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觀點一直是我的寫作方向,也是我學習寫作的目的闷叉。
我喜歡思考擦俐,也常常一個人思考。喜歡尋找一件事背后發(fā)生的根源握侧,以及帶給自己的啟迪蚯瞧,看到熱點事情,喜歡了解背后的故事品擎,真相状知,牽扯故事的每個人從不同角度對它的解讀,我喜歡這個世界的多面性孽查,并喜歡解讀這些多面性饥悴,同時也會想讓別人了解這些多面性。一千個人能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盲再,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哈姆雷特西设,我們不必局限于自己。
思考能讓我看到世界的多面性答朋。
思考能幫助自己成長贷揽。
分享今天一個小故事:
我們異地分公司的同事發(fā)來一些word資料,需要我這邊蓋公章梦碗,協(xié)調(diào)法人簽字禽绪。
以前呢,他跟我說哪里要蓋洪规,要簽印屁,我就按照他說的去做,不會去核對到底蓋的對不對斩例,因為我覺得這是他的事兒雄人,他跟我說了蓋哪里,我就蓋哪里念赶,如果沒蓋對础钠,那也是他沒說對恰力,跟我沒關(guān)系,我沒這個義務就糾正他的對錯旗吁,去告訴他他應該跟我怎么說踩萎。
但這次,我讓他每一張都幫我標注上很钓,哪里蓋章驻民,哪里簽字,其中有三張他沒標履怯,如果以前,我就不管了裆泳,既然他沒標那就是不蓋叹洲,但這次我再次發(fā)給他確認,這三張到底蓋還是不蓋工禾。
最后运提,所有的都弄完了,我再次全部拍照闻葵,跟他確認我蓋的簽的地方對不對民泵。等他確認都對了,我才寄走了槽畔。
看似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栈妆,也沒什么技術(shù)難題,但是我現(xiàn)在糾正了一個自己的思維習慣厢钧,以前的思維習慣:就是同事跟你說讓你幫忙做的事兒鳞尔,我會覺得最終那是同事的事兒,做對了做錯了都是他的事兒早直,我就是一個幫忙的寥假,即使我哪里做的有偏差,那也是他沒跟我說清楚霞扬。
但是現(xiàn)在我的點就不在誰對誰錯上了糕韧,而是我是要和同事合作把這件事一次性做好,怎樣才能一次性做好我就怎樣做喻圃。
我覺得這是我一個思維的升級萤彩。這就是我思考得來的:分清責任就等于不需要管對方的對錯嗎?分清責任的目的其實不是找誰對誰錯斧拍,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件事乒疏。但多數(shù)人都把眼光鎖定在“人”身上:我負責完我的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對方的問題饮焦。
我意識到這種想法是錯的怕吴,這不是以“事”為主導窍侧,而是以“人”為主導。所以這次转绷,我以更好地完成這件事為目的伟件,在過程中努力提升這件事完成的效率,而不是努力規(guī)避自己的擔責風險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