仗的那種自信基石遭遇了意外的粉碎的時候血公,能否在反復的掙扎中一再拾級而上昵仅?
晚年的利弗莫爾終于死于自殺的事實,也許說明了:人永遠也無法克服自身“失去希望”的疲憊累魔。
故事本身的確極具傳奇色彩摔笤,可以說如果企圖忘記主人公利佛摩爾于晚年破產并自殺身亡的事實,你會覺得這本書很勵志垦写。那種隱忍而又狂熱的賭徒氣質隨時會將讀者卷入一場場經濟事件的漩渦中吕世。利佛摩爾如何輕而易舉躲避著那些人造的陷阱,又如何自信滿滿地一次又一次從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梯投。這一切看上去是在引誘讀者也進入一個股票操盤手的世界命辖,實際上他只是在壯大自己的自信和成就感。
利佛摩爾的每一次成功后都伴隨著一場傾家蕩產的危機分蓖,勝利的高歌后總有悲戚尔艇。利弗莫爾以桑迪亞哥那種剛強的戰(zhàn)斗力同市場周旋了一圈又一圈,他昂揚的精神時時刻刻發(fā)生著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么鹤。同桑迪亞哥不同的是终娃,他沒有那種虛無感。戰(zhàn)勝市場和獲利是他存在的意義(雖然他一再保持低調蒸甜,強調讀者:不要妄圖戰(zhàn)勝市場棠耕,市場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余佛,一次平倉后的獲利對他來說早已經不是初入市場時期對于金錢的簡單膜拜。那是一種控制窍荧,一種能夠操縱的欲望辉巡。這種欲望在成功時一次又一次證明了他在市場的存在感。他始終處于一種自信中蕊退,自信來自他早期的一帆風順郊楣,但是這種自信也曾一度使他倍受打擊。我們發(fā)現(xiàn)咕痛,失敗在利佛摩爾眼里根本不算什么痢甘,隨便500美元,他便可以在市場撈回來幾萬美元茉贡。這數(shù)度的輕而易舉背后是他的天賦異稟和經驗累計。然而者铜,人的意志和自信腔丧,體力和精力終有消耗殆盡的一日,人無法戰(zhàn)勝時間作烟,也無法戰(zhàn)勝自己的身體愉粤。
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晚年破產的利佛摩爾終究選擇自殺。他終究無法超越人性的局限:沒有“希望”意識的個體無法再繼續(xù)存在拿撩。
他再也無法得到那種戰(zhàn)勝市場的自信衣厘,那種操縱自如的靈活感,他說“希望是人性不可剔除的一部分”压恒,而市場最終收回給于利佛摩爾曾經一切輝煌的時候影暴,他終于失缺了希望和信仰,他被剔除了天性的一部分——希望探赫,他無法再繼續(xù)相信自己能重回巔峰型宙。他無法繼續(xù)相信自己可以再次凱旋,他知道無法再回到那種巔峰伦吠,而巔峰上的微笑才是他存在的意義妆兑。
利弗莫爾的選擇如果以成功學來論,顯然是失敗的毛仪。這種失敗是人性的失敗搁嗓。“希望被反復削弱”箱靴,選擇終結是因為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希望”腺逛,他回到了原點。
死于權力占有欲
雖然整個《操盤大作手回憶錄》是關于利佛摩爾跌宕起伏的一生刨晴,在這一生中他要得到的實際是一種權力——一種主宰他者的權力屉来。他者也許指市場的各種風險存在路翻,也許指利佛摩爾自身的一些缺點,或者是他周圍的某種錯誤誘導茄靠。他愛上那種能夠憑借經驗和預感感知危險訊息的權力茂契,這種權力在不斷得到加強的過程中使他越來越相信自己,巔峰期慨绳,他能操縱整個棉花市場或者谷物市場掉冶。但是,當他最后一次因為錯誤判斷失去了半生的財富積累時脐雪,他終于陷入了失去權力的絕望中厌小。無法再繼續(xù)操縱,不只是外界战秋,連自己原有的自信都無法享受璧亚。信念奔潰是利佛摩爾邁向死亡的前因,失去絕對權力導致絕望脂信。
死于人性的弱點:剔除了希望的個體是鴻毛
利佛摩爾最終的絕望是源自對自身身體狀況的懷疑癣蟋,對市場能否再有機會讓他翻盤的懷疑,對時間的懷疑狰闪。他已經認定自己再也沒有時間了疯搅,他向市場妥協(xié)了。而這種妥協(xié)并不是因為他被戰(zhàn)斅癖谩(這種失敗他一生早就經歷了幾百回合)幔欧,而是因為他對自我失去了希望。希望——全部的希望丽声,任何翻盤希望礁蔗。
如果沒有了希望,人終于由沉重的肉體變成了鴻毛恒序。飛向了未知方向:迷茫的方向瘦麸。
在《操盤大作手回憶錄》中,希望于利佛摩爾通常意味著一廂情愿地相信市場會按著自身的意志走向歧胁。他鄙視自己有這種希望滋饲,因為這種希望是廉價而且盲目的。他攜帶著以天賦和能力控制股票盈虧的希望喊巍,同時他拒絕那種盲目相信市場會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屠缭。
利佛摩爾的清醒已經超越了一般人對自身的認知。他能夠意識到人濫用“希望”的弊端崭参,并且回避之呵曹。他能將“希望”運用在合適恰當?shù)牡胤胶偷胤健1热纾嘈抛约耗軌蛟俅沃鼗厥袌鲅傥梗匦抡莆遮厔莸挠嵪ⅰ?/p>
兩種希望铐殃,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是人性中被常人忽略的矛盾對立面跨新。常人如何明確區(qū)別出那種感性富腊、盲目、毫無意義的希望和理性域帐、價值赘被、意義的希望?縱然利佛摩爾超越了常人的弱點卻依然敗在市場的腳下肖揣。而這正是他自身無法面對的地方民假,他不斷提醒自己杜絕無意義的“希望”,但是他又在不停地希望自己重新站立起來龙优。
兩種“希望”羊异,前者是感性的“希望”,帶著盲目性和感情色彩彤断,后者是理性的“希望”球化,帶著原有經驗的推測和預知能力。這兩種希望時刻在人性中相互扭結瓦糟。可是赴蝇,這個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體最終在李佛摩爾的意識中徹底瓦解菩浙。不論是曾經苦苦抑制的盲目希望,還是崇尚的源于自信的希望都徹底失卻了句伶。天性被剝奪了之后劲蜻,他選擇了結束生命。
這本書的另一個精彩和成功的地方也許在于它那靈活多變的敘事語言考余∠孺遥《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語言是簡介、明快的楚堤,能給讀者一個迅速獲取信息的機會疫蔓,而不是陷入語言的漩渦。以時間線性為敘述情節(jié)使得圍繞利佛摩爾一生所發(fā)生的一切都一目了然身冬。雖然各種事件按照敘事學來說都是重復的(利佛摩爾的一生是受阻礙和被推進的一生)衅胀,但是情節(jié)并未陷入反復敘事的沉悶。相反酥筝,每一次事件都被作者從各種角度入筆彰顯得震人心魄滚躯。
重復敘事如浪潮一樣將利佛摩爾拋向風口浪尖,每一次的高度都超越了上一次。利佛摩爾一生所經歷的事件掸掏,風險越來越大茁影,恢復的難度也在逐漸遞增,正是因為他本人沒有一次不是順利解決問題的風險丧凤,才透支了讀者的期望募闲,讀者陷入那種盲目的希望:沒有什么是利佛摩爾克服不了的。這種希望越臨近結尾越強大堅不可摧息裸∮可是末尾,劇情急轉急下:利佛摩爾破產了呼盆,同時他通過自殺結束了動蕩的一生年扩!
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自然使整個劇情充滿了悲劇的余味。
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访圃,《操盤大作手回憶錄》對于初入股票市場的新人而言有著寶貴的啟示:
1厨幻、不要因為股價過高而不能買入,也不要因為股價過低而不能賣出腿时。
2况脆、如果你選擇對了,但忽視了時間之鎖也不能賺到錢批糟,但是買晚了格了,賣早了同樣賺不到錢,這就需要提前預期徽鼎,然后等待盛末。
3、牛市中的操作策略就是買入并持有否淤。
4悄但、在股票橫盤期間不要買入,因為下跌和上漲的概率是一樣的石抡。在狹幅波動的市場檐嚣,價格起伏微不足道,但是狹幅盤旋的時候啰扛,預測下一個大波動是往上或往下毫無意義嚎京。應該做的事情是觀察市場,解讀大盤侠讯,判定狹幅盤旋價格的上下限挖藏,決定在價格突破任何方向的限制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動厢漩。
5膜眠、在把握時間節(jié)奏方面,通過的方法是股價突破關鍵點。(股票不確定啟動不要提前買入宵膨,不確立下跌態(tài)勢也不要過早賣出)
6架谎、真正的行情不會在一天之內就從開始走到結束只有在大趨勢中才能賺到錢。(沒有你自己預期上升空間有30%以上時就不要入場)
7辟躏、股價創(chuàng)新低賣出做空谷扣,股價創(chuàng)新高買入做多。
8捎琐、炒股票就買熱門股(買熱門買龍頭)追隨領頭羊会涎。
9、不要因為攤底成本和不要貪便宜而買入股票瑞凑。
10末秃、如果確定的大趨勢中,你也不要因為小波動而賣出股票籽御,這會使你喪失你的頭寸练慕。(這點是人性)
利佛摩爾耳提面命的是不要盲目期望市場按照自己的希望發(fā)展,這樣只會導致失足技掏,相信整個市場铃将,而非依賴于個別小波動而不斷動搖。等待和該出手時就出手是股票操盤的必備素質哑梳,任何時機的錯失都可能以為著完全相反的情況出現(xiàn)劲阎。
而筆者看完《操盤大作手回憶錄》的深切感受也許是:珍惜生命,遠離股市鸠真。不要把人性看得太強大哪工,它可能因為一念之差便股毀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