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坐地鐵电抚,站在自己左前方有個小伙正低頭看手機惕稻,剛好我扭頭掃了一眼,一看界面眼熟蝙叛,這不是知乎嘛俺祠,于是定睛想看看這小伙在看啥,只見他往搜索框輸了八個字:
如何提高溝通能力
搜索結果一下子刷出來借帘,小伙想都沒想蜘渣,直接點進排在最上面的那個回答,逐行往下劃肺然,很認真地盯著密密麻麻的字兒看蔫缸。
看到他這個狀態(tài),我承認我想笑际起。
這絕不是嘲笑拾碌,我沒理由嘲笑任何人。
我想笑的原因在于街望,我好像看到自己之前的狀態(tài)校翔。
有段時間自己真的跟眼前的這個小伙狀態(tài)一模一樣,喜歡甚至沉迷于去知乎上找若干問題的答案灾前,認為知乎專業(yè)防症,過來人多,辦法也多「嫦#總結的各路經驗言之鑿鑿,答案條理清晰有邏輯烧给,把別人的教訓引以為戒就能少走歪路燕偶,似乎自己離追求的目標和效果就會近一些。
“如何減肥础嫡?”
“如何變得更有魅力指么?”
“怎樣看書更有效率?”
“怎樣克服拖延癥榴鼎?”
“如何寫出一篇好文章伯诬?”
上面這些問題自己都在知乎上尋找過答案,每次看到別人的描述和困惑巫财,再對照自己盗似,油然而生一股找到真經的感覺,“他說的情況我都符合啊平项,他的答案也不是那么難做啊赫舒,如果我照做也會像他那樣吧?”闽瓢。
然而這種自我幻想一次都沒成過接癌,現實打臉的速度比我預想的要快很多。
自己也不是沒循著其中的方法去做扣讼,怎么就是達不到別人所做的效果呢缺猛?
漸漸地,我開始反思椭符,是我沒找準問題么荔燎?還是看的答案不對不夠多?
有天在看梁曉聲的《中國人的日臣枭剑》湖雹,里面很簡短的一句話:
“除了你自己,沒有第二個人能將你拉得很高——因為你會抓不牢繩索曙搬∷だ簦”
這話突然讓我清醒了一下:我企圖從網上成功人士那里獲得經驗,但那些經驗就如同若干條繩索纵装,我自認為抓住了很多征讲,其實一根都沒有抓牢,我不斷去抓新的繩索橡娄,舊的繩索卻一條條從我手中滑落诗箍,我沒有因為繩索被拉得很高,反而一直在原地踏步挽唉。
不是別人的答案不夠精彩滤祖,而是自己不爭氣筷狼,慣于尋找答案,太喜歡幻想自己做成了什么匠童,而實際什么都沒做成埂材。
我把無數問題的答案當做一把把鑰匙,如果開門之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汤求,很快就把鑰匙丟在一邊俏险,再去開另外一扇門。
我陶醉在開門這個過程中扬绪,但始終沒真正走進任何一扇門竖独。
其實,無論把答案比作鑰匙或繩索挤牛,我們只需要明白莹痢,無論你手里有多少把鑰匙、多少根繩索墓赴,你只需要挑出最適合自己的一把或一根格二,要不開門走到底,要不一直向上爬竣蹦。
鑰匙開了門一直走顶猜,知道會有出路但走得好累?大方向沒問題痘括,看看是不小方向上出現了偏差導致多費力氣长窄。
覺得實在沒出路?那就換把鑰匙換扇門纲菌,只要你認為自己足夠努力挠日,換扇門一樣可以重新開始,哪怕一開門是堵墻翰舌,撞就撞了嚣潜,記著疼就好。別被什么“人這輩子步步都不能錯椅贱,這個社會不允許你犯錯”的觀點嚇到懂算,不犯錯那還叫生活嗎?
沿著繩索爬看不到盡頭氨勇蟆计技?人這一生這么長,生活處處都是坑山橄,哪是你能一眼望到頭的垮媒,你又不是千里眼、預言家。
堅持爬到某個高度不想爬了睡雇!不想爬就不爬萌衬,忍耐力本身就是種人人各異的天賦,并不是人人都能達到所理想的高度它抱,在一些人眼里奄薇,一百米看到的風景就是比五百米的要好,但求心安理得抗愁。
現在,面對眼前的鑰匙和繩索呵晚,我知道該怎么做了蜘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