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一個人殺了你最親最愛的人缭受,你作為在整件事里最憤怒最無辜的被害者,會請求法官怎么處決该互?是讓犯人聽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脫米者?還是讓他重返自由社會用盡一生贖罪?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宇智。東野圭吾在2015年出版的新書《虛無的十字架》里提出這個問題蔓搞,而答案卻似乎不那么明顯。
故事最初起因在21年前随橘,處在青春期的仁科史也與井口紗織殺害了他們意外出生的孩子喂分,并將孩子埋在一片森林里,他們也分開了机蔗。仁科的心一直飽受煎熬蒲祈,他不停地為過去的罪行進(jìn)行彌補,作為兒科醫(yī)生蜒车,拯救了許許多多的小生命讳嘱,并救了正想和肚子里寶寶一起死的花蕙并娶了花蕙當(dāng)妻子。沒有能力的紗織也在強烈的心理負(fù)罪感下患上了偷竊癮酿愧。二十年后沥潭,主角中原道正的愛女被殺,他和妻子小夜子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嬉挡,使得他們忘卻了這痛苦而選擇離婚钝鸽。可不幸的是庞钢,小夜子因為在給紗織做心里治療時知道了紗織和仁科的秘密而被花蕙的父親殺害了拔恰。
在整個故事里有四個殺人兇手:一個是殺害道正女兒的兇手,當(dāng)他被判死刑時基括,看似是惡人有惡報颜懊,但他根本就沒有一絲懺悔,反而覺得是解脫。一個是殺害小夜子的兇手河爹,即仁科的妻子的父親匠璧,他為了想幫仁科守住他的秘密,殺了已經(jīng)知道真相的小夜子咸这,并打算殺紗織夷恍,當(dāng)他被判死刑時,他甚至覺得很開心媳维,因為他終于幫一直盡心盡力照顧他父母的仁科了酿雪。還有兩個就是殺害自己剛出生孩子的仁科與紗織。他們沒有被判刑侄刽,可正如花蕙所說指黎,這二十一年來仁科一直背負(fù)著心靈的十字架不停地對過去的罪行進(jìn)行彌補,作為兒科醫(yī)生唠梨,他拯救了許多小生命袋励,更是花惠母子的救命恩人,對這樣的一個好人当叭,就算沒有把他送進(jìn)監(jiān)獄里茬故,他也比在監(jiān)獄里的人受了更多的煎熬。
東野圭吾筆下的罪與罰蚁鳖,不僅帶著對現(xiàn)行司法制度的疑問磺芭,同時也凸顯著對生命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少年時殺死親生骨肉的仁科史也在此后的二十年的光陰中一直帶著愧悔生活醉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钾腺,選擇當(dāng)兒科醫(yī)生,不遺余力地救治病患兒童讥裤,乃是對過去行為的補償放棒,就算他挽救了那么多的家庭,依然沒從自己內(nèi)心的桎梏里走出來己英。而殺害了中原道正八歲愛女的兇手雖然得到懲罰间螟,被剝奪生命,但他卻對這個結(jié)果既不意外也不難過损肛,反而是在得知自己的判決之后有一種身心放松的感覺厢破。因為他對生命已經(jīng)不再執(zhí)著,一副“反正就這樣的治拿,死了就一了百了”的態(tài)度摩泪。死到臨頭,兇犯都沒有對自己的罪行真正地反省劫谅。在仁科那里见坑,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辦過錯事的年輕人對生命的敬畏嚷掠、對罪行的彌補,而在后者那里鳄梅,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一個對生命漠不關(guān)心叠国、對生活失去熱情的兇犯。
人們想的只是戴尸,把兇犯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或者剝奪其性命以告慰枉死者,以為這樣就算是對罪行真正的懲戒了冤狡,可是那些良心已經(jīng)被泯滅了的殺人兇手連虛無的十字架都沒有背上孙蒙,更沒有對死者家屬有一絲一毫的懺悔。那這樣悲雳,死刑如果殺人兇手根本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進(jìn)行懺悔挎峦,那么即便剝奪了兇犯的生命,死去的人也不會再回到世間合瓢,這又有什么意義呢坦胶?是把他們直接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還是讓他們帶著懺悔的心在社會中為過去的錯誤進(jìn)行彌補晴楔,到底哪一種才是真正的贖罪顿苇。
也許東野圭吾先生是原諒了仁科和紗織的。在結(jié)局税弃,仁科和紗織準(zhǔn)備去自首了纪岁,但是嬰兒的尸體卻不在了。二十一年则果,尸體不至于被土壤分解消失幔翰,也沒有動物蠶食的痕跡。大概是小夜子把尸體藏起來了吧西壮。只要尸體找不到遗增,仁科和紗織就不會被判刑,由此看來款青,小夜子和東野圭吾先生都原諒了他們吧做修。因為他們值得原諒啊。死刑什么的可都,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缓待,重要的是他們還有良知,還有懺悔渠牲,還有彌補旋炒,這比死刑來的有意義多了。
同樣的事情签杈,我想到了近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復(fù)旦投毒案瘫镇《κ蓿堪稱戲劇化的演變,讓我不禁覺得可笑铣除。一點小事就能讓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去殺人谚咬,沒有絲毫的寬容,沒有絲毫的遲疑尚粘,沒有絲毫的歉意择卦,就那樣理直氣壯地去毀了一個人,去毀了兩個家庭郎嫁,去毀了自己作為人起碼的道德秉继。而后面,卻又幾次改說自己很后悔泽铛,說自己會改尚辑,希望死者父母能原諒自己。真是可笑盔腔。真是善變杠茬。真是惡心。誰不是父母勤勤懇懇地拉扯大的孩子弛随,誰不是父母甚至一個家族的希望瓢喉,誰不是希望在這個世上留下自己的身影,而這么隨意地撵幽,而這么斤斤計較地灯荧,而這么沒有良知地就去毀了這一切。當(dāng)面對自己父母和死者父母哭紅的眼盐杂,當(dāng)面對所有親人的絕望都能沒有一絲動搖說自己沒錯的人逗载,有什么資格得到別人的原諒!我們有理由相信链烈,前后口供厉斟、態(tài)度相差太多的人只是為了保命才去道歉,而不是有真心的悔改之意强衡,就算有生之年能活著走出監(jiān)獄擦秽,也只能成為社會的渣滓。人啊漩勤,一旦沒有道德感挥,就會變成魔鬼。有些人身在獄外也無法停止作惡越败,也無法看到自己的過錯是怎樣如同酷刑折磨著別人的生活触幼,牢獄是一個分號,從此縛住一雙邪惡的手究飞,開始洗濯一顆被污染得面目全非的心置谦,開始對他的救贖堂鲤。
因此書中的律師說的或許才是對的,每起案件都有不同的故事媒峡,所以每個故事應(yīng)該有不同的結(jié)局瘟栖。對知錯的人來說,哪里都是救贖谅阿,對不知錯的人來說半哟,牢獄是形式上救贖的開始,然而結(jié)果未可知奔穿。
所謂虛無的十字架镜沽,則是人人都要背負(fù)著心靈的十字架生活,因為我們總會犯下或大或小贱田、或多或少的錯誤,但只要是發(fā)自真心地反省錯誤嘴脾、痛改前非男摧、盡自己的力量對自己犯下的罪行進(jìn)行彌補,那么這個十字架便不再是虛無的译打,而過去的“罪”也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清算耗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