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買這本書秒咨,第一是因為作者是蔣方舟——是個大美女依鸥,請原諒我是一個顏值控术吗。第二是因為她寫的是東京,日本是我許多年以來一直想研究的一個地方蹂喻,這幾年也一只游想去日本走走看看的想法,但是,竟然至今沒有成行憨攒,甚為遺憾觉既,所以當看到蔣方舟的微博在預售的時候惧盹,就毫不猶疑下單購買了。第三瞪讼,蔣方舟少年成名钧椰,這些年已經(jīng)出了不少書,寫了不少文章符欠,已經(jīng)是一個知名作家了演侯,她觀察日本的角度,應該非常值得我借鑒背亥。再說她接近是一個90后秒际,眼光一定比我這個80初的人要嶄新,一定會帶給我更多新東西狡汉,新思想娄徊,新角度,新思維盾戴,因此寄锐,這本書是一定要買的。
拿到以后尖啡,還沒有來得及看內(nèi)容橄仆,就先拍照發(fā)朋友圈,發(fā)微博……從來沒有追過星的我衅斩,也難以免俗盆顾,朋友在下面留言,你追星畏梆?我說您宪,是追美女奈懒。哈哈
早上起來就迫不及待讀起來。序言寫得不錯宪巨,開篇先提到的是歌德磷杏。歌德37歲那年一段逃離世俗生活,前往意大利生活的故事捏卓。歌德在意大利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极祸,寫了塔索,浮士德等偉大作品怠晴。意大利拯救了歌德遥金。順理成章,東京拯救了蔣方舟龄寞。
這個序言汰规,應該說開題很棒,對比也很不錯物邑。雖然溜哮,蔣方舟和歌德不是一個等量級的,但是色解,拿過來做個比較茂嗓,也無可厚非。主要表達的是同一種心境科阎。
然后述吸,蔣方舟寫道“我這幾年很反感的一句話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锣笨◎蛎”這個頗有小資氣息,反叛精神的流行語错英,竟讓蔣方舟很反感入撒,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然后椭岩,她的理由讓我有點始料未及茅逮。她認為眼前的茍且與詩和遠方并非一種對立。因為即便她身在遠方判哥,但是献雅,她仍然沒有感到太多的詩歌,而還是無奈的任性/瑣碎的溝通/窘迫的算計與虛偽的寒暄塌计。而且網(wǎng)絡拉近了與遠方的距離挺身,整天關心的還是國內(nèi)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遠方并沒有遠去夺荒。這是讓她無比苦惱的地方瞒渠。
優(yōu)秀的作家都是敢于剖析自己內(nèi)心的人良蒸。她并不忌諱或怯于在在讀者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窺私癖技扼。這種放下偽裝伍玖,袒露內(nèi)心,真誠地與讀者交流的方式剿吻,讓人感到自然和舒服窍箍。
2015.12.16
這是蔣方舟記錄的第一天。她主要記錄了與一個女孩之間接觸相識一起吃飯的過程丽旅。從她們的交往過程來看椰棘,她不喜歡這個女孩,也不喜歡自己在與其交往過程中的虛與委蛇榄笙。但她強調(diào)的幾個細節(jié)邪狞,讓我在思考,蔣方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茅撞。
比如帆卓,她在文中說,那個女孩強調(diào)了多次米丘,料理太貴了剑令。從這里可以看出,蔣方舟對女孩不斷強調(diào)料理太貴拄查,感到不舒服吁津。她對于女孩吃了很多,也感到不舒服堕扶。她對于一個同齡人在日本四年以后的變化并不是非常適應碍脏。她對一個上海過去的姑娘,在日本的遭遇稍算,談不上同情典尾,也談不上反感。她在這個女孩的故事里邪蛔,沒有表現(xiàn)出來很多關心急黎,她更多在關注自己如何不成為一個喜歡談論別人生活的八婆。
我在想侧到,這是兩個什么樣的姑娘勃教,她們在經(jīng)歷著怎樣不一樣的人生。當然匠抗,我更關注蔣方舟是怎么想的故源。因為,她是這本書的作者汞贸,我看這本書绳军,就是在看她的觀察的視角印机,她的擔心,可能是我讀書的擔心门驾,她的思考可能是我閱讀時的思考射赛。我的自己的時間交給她,是基于一種信任奶是,而她的文章要對得起我的信任楣责。
但是,我必須直言聂沙,我并不喜歡她的第一篇文字秆麸。因為,這篇文字過于真實及汉,過于自我沮趣,而沒有營養(yǎng),就像沒有經(jīng)過加工的原材料坷随,直接端到了桌子上房铭,讓讀者去食用。
蔣方舟與這個女孩的交往甸箱,整個過程育叁,沒有看到有價值的能量傳遞,不管這種能量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芍殖,沒有態(tài)度豪嗽,沒有深入的交流,就好像一個流水賬豌骏,一次萍水相逢龟梦,一次莫名其妙,根本不應該出現(xiàn)的事情一樣窃躲。當然计贰,這本書,本來就是她日記的整理蒂窒,并不是一本小說躁倒,也不是一本心靈雞湯,她沒有必要刻意去夸大事實洒琢。但是秧秉,我還是相信一件事,一定還有一種觀察的方式衰抑,一種感悟的方式象迎,而她的這種觀察,與人交往相處的方式呛踊,過于自我砾淌,而讓人非常不舒服啦撮。有可能她并沒有在那個女孩面前表現(xiàn)出來,但是汪厨,她在書中毫不掩飾的宣泄赃春,并不讓人感覺舒服。
也許這是蔣方舟與其他女性交往時的一種狀態(tài)骄崩。我作為觀察者并沒有評價別人生活的資格聘鳞,但是薄辅,從我總體感覺要拂,蔣方舟對那個女孩,抱著一種遠遠地觀望的態(tài)度站楚,對她的生活并不感興趣脱惰,對她的狀態(tài)也不感興趣,對她在交往過程中多表現(xiàn)出來的小氣/摳門/更感興趣窿春。畢竟她與這個女孩初次見面拉一,后面是否還會出現(xiàn)在本書中,我還不得而知旧乞,但是感覺她們以后的交往不會太多蔚润,除非劇情發(fā)生反轉(zhuǎn)。畢竟尺栖,她們既沒有異鄉(xiāng)遇故知嫡纠,他鄉(xiāng)覓知音的喜悅,也沒有用同齡人之間的心靈相通延赌,話題又不是那些彼此熟悉的領域(蔣方舟有沒有結婚我并不清楚)除盏,那么,注定她們之間的交流挫以,就如白開水一般無味者蠕。
2015.12.17
這天蔣方舟去了六本木的森美術館,看了村上隆的五百羅漢圖掐松。出來的時候踱侣,買了一件T恤,和一個小畫冊大磺÷站洌看到這里,我莞爾一笑量没,因為玉转,我去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之類的地方也會買這兩樣東西。這說明這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值得大力開發(fā)殴蹄。哈哈究抓。這天她記錄的文字很少猾担,甚至比她見那個女孩的文字都少。這是讓我非常驚訝的刺下。她對看到的藝術作品介紹不多绑嘹,也沒有太多分析,態(tài)度也很模糊橘茉」ひ福可見她她去美術館之前,沒有做功課畅卓,回來以后也沒有進行認真的梳理擅腰,然后,僅僅是記了一篇日記了事翁潘。
這種態(tài)度趁冈,我認為是非常不嚴肅的。畢竟拜马,美術館這種地方渗勘,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甚至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所在俩莽,對待美術館的態(tài)度旺坠,或者說對待藝術家的態(tài)度,如果如此隨意扮超,又何必去附庸風雅一次呢取刃?畢竟,通過觀看藝術家的畫作瞒津,是了解一個畫家蝉衣,了解一種藝術表達方式,甚至是了解一個國家巷蚪,一個民族的一個途徑病毡。當然,我的說法可能是過于心靈雞湯了屁柏。我可能喜歡的是啦膜,余秋雨式的,必須要飽含熱情淌喻,澎湃激昂僧家,讀完要讓人熱淚盈眶的寫作方式。這是我對自己的反思裸删,也許蔣方舟是對的八拱。
但是,我還是在想,蔣方舟的觀察是不是太膚淺了肌稻?有沒有一種更深入清蚀,更有營養(yǎng)的方式來觀察美術館?是不是蔣方舟的學識爹谭,她的藝術修養(yǎng)枷邪,她的思維高度,限制了她的文筆诺凡,她的視角东揣?