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提出潛意識這一概念的是弗洛伊德哪替,他認為人的意識分為兩個層面栋荸,一個是意識一個是無意識。這里所說的無意識,即我們現(xiàn)在所了解到的表層意識和潛意識晌块。
表意識非常直觀爱沟,意即我們心里想到的東西,我喜歡一樣東西摸袁,喜歡某個人钥顽,想做某個事情,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靠汁,我們是能夠很清晰的覺察到的蜂大。
但是潛意識常常不被我們輕易察覺,很多人對它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字面意識蝶怔。但是要命的是奶浦,支配我們行為的不是表意識,而是潛意識踢星。有可能我們的表意識和潛意識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東西澳叉。
在《哲學的慰藉》這本書中,阿蘭德波頓在介紹叔本華的思想時沐悦,也提到了相似的觀點成洗,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都是受我們的潛意識控制的,但我們自己卻覺察不到藏否。
想要了解并挖掘我們的潛意識瓶殃,書中也提到了具體的方法,那就是覺察自己副签,每個人可以向內探索自己的情緒遥椿,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并找尋到屬于自己的一套情緒方法淆储。
在《就這樣心想事成》一書中冠场,作者也提到,當她初次了解到潛意識的時候本砰,如獲至寶碴裙,三年的時間,讀完了所有關于潛意識的書点额,原以為自己的生活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舔株。事實是,先前的期望值全部落空咖楣,她還是停留在三年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督笆。
但是三年之后,她突然感受到诱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種屬于自己開發(fā)潛意識的方法娃肿,根本無需模仿他人咕缎。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想要依靠外界力量,將希望寄托在書本或者其他智慧先哲身上料扰,便自我放棄了自己的成長之路 凭豪。
這便是為什么大家常說:“聽說過很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晒杈。
我們總是本能的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啟蒙嫂伞,比如我們在工作中總是希望上司為我們的工作作出明確的指導,而自己卻很少主動在工作中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拯钻。這是每個人本能的心理狀態(tài)帖努,因為人都是趨懶的。
上司的指導會讓我們更輕松的工作粪般,而自我的探索拼余,則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和消耗大量的腦細胞∧洞酰可是匙监,我們在獲得輕松工作的同時,也放棄了自我成長的機會小作。用書中的話來說就是放棄了挖掘自我潛意識能量的機會亭姥。
如果某個開悟的人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接受并學習她顾稀。若是不能达罗,我們就會繼續(xù)尋找另一個能滿足我們的人。但是础拨,重點并不是發(fā)現(xiàn)誰開悟了氮块,重點是了解并認識自己绍载,讓自己開悟诡宗。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也曾說击儡,沒有任何一個權威能讓你認識自己塔沃,如果缺乏對自我的認知,你是不可能解除自身的痛苦的阳谍。
雖然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蛀柴,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去思考前輩們的行為和態(tài)度。并且慢慢的將這樣一種思考轉化為對自我內在的探索矫夯。
自我覺察的第一步便是感知自己的情緒鸽疾。這一點我的體會很深,當時在初次接觸到心理學的時候训貌,老師便提到了一點制肮,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共存冒窍,無論是憤怒還是悲傷,亦或是焦慮和無所適從豺鼻。
因為家庭成長的關系综液,我在很大程度上遺傳了父親急躁的性格特征,而且遇到突發(fā)狀況儒飒,或者稍有不順谬莹,便會生出一種無名之火,會經常因為一些事情發(fā)脾氣桩了。
記得有一次我在使用Word文檔進行碼字的時候附帽,找不到電腦下面的菜單欄,為此我重復調整了很多次井誉,還是以失敗告終士葫,于是我就開始煩躁,憤怒送悔,發(fā)脾氣慢显。然后就開始捶胸頓足,最后還開始甩鼠標欠啤。
也許我這樣因為一些小事就大為光火荚藻,大家會覺得無理取鬧,但是這就是我生活中最本真的狀態(tài)洁段。我的爸爸和哥哥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沒緣由的大發(fā)脾氣应狱,上學的時候很不能理解他們的行為,但是長大后發(fā)現(xiàn)祠丝,我自己的身上也擁有和他們一樣的壞脾氣疾呻,只是程度和頻率上有所不同而已。
那次甩完鼠標之后写半,我坐在電腦前岸蜗,想起了老師以前說的“學會感知自己的情緒,并與它們共處叠蝇×г溃”然后我慢慢開始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過了幾分鐘之后悔捶,內心真的平靜了很多铃慷。
此后的生活中,一旦有負面情緒蜕该,我都會學會去感受自己的情緒犁柜,并接納它們,并不是急著要敢走它們堂淡,而是好好的跟他們一起待著馋缅。經過一段時間的情緒共處之后坛怪,發(fā)現(xiàn)壞情緒造訪的次數(shù)果真越來越少了,而且程度也在不斷減弱股囊。
正如電影《頭腦特工隊》里的那個sadness一樣袜匿,我們并不是要把她驅逐,或者是畫個圈圈不讓她移動稚疹,而是要平和的接納她居灯,感受她,你會發(fā)現(xiàn)内狗,生活中一些負面的情緒也會幫自己找到平靜的力量怪嫌。
前天晚上看心理學教材,在基礎心理學章節(jié)柳沙,有提到情緒這一概念:喜怒哀樂等情緒就是對外界事物的體驗岩灭,當外界事物正好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時,則擁有愉悅的體驗赂鲤,反之則是不好的體驗噪径。情緒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反應。
很多時候数初,我們面對外在的客觀事物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找爱。本書的作者也提到了,她先前以為泡孩,所有的壓力都來自于外部條件车摄,后來學了潛意識之后,才慢慢的明白壓力其實是來源于自己的內心仑鸥。
在身處壓力的情況下吮播,我們會有不好的情緒反應,既然情緒是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反應眼俊。那在無法改變客觀事物的條件下意狠,我們就可以通過向內探索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一般當我出現(xiàn)焦慮不安煩躁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泵琳,我都會開始寫日記摄职,將自己的負面情緒一頓亂寫誊役,不在乎寫了神馬获列,也不在乎其邏輯性,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蛔垢,寫完之后便覺得內心舒坦許多击孩。
如果情緒低落的時候,我會選擇一個人在晚上的時候聽歌散步鹏漆。剛來深圳那段時間巩梢,因為孤獨和不適應创泄,我總是晚上的出門散步,然后塞上耳塞聽歌括蝠,那個時候大喬小喬的《靜下來》一直是我單曲循環(huán)的歌鞠抑,每次回來之后,雖然還是會有些許落寞之感忌警,但是內心卻是平靜的搁拙。
這本書還講述了很多有關潛意識在生活于工作中的運用,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法绵。比如作者在談論職業(yè)的時候箕速,便提到,一個人將自己說擅長的事物做到極致朋譬,那么財富和機遇自然會不期而至盐茎。
而關于一場好的愛情,則是兩個人都擁有相同頻率的磁場徙赢,而且兩個人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也能一如既往的共同成長和進步字柠,這樣他們的生活便不會因為單調而失去色彩,同樣他們的內在也會變得更為充盈豐富狡赐。
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募谎,深深的感覺到,挖掘潛意識的能量阴汇,是一段充滿挑戰(zhàn)卻又充滿驚喜的自我成長之路数冬。也因此唯有將書中的感受結合自身的探索才會收獲那個心想事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